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首页
膏药方
接骨
颈椎
腰部
腿部
感冒
祛风湿中药
骨质增生
各种膏药
陈氏骨科
透皮技术
颈肩腰腿痛
尿急
外用药酒
烧伤
止痛方剂
半身麻木
去痕
失眠膏药
实用方剂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早泄
阳痿
性欲低下
男子不孕
遗精
男生殖器
前列腺疾病
异常勃起
不射精症
包皮过长
隐睾阴茎
包茎
阴囊湿疹
阴茎感染
缩阳
尿长
增大
阳痿酒
阳痿早泄技巧
案例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骨折
骨癌
骨关节病
骨风湿病
遗传性骨病
骨股头坏死
骨质疏松
主治增生
肩周炎
关节积液
正骨药方
内科
感冒
肺炎
肝病
哮喘
癌症
糖尿病
肿瘤
胃病
消化
神经
心血管
皮肤性病
血液
内分泌
精神科
风湿呼
吸传染
咳嗽
肾病
盗汗
水肿
外科
创伤
感染
肿瘤
畸形
功能障碍
足部
腿部
腰部
颈部
头部
手部
肩部
富贵包
痹症
阴囊湿
痛风
冻伤
疼痛
妇科
孕前孕期
分娩产后
阴道疾病
子宫疾病
宫颈疾病
乳房疾病
盆腔疾病
卵巢疾病
月经疾病
不孕不育
月子
妇女肚子痛
内分泌失调
缩阴
痛经
头痛
儿科
脱水
黄疸
厌食
哮喘
便秘
肥胖症
感冒咳嗽
感冒发热
腹泻腹胀
甲状腺肿
呼吸异常
恶心呕吐
维生素D缺乏
推拿
口喉鼻眼耳
眼科
口腔
耳科
鼻科
喉科
肠胃泌尿
肠科
胃科
泌尿科
尿急
肝胆肛肠
肝病
胆病
肛肠疾病
便秘
肺
痔疮
呼吸皮肤
皮肤疾病
呼吸疾病
扁平疣
肿瘤
美容减肥
美容
减肥
脸上斑
减肥特方
心脑血管
高血压
高血脂
冠心病
心肌炎
动脉硬化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妊娠高血压
先天性心脏病
中耳炎
头痛
脑出血
脑囊虫病
中风
三高综合
糖尿病
心虚
三低
高尿酸
白血病
脑血栓
低血压
理疗保健
理疗
保健
四季保健
中药泡脚
药浴
艾灸
中医泡手
活血
刮痧拔罐
按摩
烧伤烫伤
阴阳两虚
挑羊毛丁
代茶饮
穴位埋线
中药封包
振腹疗法
中药熏蒸
八把半锁
穴敷疗法
雷火针
蒙玖秘灸
手足三针
香囊
滋补延寿
补气
补血
补肾
安神
健脑
健体
滋补
解酒
解排毒
健脾胃
抗衰老
治疗湿气
补阴
药酒
偏方秘方
内科治疗方
外科治疗方
妇科治疗方
男科治疗方
儿科治疗方
皮肤病治方
美容瘦身方
保健滋养方
延年益寿方
肿瘤治疗方
食疗药膳
肚脐贴敷
耳穴偏方
药茶偏方
痒
失眠
药贴
艾草被子
中医杂科
儿科
针灸学
中药学
失眠方
刺血放血
求子
白癜风
冻疮
中药解释
结节
湿疹
上热下寒
身体麻木
火针
打呼噜
正骨
眩晕
除湿
解毒方剂
健脑方剂
特色治疗
药酒食疗
喷剂
食疗
中医疗法
用药方法
三伏贴
五心烦热
无痛腹针
中成药
健忘
保健用药
中医常用药
多功能方剂
胆小怕事晕车
灌肠疗法
脱发
杵针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十二经用药
三焦用药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肾阳虚和肾阴虚
气血双补
阴经药
舌诊
脉诊
抑郁症
面诊
特色诊断
指甲诊断
刘渡舟
辩证
各类疾病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附睾炎
龟头炎
前列腺炎
阳痿早泄
割包皮
阴囊湿疹
肾虚肾亏
性功能障碍
男科治疗
男科疾病
通知公告:
糖尿病三消汤:传统偏方详解
2025-09-14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有效率90%
2025-09-14
股骨头坏死方 补肾复活汤
2025-06-28
积攒多年的一些绝顶好方子,感恩回馈,免费公布
2025-06-14
刺血疗法放一点点血 采血针治病
2025-06-14
中医诊断
肾阳虚和肾阴虚
气血双补
阴经药
舌诊
脉诊
抑郁症
面诊
特色诊断
指甲诊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诊断
>>
舌诊
>>
查看详情
舌诊
第一课 《奇效舌诊》舌诊概论
来源:
中医中药养生网
日期:
2019-02-11 19:36:26
点击:
22
属于:
舌诊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
2017年6月6日9
点
9分钟,我们现在正式开课。
在开课之初,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有两句话,第一
“
什么叫做运气
?
