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 腰椎管狭窄 腰椎增生 小儿腿抽筋 晚间失眠心烦脸颊热 腰痛的同时还有面部和下肢浮肿、下肢按压后有凹陷:舌头麻、两手麻、腰酸脚凉、手脚和脸浮肿:1、头麻同时伴有下肢和面部浮肿: 适应情况:风湿
- 腰痛而不能直腰的人,是何原因?
【课程要领】
表现:弯腰下去,然后直不起腰,因为直腰就痛。平时腰膝酸乏,腿脚软弱无力,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原因:肝郁血虚,外受风寒
方法:疏肝养血,祛风止痛
方子:逍遥散加减方
炙甘草8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生白术15克、柴胡15克、薄荷3克、煨生姜8克、杜仲30克、防己6克。放黄酒三杯煎服。如果腹泻加干姜12克。如果舌边齿痕重,后背怕冷,后脑勺经常出汗,加制附子15克、人参3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警告: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毒性较大,需要特殊熬法,所以建议到药店熬,不要自己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
<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 子宫内膜炎有苦难言,不如尝试当归芍药散 腹两侧疼痛、腰部酸疼
课程要领】
表现:夫妻生活时会有出血,白带多而秽臭,小腹两侧疼痛、腰部酸疼,舌质淡,苔白润。
原因:湿热下注,气滞血不和
方法:活血、利湿 、清热
方子:《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减方:当归45克、炒白芍60克、白术60克、茯苓60克、泽泻30克、川芎30克、土茯苓20克、金银花30克、栀子6克、萆薢20克、炒黄柏20克、紫花地丁12克、香附10克。如果吃这个腹泻,可以加干姜50克、赤石脂2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该方康复后,可以用一个人参汤来善后,人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白芍4克、黄芪20克、肉桂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 腰上总像挂秤砣,详解四大腰痛原因
腰痛,很多人都说是肾虚了。真的像说的那么简单吗?为什么有时候补肾了腰还酸痛呢?
【课程要领】
1、腰冷痛(腰部有挂载感)
表现:身体重痛,腰重如带五千钱,口不渴,饮食如故,小便自利,稍微累汗多,出汗后衣服湿冷,腰部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原因:肾为寒湿之邪所伤,以腰重冷痛。
方子:《金匮要略》干姜3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有肾阳虚症状,加杜仲10克、淫羊藿12克、巴戟天10克。如果大便溏稀加薏苡仁30克、苍术12克等。“肾着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警告1>
2、湿痛
表现:总是腰部一个位置痛、能弯腰,不能仰起来,仰起来就痛,小便不利、容易渴愿意喝水,容易浮肿,这类人容易有肾炎。
原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导致湿气伤肾。
方子:《伤寒论》五苓散,猪苓9克、茯苓9克、白术9克、泽泻15克、桂枝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可以配合金匮肾气丸一起服用。
3、肾虚(纵欲伤精)症状:腰膝无力、精神疲倦、腰部容易出汗、腰部酸痛、性功能弱、不育。
原因:纵欲过度,肾精枯竭。
方子:《伤寒论》四逆汤,茯苓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5克、制附子12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杜仲12克、肉苁蓉20克、阿胶15克(打碎,炒熟、起三分之一泡泡为好),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配合六味地黄丸和五子衍宗丸。<警告1> <警告2>
4、肝肾两虚
表现:腰肌有疼痛、无力、怕冷、麻木不仁
原因:受凉、气血亏虚。
方子: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牛膝12克、细辛3克、秦艽7克、茯苓10克、肉桂5克、防风7克、川芎5克、人参7克、甘草5克、当归10克、白芍7克、熟地15克。可以配合逍遥丸和金匮肾气丸一起服用。
条自测是否阳虚,有你吗?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阳虚呢?有的人认为自己鼻子出血就是火力旺,有的人看到自己脸经常发红,认为自己可能是阴虚上火了。有的男人膀大腰圆,但是精冷不育,无法判断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那么今晚的愛中医课为你揭晓。