”
比如在生活里面某些人特别的倒霉,运气特别差,究竟什么是运气呢?第二句话
“
五脏协调
”,
五脏协调是什么意思?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
首先来说运气
。
运气呢,是一个中医名词,中医里面呢有运气学说,这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就是
五运六气
,五
运
是哪五运
呢,运
就是运行的意思
。
五
运
就是指
的
五行之气的运行,也就是
金、木、
水
、
火
、
土五行之气
。
这个五行呢并不是单纯的特指某一个固定的事物
,
就是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纳为五行之气
。
比如我们人按出生年月
生辰八字
,可以分为金命的人
,
土命的人
,
木命的
,
水命的等等,包括人的体质也可以按五行来分。
就拿人体来说,人体的五脏它是对应的五行之
气。
就是金木水火土,肺为金
、
心为火
、
脾为土
、
肾为水
、
肝为木
。
金木水火土就是五行之气,也就是五行的运行
。
单纯的拿人体来说
,
这个人他的运气不好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五脏之间不协调了,不健康了,不能正常有序的运行了,所以他的运气不好,也就是说他的五脏之气之间的
生克
循环不好了,所以这个人他的运气就不好。
所谓有句古诗叫做
“
屋漏更遭连夜雨
”
,屋子漏了,还要不停地下雨,就是特别的倒霉,所谓是
“
喝水塞了牙
,
放屁扭
了
腰
”
,也就是这个人的身体如果不好的话
,
五脏不协调的话
,
不但是它的身体不好,并且这个人
他
的运气也不好
。
如果一个人表面一看破败之相
,
就身体也很差,他就会给人地感觉就是运气很差的那种感觉
,
一眼就能看出来
。
如果一个人呢,面泛红光
,印堂
发亮,他的身体会非常好,他的运气也不会太差
。
所以呢这就是运气,也就是五行之气
,
五脏的运行的一个平衡状态。
这个和第二个问题是差不多的
,
五脏协调,什么叫做五脏协调呢五脏协调就是五脏五行之间深刻井然有序,阴阳平衡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对于身体来说呢是一种极佳的状态,就是非常好,无论是身体健康也是非常好,他的运气也是非常好,无论是你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属于一个最佳状态,包括我们学习
,
或者是我们为人诊病治病
,
都是一个最佳状态
。
如果就是我们在临床上我们可能会对会有感觉,如果你的身体这一段时间不好的话,或者你最近心情比较烦躁,琐碎事情比较多,这个时候你临床的这个诊断的准确性包括你开方用药的有效性
,
都会大打折扣,都会下降
。
如果某一天,你的身体非常好,心情特别开朗,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随便开一个方子,随便几味药,效果就非常神奇,你的诊断也是非常的神奇,这就是
在
说五脏协调,你的运气好了,你的五脏协调了,那么你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一个最佳状态
。
包括我们学习某些知识都是一个道理
。
有些人吧
,
比如上课的时候总玩总说话,下课呢也不见学习,而且作业总
不
完成,但每次考试的时候他总会名列前茅,有些人呢每天看书
,
上课认真的听讲,下课也不去玩
,
看书
,
作业呢认真的完成,非常的刻苦,非常的用功,但是呢学习效率非常差,就像是一个书呆子一样
。
这个书倒背如流
。
比如说
医生
也是一样,讲起理论来倒背如流。四大经典都会
背,
但是呢治不好病,其中一个原因呢是读书读死死读书
,
会理论缺乏实践。其实在有一个原因呢也就是它自身的五脏不协调,所以导致它在诊断和用药上呀
,
思维就短路了,就不能连贯了,他不能有效的把他的知识运用于临床之上
。
我们呢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效率最高。比如说我们上学的时候
,
我们背记英语单词
,
或者是我们写汉字
,
或者是背诵一些古诗
啊
,一些文章
。
就是怎么样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是为我们的课程做铺垫,第二呢也是启发我们如何把我们的
奇效舌诊
,包括其他的中医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能很好地掌握
。
我们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
比如说我们
背
记一些东西
,
大体呢分为几种
:
有
默念,
就是不出声音,然后看书,然后心里自己默念
;
有
默背,
就是嘴巴也不出声音,然后在心里背诵。还有一个朗读
,
就是发出声音来的,照着书朗诵
;
再有呢就是
默写
,就是默念之后
默背
之后,然后再用手把它写成文字,把它写出来等等一些方法
;
或者是听,比如说学英语的时候,我们听对方的发音,但是我们嘴巴自己不动,我们就是锻炼我们的听力,这些方法哪一个效率最高呢?我们可以自己结合自己上学的经验,我们可以再思考一下
。
默念、默背、默写、
听写、朗读、背诵。
我们一般的学习方式呢
,
有
默念
,这个默念他是靠我们的眼睛看
着
书,然后自己在心里面,我们这个眼睛呢是肝开窍于目
,
是
肝
参与了工作
;
默背
就
是不看书了,就是自己在心里所想,然后自己在心里所念
,
不发出声音
;默写
也是不发出声音,也不看书,就是凭记忆用手写出来
,
这个手呢归脾所主
,
脾主四肢
;
听写
,
听要靠我们的耳朵来,听我们听到什么单词,我们把它写出来听力呢归肾所主
,
肾开窍于耳,另外呢肝气通于耳
,
总体来说呢归肾所主
,写呢
刚才我们说了他是脾主四肢
;
朗读
,
朗读呢就是我们照着书发出声音,朗诵靠我们的眼睛看
(肝)
,发出声音
(
口舌
)口为脾窍,舌为心窍。
也就是肝心脾
参与
都参与了工作
。
另外呢就是背诵
,
上面我们讲的是默背,这是不看着书,自己在心里头
默念,
不发出声音,这个背诵呢就是发出声音,但是不看书,凭记忆然后发出声音,这样来读
,
还是个口舌,还是一个心脾在工作
。
这几个学习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参与者,就是
人的大
脑
、
记忆力
,
大脑呢为髓之
海
,都是脑髓,
髓
为肾所主
,
肾藏精生髓
,
髓
向上沿脊
上行灌脑,所以呢脑为髓之海,另外呢,脑络
属
于心,另外呢心藏神
,
主
神志。
肾
藏志(智)
,他与我们的记忆力有关,因为肾主封藏,他会把我们摄取到的一些信息,然后封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也是封藏在我们的
志里,
这个
志
呢由肾所主
,
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个人肾虚的话,他就会头晕耳鸣
,
失眠健忘,就会特别善忘。如果这个孩子肾气特别足,肾精充盛,它的脑髓也特别充盛这个人,它的记忆力就好,这都归肾所主,都是肾主收藏的
。
这一些我们的学习方法呢
,
整体来说的话,我们发出声音或者是我们朗读和手写,这种学习方法要比你默念
、
默背
、默写
,学习效率要高,所以呢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很多都是哑巴英语,看到一个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不会读,不会念,或者是看到了我们认识,但是我们手写的话可能就忘记了,所以呢后来有一个疯狂英语,不管你发音准不准,但是你必须要大声的朗读出来,因为你朗读出来你的口舌,也就是你的心脾参加了工作了,然后你发出来的声音你的耳朵也能听到,然后你的肾
,
你的肝也参加了工作,所以这就是你五脏都参加工作的时候,并且是你五脏协调的时候,这个时候呢你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缺一不可
。
我只用眼睛看,只有
肝
来参加工作,或者是我只用嘴巴来参加工作,我只用心
、
只用
脾
来参加工作,那效率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呢效率最好的时候就是五脏协调,五脏都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就是五脏协调的时候,不但是你身体的最佳状态,也是你学习效率的一个最佳状态。
我们大家思考是不是这一个规律啊
?
肯定是的
!