阳虚的细节
【课程要领】
一、阳虚的全身细节
1、头部:早上起床后头痛(浊阴阻碍清阳),头顶上容易冰凉不戴帽子就头痛、脸上容易红;
2、面部:脸色发青,脸色惨白、面红或者发热;
3、眼睛:眼窝黑、视疲劳、目光暗淡、桃花眼、无论睁眼闭眼都能感觉眼睛中有亮光;
4、耳朵:耳鸣之后听力下降,一般中年以后居多;
5、鼻子:过敏性鼻炎、鼻子出血;
6、嘴:喜欢吐唾液、或者说话不自觉飞唾沫、口渴还不愿意喝水、痰多而且往往清稀;
7、舌头:舌头胖大、侧有齿痕、舌苔白而其上有水;
8、牙齿:牙齿松动,容易磨损断裂;
9、咽喉:容易咽喉肿痛,常常是扁桃体经常发作;
10、脖子:脖子后面冰凉,容易犯颈椎病、脖子变粗;
11、后脑:后脑易出汗,常常无热而汗出;
12、头发:头发易断、毛糙、头发粘腻油大、头发发痒;
13、肋部:肋骨容易胀满而痛胀不舒服;
14、腹部:容易胀肚、肚脐部位受寒易痛易腹泻、疝气、侧腹肌容易痉挛;
15、后背:后背怕冷,后背汗毛易断;
16、腰部:腰肌容易劳损、不耐久劳而腰痛;
17、阴部:阴部发凉容易潮湿,男性容易滑精、精冷不育、阳痿早泄、女性宫寒不孕;
18、小便:小便清白、憋不住小便、尿频、喝一瓶水尿一瓶水;
19、大便:大便溏稀粘腻、腹泻频频、便秘(前段硬后段溏);
20、手脚:手脚冰凉、容易有脚气、膝盖酸乏无力;
21、体表:体表不耐风吹,容易受寒感冒,稍累容易出汗,有时身上怕冷而脸发热;
22、皮肤:皮肤容易起鸡皮疙瘩、上臂外侧和大腿前面容易起小红疙瘩;
23、精神:白天容易困乏,精神头不足、气不够用;
24、睡眠:喜欢蜷曲着睡觉,睡姿不雅、白天心情烦躁,晚间略安静;
25、喜好:喜欢热而怕凉、喜欢吃热食物而厌恶寒凉食物;
26、肌肉:肌肉常跳动;
27、筋膜:手抖、舌头抖;
28、饮食:饭量下降、饮食无欲、吃寒凉食物腹泻、出门水土不服;
29、房事:兴趣寡淡、男性阳痿而无力、女性无欲无求、房事后疲乏欲死或者第二天腹泻、困倦哈欠;
【课后小福利】
鼻子出血:麦冬15克,五味子5克,浙贝母10克,半夏15克,侧柏叶15克,甘草10克,白芍15克,杏仁12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手掌角化症:手掌内干燥发硬、皱裂。医院诊断为指掌皮肤角化症。
黄芩6克,薏苡仁30克,黄连6克,栀子10克,葛根20克,白芍15克,生地9克,红花10克,甘草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五付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分调整。
- 越入夜越心烦意乱?一剂黄连阿胶汤来救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心烦的要命,睡也睡不着,越是到夜里越是心烦意乱,不能入睡;而且一到白天还困的要命,一点精神都没有,总是感觉自己在上火;实际上这是心肾不交导致的,这在1700年前《伤寒论》中就记载了这一症状;想知道古中医用的什么方法呢?
“黄连阿胶汤”
【课程要领】
张仲景《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组成:黄连12克,黄芩6克,白芍6克,阿胶9克(打碎冲服),鸡子黄2枚。先把黄连,黄芩和白芍放入锅中熬,然后倒掉药渣后,一付熬出3袋或三碗,对于要当时喝的这一袋,要把阿胶按比例放入融化,等汤药略温后,再放入生鸡蛋黄,搅拌均匀后服用。
适用于:阴虚火旺、失眠、心烦、崩漏(心烦严重)、小儿晚间烦躁异常同时大便干燥、尿血伴失眠者、 脸颊红同时下肢寒凉者。
特征:舌红苔燥、脉细数、小便短、咽中干、皮肤干燥、红脸蛋、失眠、心烦。
黄连阿胶汤加减能解决哪些问题:
1、晚间失眠心烦脸颊热:白天不太精神,气色不好。晚间精神兴奋,尤其午夜十分精神亢奋,有时会脸颊发红发热、不愿意在屋内呆,喜欢上空旷的野外或者广场,想喊才舒服。舌尖发红。
分析:属于心火过大,肾阴不足,心肾不交。
用黄连阿胶汤:黄连12克,黄芩6克,阿胶10克(打碎冲服),白芍12克,鸡子黄2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中午和晚饭后各一袋。白天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
2、小儿晚间发热烦躁、胡言乱语、大便干燥:除以上外,还有舌尖红,舌苔黄燥、小便发黄而少、脉细数。
分析:少阴阴虚而热化。
用黄连阿胶汤:黄连2.5克,黄芩5克,白芍7.5克,阿胶10克,鸡子黄1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三袋,一天吃三次。这是按4岁孩子的量,可根据年龄增减。
3、崩漏:月经淋漓时间达数月之久,晚间心烦不能安睡,容易惊吓,出汗多,脉细数、舌头红无苔。
分析:心肾不交,心火过大。
黄连10克,阿胶12克(打碎冲服),黄芩5克,白芍12克,鸡子黄2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三袋,早中晚各一袋。