我们学习这就是一个捷径,你不但要用嘴念出来,你念出来你的心脾参加了工作,然后你的声音呢传到了你的耳朵里,你的肝肾也参加了工作,在你呼吸的时候,你得通过换气,因为有
气机
的一个出入,你才能发出声音,这个时候呢你的肺也参加了工作,如果你不发出声音,那么你的心脾没有参加工作,你的效率就大打折扣,所以这是学习效率最高的
、
最好的
、
最佳的一个状态
。
所以我们诊断的时候呢
,
我们看看我们中医诊断,我们中医常用的诊法是
“
望闻问切
”
,望呢就是用眼睛看
,
通过眼睛所看到的患者的气色形态来辨别这个患者所患的某种疾病的性质以及预后
,
也就是视觉
,
视觉是靠我们的肝来参加工作的
;
闻诊呢就是用鼻子
,
是一种嗅觉
,
肺开窍于鼻
,
是肺来参加工作
,
闻诊还有一个就是用耳朵的听觉来辨识人的疾病,声音低沉还是洪亮,声音粗还是高亢还是低沉。听力呢,归肾与肝来管,肾开窍于耳
,肝气通于耳;
问诊呢就是通过口舌
,肺一个
换气
,
来询问患者的症状
,
或者是既往史啊
,
家族史啊
,
一些服药
史
啊等等,就是问诊通过
心脾
,耳朵当然也参加工作,主要是一个心脾
;
切诊,主要指的是切脉
,
切脉是通过手指的触觉,这个是
脾
主四肢
嘛,
归脾所管,
切
诊就是用手指的触觉在相应的脉管处感受脉管搏动时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特征,一个
脉象,
另外
切诊
,还包括触诊,因为切诊,刚才我们讲的是通过手的触觉,这个触诊呢也是一个道理,一般是用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
,
来触摸身体不同的部位来感受其温度
、
硬度以及生理结构的异常变化
,
来探究疾病的性质病因等这样一种方法,这是切诊
。
也就是说我们的
四诊
和我们的学习一样,也是由我们五脏来参加工作的,什么时候你这个诊断效率也是一个最佳状态呢
,
同样的和学习一样,也是一个五脏协调的时候,这时候你的运气最好,你才不会出医疗事故
,
因为你的五脏协调,你的诊断
也是
一个最佳状态,那么你开方用药也会超常发挥,就跟你考试一样,你的五脏协调,你考试的话,平时考试不及格,也许你考试的时候
,
答题头脑非常的清晰,超长发挥,这就是一个五脏协调
,
你的运气非常好的一个表现
。
所以呢中医讲究四诊合参,也就是说你的五脏协调
,五脏
要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这个时候你的诊断是非常好的
。
另外呢还有一个排序习惯
,
就是序列排列的一个先后顺序
。
比如西洋人,他是把最重要的
、
最大的放在最后,把最小的
、
最不起眼的东西放在最前,比如按一个国家分级制度,比如说村庄
、
城市
、州
或者是省份,还有国家
。
如果西洋人,他把村庄放在最前,然后把最大单位的一个国家的名字放在最后
;
包括姓名也是一样,他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前,把祖宗的这种传下来的姓氏放在最后,这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是完全相反的。
中国人的排序习惯,把最好的最重要的放在最前,把差一些的最小的单位放在最后,也就是我们把国家名字放在最前,把村庄的名字放在最后,我们把姓氏放在最前,把你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我们是这样一种排序习惯,包括我们考试也是一样。如果这个同学考的分数最高,他的数字最大,反而他是排名是最小的那一个,也就是第一名。它的数字是最小的是一,但是呢我们却认为它是最好的,因为第一名这是证明他考的分数是最高的,我们是
这
样一个排序习惯,你像我们英语考级,它的数字越低,反而是级别越差。比如说我们三级英语
、
六级英语,我们六级英语,他的数字大,它就比这个三级英语它水平要高,他是这样子
。
比如说我们在中国我们中国考试第六名
、
第一名,那肯定是第一名,要比第六名考的要好,这是我们的一个排序习惯,我们中国人由古至今都是这种排序习惯
。
那么呢问题就来了。中医四诊讲究是
“
望闻问切
”
,为什么把
“
望诊
”
放在第一位
?
按照我们刚才讲的中国人的排序习惯,望诊排在第一位,说明呢望诊要比其他
三
诊来说地位是最高的,是最重要的,是最好的,所以我们的祖先要把它排在第一位,四诊的第一位,它是别有深意的
。
那么我们思考为什么要把望诊放在第一位
,由古至今
,这个望诊在
四诊
里面,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认识望诊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
极力
的推崇望诊,我们的望诊在我们的历史之中,它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
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扁鹊
《
难经
》
里面说
:
“
望而知之谓之神
,
闻而知之谓之圣
,
问而知之谓之
工
,切而知之谓之巧
”
。这是把中医四诊分门别类做了
一
个介绍
。
望而知之谓之神,也就是通过望诊来知道患者的病情就像神仙一样神奇,这是最高的,因为属于神,你像下面所讲的闻而知之谓之圣。他是一个圣人
,
圣人像孔子,或者是一些古代的一
先贤
。他是属于圣人,无论它有多高,它只是一个凡人,它和望而知之谓之神,它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
神呢就是神仙
,
神仙一样神奇
。
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
,
工匠,它也是一个人,切而知之谓之巧,它是一种技巧,也就是扁鹊
《难经》,
也是特别的推崇望诊
,
扁鹊也是一个望诊和
脉诊
都是特别技艺高超的一个人
。
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张仲景
《
伤寒论
》
里面,
也
曾说
:
“
上
工
望而知之
,
中
工
问而知之
,下工
脉而知之
”
,也就是他把这个医生呢
,
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分别是上
工、
中工
、
下工
。
什么叫做上
工
呢?望而知之,这叫做上
工,
上
工
望而知之,通过望诊就能看出疾病的,这就属于上
工,
按照中国人的排序习惯还是一样,上
、
中
、
下
,
上工是最好的,中
工
是不好不坏的,就是在中间呆着
,
下工呢相对是技术是比较差的,所以呢
“
上
工
望而知之,中
工问
而
知之,下工
脉而知之
”
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呢我们的古代无论是这个经典
著作,
还是各家之说,对于望诊都给予了非常崇高的地位,非常注重
。
就像这个
史介生
说的一样
:
“诊断之道,欲知其内者,当观乎其外,诊察于外者,斯知其内。盖有于内者,必形诸外。”
在
《
黄帝内经
》
中呢也有类似于这种说法
:
“
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也
。
”
就是你身体里面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有了怎样的生理性的
,
或者是病理性的改变,都可以在外在进行展示。无论是展现于躯体之上
,
或者是行为动作,或者是
头发,
或者是面色
,
或者是手纹掌纹等等。
舌象,
包括
脉象
等等
,
声音的洪亮
,低微啊,
都属于外
。
所以呢
“
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
”
。
“
古人谓望而知之,谓之神者,非指望其面色而已。凡舌苔
、
毛发
、
筋骨
、齿甲
之类
,俱
包括
于望字
之中
,
但望色
不及验舌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呢
,
说
“
望而知之谓之神
”
,这个望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单纯的指的望面色
,
凡是舌苔呀
,
毛发
、
筋骨
、
牙齿
、
指甲之类的都属于望诊
,
都属于望诊之中的范围,但是呢望色
不及验舌
,但是望其他的部分不如望舌要来得准确,就是这个意思
。
在傅松元《
舌苔统
志》
这本书里面曾说
:
“
盖
盖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如心之开窍为舌,胃咽上接于舌,脾脉挟舌本,心脉系于舌根,脾络系于舌旁,肾肝之络脉,亦上系于舌本。夫心为神明之府,五脏之主
;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源;脾主中州,四脏赖心灌溉。是以脏府有病,必变见于舌上也,故舌辨脏府之虚实寒热,犹气口之辨表里阴阳。
无论外感内伤,
以察舌
为最有
凭。
”
前面是讲的是说这个
舌
呢为五脏六腑之
总使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心为君主之官,相当于一个国家里的一个君王,这个底下的
臣民
呢就都得听这个君王的领导。所以
心为
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开窍于舌,所以呢
舌
也就是五脏六腑之
总使,心
什么样子,这个
舌就
是什么样子,
心
什么样子呢?也反映
五脏六腑
是一个什么状态
。
在这个
《
黄帝内经
》
里面呢也曾说,这个
“主明则下安”“
心一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
,
“主不明十二
官危
”
就是这个意思。人身之本嘛
,
以心为主
。
这里讲
“
舌辨脏腑之虚实寒热
,犹气
口之辨表里阴阳
”。气
口呢就是指的寸口脉,就是指的脉诊
,
说
辨舌