4、肾炎尿血:心烦怕热、腰痛、下肢无力、小便频,尿量少而发黄、舌尖红而舌苔黄、脉细数。西医检查尿有潜血、尿蛋白(+),西医认为“肾小球肾炎”。
分析:肾水不足,心火上炎,导致心肾不交。
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10克,黄芩6克,阿胶12克,(打碎冲服),白芍15克,鸡子黄2枚,当归15克,生地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三袋,早中晚各一袋。
【课后小福利】
小儿腿抽筋
芍药甘草汤:
白芍15克,甘草15克,按8岁量,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 古经方—白虎加人参汤 肾阳虚造成的腰痛和腰肌劳损
身边总能听说有口渴,不出汗,还有口渴,喝多少水也没有用的人。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富贵病,叫糖尿病。还有的人呢,身上特别热,一直口渴,却找不到原因,那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古今方对此类问题却有独到的见解。凡是有各种脑炎,小儿夏季热,暑热症,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红斑狼疮等问题的群友们可以关注本期课程。古今方有何好办法?那本期的爱中医课堂就跟你聊一聊。
“古经方白虎加人参汤”
【课程要领】
白虎加人参汤
症状: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清热剂,具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效。主治津气两伤,身热而渴,汗出恶寒,火热迫肺,上消多饮者。一般有里热炽盛,伤津较重,或伴伤气症状。热、渴、烦、汗、恶风、舌红为主症,可选白虎加人参汤。目前用本方治疗糖尿病、各种脑炎、小儿夏季热、暑热症、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红斑狼疮等。
张仲景《金匮要略》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其他条款带表述:汗出恶风,身热而渴。烦躁不得眠,口干舌燥。咽燥口苦。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
白虎加人参汤:
生石膏45克,知母5克,甘草(炙)6克,粳米30克,人参9克,这个方子其实是解热的方子。但是现在用这个古方来治疗糖尿病效果很好。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加减:如果糖尿病群友口渴严重,加栝楼根12克,牡蛎30克,如果口干加麦冬20克。口渴症状减轻后,改为第二个方:沙参12克,玉竹12克,麦冬30克,栝楼根10克,知母6克,太子参15克,甘草6克,调补胃阴。
所有症状缓解后,才可以用第二个方减少三分之一剂量再配合金匮肾气丸服用。(别吃蜜丸,吃水丸)
【课后小福利】
肾阳虚造成的腰痛和腰肌劳损:
用金匮肾气丸配合青娥丸,药店有卖
- 这些病需从“肾”入手—金匮肾气丸
这些病需从“肾”入手—金匮肾气丸<爱中医114期>2017-10-07 10:16肾虚 脸过敏 口腔溃疡1324989人
有的人双下肢总感到凉气,小便短促还多,特别是夜里更是如此;有的产后女性会出现尿失禁、甚至脚气;而有的男性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找不到原因也不知该如何调理?今天跟你聊聊古经方
“肾气丸”
【课程要领】
古经方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剂:肾气丸
地黄128克、山药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丹皮48克、桂枝16克、制附子16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不必自己去熬制,因为有现成的中成药。)共八味,炼成蜜丸,现在药店里也有小水丸。药店里的名字叫金匮肾气丸。<警告1> <警告2>
金匮肾气丸 张仲景
济生肾气丸 严用和
济生肾气丸比金匮肾气丸多了怀牛膝和车前子。加强引药下行和利水逐湿的功能。一般有肾炎和浮肿较重的人可以用。
适应情况:具有补肾助阳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或者膝盖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加重,阳痿早泄,舌淡而胖,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产后尿失禁,下肢麻木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甲低、肾咳(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肥大、肾虚耳鸣耳聋、膀胱炎等辨证属肾阳不足者。
肾气丸加减适应哪些情况?