这个脏腑这个虚实。寒热就好比是脉诊来
辨
这个表里阴阳。
由于前面所说的舌为五脏六腑之
总使,
五脏六腑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通过经络与
舌相连
,所以呢
“
是以脏腑有病
必
变
现
于
舌
上也
”。
所以脏腑有任何蛛丝马迹的一些病理改变都会呈现于舌面之上
。
有哪些范围呢?最后一句话说
:
“
无论外感内伤,
以察舌
为最有
凭
”
,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
。
人的疾病无分就分为两类,
一
类是外来的,一类是内生的,也
就
是外感病,内伤病。原因呢就是内因
、
外因
、
不内外因
。
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
察
舌
,
也就是看舌为最有
凭,
是最有凭据的
,
最有凭证
,
最有根据的一种检查方法
。
比如说
《
黄帝内经
》
对于经络的记载,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经络和
舌
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在一起,比如按
《
内经
》
中记载的一些经络的循行,比如
“
手少阴之别系
舌
本
”
,也就是手少阴心经他的一个别
络
是系于
舌
本的,因为
舌
为心之窍吗?它必然是有一个经络与
舌
直接相连的
,
“肝
者
,筋之合也
,而脉络于舌本也,
”
这就是指的
肝
的一个经络。是
连于舌
本
,舌
本就是指的
舌
体
。
“脾
足太阴之脉
,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脾
的经络
是连于舌本,散于舌下的。
“肺
手太阴之脉
,达
咽喉
,与舌根相连
”。肺
的经络也是与
舌
相连的
。
“
肾足少阴之脉,入肺中
,
循咽喉,
挟舌本
”。
肾的经络也是
挟舌
本,所以说通过上面这五条呢我们就看到了啊
,
心
、
肝
、
脾
、
肺
、
肾都有经络直接
与舌相连,
他们所相表里的六腑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与
舌
相关系,另外呢还有
“
足太阳之筋,
其支
者
,
别入结
于舌
本
”
足太阳膀胱经也是连
于舌
本的,
“
手少阳之筋,其
支
者
,
当
曲颊
入
系舌
本
”
手少阳三焦经也是
连于舌
本的
,
三焦已经包括五脏六腑了,所以呢五脏六腑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通过经络来与舌体相联系,所以呢这就把作为一个物理基础,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很小很小的一个
舌象
就可以诊断我们全身四肢百骸
、
五脏六腑的疾病呢
?
就是通过这种经络的
联系,
他的
全息的一个
信息反映于舌上
,
身体某些改变,
舌
也随之而改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
舌
来诊断我们全身的疾病
。
古代迄今发现的第一本
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金镜的
意思就是金子做的镜子
,
或者是非常珍贵的镜子,这个
金镜
呢指的就是舌诊
舌象
,也就是我们的
舌象
就像反映我们身体的一面镜子一样,非常的直观清晰明了,就像我们早晨一照镜子就知道我们人长什么样子了,这舌诊也是一个道理
。
我们一看舌象,别人看到的是舌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是一个人在舌上放着,我们看到
舌象
的变化
,
我们就非常直观的知道了这个人,他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哪个部位出现了什么问题,哪个脏腑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
。
在
清代
杨云峰
《临症验舌法》
这本书里面说
:
“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前面呢同样是讲的这个
舌
与
经络
脏腑的关系
。
因为全身的脏腑
、
四肢百骸都通过经络直接间接与
舌
相连,所以呢经络脏腑之病都可以通过
舌
来验证,不单是伤寒病
、
外感病,有
苔
可
验,即凡
内外杂症
,
内伤的
、
外感的
、
杂病,无一不
呈其形着其色于舌,
就是没有任何一种病,舌象上看不出来
。
这句话意思,也就是说任何疾病都会
呈其形着其色于舌
上,所以呢根据
舌以分虚实
则
虚实
错不了,根据
舌以
分阴阳则阴阳也错不了。根据
舌以分脏腑
开方子,脏腑差不了,开的方子也错不了,然后这本书里面接着说
:
“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也就是说疾病很危急的时候,
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脉象
要么摸不到,要么非常杂乱。它的信息的准确性很不好,特别是急症的时候,也就是它的
脉象
就不准了,这个时候应该
是惟以舌为凭
,这个时候舌
的
诊断信息是最准确的,它的凭证证据是最全的。
妇女
幼稚之
病,这个幼稚指的就是儿科,小儿之病,也就是妇科病或者是儿科病,往往闻之无
息
。因为孩子尤其是非常小的孩子,它语言表达能力不行,或者是
他
不会说话,
“
问之无声,闻着无
息
”
,他说不出来
,
那怎么办呢,而
惟有舌可验。
这个时候我们看舌,我们就知道患者得了什么疾病了
。
更何况很多的时候患者呢是
“
有意无意的骗子
”。
比如说患者来了,你问他大便怎么样,他说正常,如果你仔细询问他的话,大便一般几天一次
?
他说
3到5天一次很规律,这个按标准来说这就属于便秘了,但是它认为正常,因为它从小到大就是这么排便的,3到5天很规律,他认为正常,所以从所以患者嘴中说出来的
“
正常
”
,那很值得怀疑,因为患者不知道什么叫
“
正常
”。
比如说还还有的人,他说大便正常,然后你详细的询问一下大便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他说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起来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形,但是非常的顺畅,感觉拉完拉完了,非常的舒服
。
这个呢按标准来说这也属于五更泻之类的,属于那脾肾阳虚了
。
但是患者认为
,
每天都有大便就行
,
就正常,并且拉得非常的顺畅,并且拉完了很舒服
。
患者嘴里说的
“
正常
”
,十有八九是不正常的,因为患者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
“
正常
”
,包括有些医生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做
“
正常
”。
还有一些女性痛经,你问
她
月经怎么样,
她
说很正常,为什么正常,因为我的姐妹们都痛经,我如果不痛经的话,那反而倒觉得我不正常,所以这种患者是很多的,所以呢很多的时候无论是
望诊、脉诊、问诊,
我们更相信舌诊
,
患者可以骗人
,舌
不会骗人
。
在清代张
登《伤寒舌鉴》
这个书里面上说说
“
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必现于舌,非若脉之隐而不显也。
”
也就是所有的邪气入里都可以变现于舌上,但是有时候呢这个脉象他
倒
不明显,隐而不
显
,
“
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唯验舌上苔色之滑燥厚薄,昭若冰鉴,无所遁形
”
。也就是很多的疾病,很多的
证型
,他有假证假
脉
,比如
真寒假热
,
真热假寒
等等,或者是其他的,比如说表证应该是脉浮,他反而是脉沉啊等等,有很多的
假脉
,最后一句话
“
昭若冰鉴,无所遁形
”
,但是这个疾病对于
舌象
来说,有什么病就必然显现于舌上,非常的准确,无处藏身就是这个意思。
在清
代
梁玉
瑜
这个
《舌尖辩正》
里面曾经说
:
“
辨舌较证脉稍易,脉隔皮而舌无皮也
”
。就像上一句我们说的
:
“
非若脉之隐而不显
也
”
就是有的疾病,不但是假证假
脉
,而且有时候这个病呢它的
脉象
并不明显,说为什么呢?就是这个
《舌尖辩正》
里面这句话可以作为他的答案。辨舌较证脉稍易,也就是舌诊要比
切脉
要容易
,
容易并不等于
低级。
望闻问切,相对地望
诊
还要比这个切诊要高级,但是呢他要比
脉诊
还要简单
,是
我们人人可以学的,只要我们长着眼睛
,
一看就知道,但是你
脉诊
的话
,
并不是说完你就能通能会的
,
脉诊是很难的,为什么呢
?
说
“
脉隔皮而舌无皮也
”
脉搏跳动,脉搏在什么部位呢?我摸患者的脉搏,脉搏在患者的皮肤里面
,
皮肤的底下,隔着一层皮肤,那么我们切脉用我们的手指感受患者的脉
象,
我们通过什么组织来感受呢
?
通过我们的神经系统,我们末梢神经感受器来感受,而我们的神经也在我们的皮肤下面,也就是你切
脉
的话,至少要隔着两层皮肤
,
患者的皮肤,我们自己手指的皮肤,这个时候即使是
脉象
它可以反映全身的这个信息,但是由于隔着两层皮啊
,
就好像啊冬天
下
雾霾一样下大雾,雾霾非常重,我们看不清对面来的车辆或者
行人,
这个
脉象
也是同样的道理,她这个脉象隔着两层皮肤,那么它得很多的信息就被过滤掉了,就被遮挡住了,所以呢他的信息会大打折扣,
并且
我们的视觉听觉要比我们的触觉要敏锐得多,我们一看我们就知道了,但是我们闭着眼睛,我们去触摸
就很难感知。
“
寒脉不变热脉多变,而舌色则不乱也,切脉凭指涉于恍惚,而观舌凭目尤为昭著也
”
。也就是说很多疾病
,
有的时候
他
的脉象变化并不明显,而舌色都不乱
也
。因为
舌
是我们人体唯一一个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一个内脏,你看我们的内脏一般都在我们的胸腔之中和腹腔之中,这是我们的内脏,而我们的舌头他在哪里呢
?
他在我们的口腔之中
,
他在一个
腔性
环境下,并且脏腑组织它的结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是黏膜,不是表皮,像我们外在最外在的这个皮肤这是表皮,这个表皮不属于内脏,而内脏呢它的基本的一个组织是黏膜,我们
舌
的组织也是黏膜构成的
,
粘膜和肌肉,所以我们的
舌
在我们口腔之中也是一个直接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内脏,它与我们的五脏它的关系是最紧密的,要比望面色
,
什么手纹掌
要
好的多,要强得多,信息要全得多,所以呢这是也是我们为什么古人极力的推崇望诊
,在
望诊之中呢又极力的推崇舌诊就是这个道理所在。
在这本书里面呢还说
:
“
小病以舌脉参判,久病及略重之病,脉有时不凭者,则当舍脉凭舌,切勿拘执脉象
”
。就是小病的时候可以
舌
象和脉象相互参照来判断,但是久病及略重
之
病
脉有时候
不
凭
者,所以
应
“
当舍脉凭舌,切勿拘执脉象
。
”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
脉诊
不好,而是说
脉诊
和舌诊之中
呢,
舌诊更为重要一点,所以呢望闻问切,望诊排在首位,切诊排在最末一位。
《
黄帝内经
》
中讲
了
一个诊断的要旨
,
它怎么说呢,它说
: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什么意思呢?能结合
色
脉
,色
呢指的是色诊,也就是望诊
;脉
就是
脉诊。能合色
脉,也就是能把望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可以万举万全
,
也就是没有困难了,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诊断出
,
都可以解决,但是
在
这个望诊和脉诊之中
,
望诊更要靠前更重要一些
。
今天呢我们就讲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收听,下次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医,一起探讨
舌诊
,感谢大家。
上一:
第二课 《奇效舌诊》反射区与正常舌
下一:
望舌用药一剂康,药证相合葛根汤!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党建网站
省直单位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辽宁检督查网
吉林检督查网
广东检督查网
河北检督查网
广西上海检督查网
腾讯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组织人事报
齐鲁先锋
烟台党建网
胶东在线
中国莱山
省人民政府
省委组织部
省委统战部
省编办
直属机关工委
省委党校
省政府常务会议
省委党史研究室
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北京省委组织部
省宣传部
市政府
省人民法院
市人民法院
市委组织部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法制日报
检查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学习时报
人民论坛
上海评论
北京晚报
贵州晚报
南方周末
新浪新闻中心
搜狐新闻中心
中国政法晚报
新浪
搜狐
CCTV
中国财经新闻网
凤凰网
广西新闻
中国人民政府网
百度搜索
好搜
腾讯
网易新闻
天涯论坛
中国新闻门户
南方都市报
中国制造网
今日头条新闻
雅虎新闻
电子商务论坛
每日财经
首页
|
膏药方
|
ED
|
蒙医
|
王琦经验集
|
体质验方
|
专利技术
|
阴阳八卦
|
万年历
|
男科
|
专利方剂
|
骨科神经
|
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头痛
|
儿科
|
口喉鼻眼耳
|
肠胃泌尿
|
肝胆肛肠
|
呼吸皮肤
|
肿瘤
|
美容减肥
|
心脑血管
|
理疗保健
|
滋补延寿
|
偏方秘方
|
中医杂科
|
药酒食疗
|
中医疗法
|
性病
|
在线预约
|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
急救方法
|
中医诊断
|
刘渡舟
|
八卦象数疗法
|
《中药学》教材目录
|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
艾灸药粉
|
黄芪桂枝五物汤
|
男科专治
联系人:
龙哥
手机:
13847698978
邮件:
3055571763@qq.com
网址:
http://zy.gqbs.net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中医中药养生网
版权所有 2022-2027
ICP备888888888号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