1、肾虚腰痛:特征是少腹拘急或者不仁。就是说肚脐下面的小腹两侧有绷紧和突起,用手按很硬。肚脐下面正中间的位置按上去很无力绵软。小便不利索,排尿不畅,后腰的位置出汗多。这时候可以用金匮肾气丸。一般吃两三天腰痛就改善,连续吃3周即可。
2、老人腰痛:老人腰痛的特征是口干、尿少或者尿频,小腹两侧用手按很硬,小腹中间却很软。服用金匮肾气丸5天缓解疼痛,连续服用40天即可。
3、下肢浮肿、痔疮出血:站久了下肢就会浮肿,有痔疮,大便时有血,但血色不鲜。服用金匮肾气丸一个月。
4、尿频起夜多:喝一杯尿一杯,肾气虚的表现。金匮肾气丸。
5、性功能障碍:男性阳痿、精冷、性欲单薄、阴囊潮湿。女性白带清稀或者性冷淡均可服用一个月。
6、老年人耳鸣、耳聋:如果耳鸣时有尿频和尿无力的症状,腿和后背怕冷,可以用金匮肾气丸。服用一周可以治愈耳鸣。耳聋需要服用一个月。
7、双下肢麻木而冰凉:特征是怕冷,不是由脉管炎和脑血栓等问题引起的。连续服用金匮肾气丸一个月即可。
8、产后尿失禁:生产后小便总是不受控制的尿出来,自己控制不住。服用金匮肾气丸一周即可。
9、前列腺肥大导致排尿障碍:特征是总想排尿,尿的很少,或者尿不出来,每次尿完还有尿的感觉,感觉没有尿完。连服用金匮肾气丸一个月到6个月。排尿正常后,停药。
10、产后脚气:生产后感觉两腿无力,走路困难,气短,脚气严重。用薏苡仁20 克,苍术10 克, 熬水冲服金匮肾气丸。连续服用一个月即可。
11、由于扁桃体炎引发的肾炎:特征是尿中蛋白高,有红细胞和白细胞。服用济生肾气丸。温阳化气而利水。一般服用10天指标明显好转,连续服用两个月即可。
12、产后肾炎:生产后有浮肿,检查发现尿蛋白高,浮肿以下肢为主。服用济生肾气丸3天好转,两个月即可。
13、小儿遗尿:由于小儿为稚阳之体,所以用六味地黄丸最好,以六味地黄丸配合参苓白术颗粒。如果大便干燥参苓白术颗粒可以改为人参健脾丸。连续服用一个月即可。
【课后小福利】
1、脸过敏:脸部瘙痒、灼热、皮疹,脸部有红赤。有时甚至出现小米粒样的小疹子,或者很多水泡。用桂苓五味汤:茯苓12克,桂枝12克,甘草9克,五味子24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警告1>
2、经常性的口腔溃疡:一般是多年不愈、严重的是眼睛和生殖器部位也有溃疡。黄连9克,黄芩6 克,黄柏6 克,栀子9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一般3到10付即可。<警告1>
- 人到中年关节痛,桂枝芍药知母汤!
人到中年多伴有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关节痛、关节炎、风湿等等,有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拇指关节活动不利,难道真的是老了吗?人到中年必然要遭受这类问题吗?古中医对此有何看法呢?
“桂枝芍药知母汤”
【课前小福利】
肥胖的方剂(大多数肥胖是脾虚引发痰湿)
方剂:党参15克、枳实25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姜半夏15克、木香6克、砂仁8克、厚朴15克、干姜10克、川芎10克、丁香5克、炙甘草3克、桂枝18克、泽泻18克、猪苓15克、玉米须25克、生薏苡仁30克、苍术8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高血脂者加鸡内金20克、赤芍6克、山楂20克、荷叶25克。便秘者草决明10克、加大陈皮到110克、火麻仁20克、肉苁蓉30克、大黄10—15克不等。减肥需要长期服用,建议坚持3个月以上。<警告1>
注:手脚冰凉者需要配合金匮肾气丸。
【课程要领】
一、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1700年前张仲景的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适应情况:治诸关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麻黄6克、防风12克、知母12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2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一付药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警告1> <警告2>
二、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适应哪些情况:
适应情况:风湿骨病关节炎、肩关节炎、手指头红肿热痛、关节屈伸不利,有关节炎等问题的同时有恶心干呕、两脚酸麻肿胀、膝盖肿大、腿外侧疼痛、脚不敢触地,马尾神经炎(下肢无力无知觉或者麻木大小便失禁)、痛风、腰痛、浮肿、饮酒造成的肝硬化腹水和鼓胀、头麻、手麻和舌头麻等。
1、头麻同时伴有下肢和面部浮肿:
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甘草5克、麻黄6克、防风6克、知母10克、炒白术10克、生姜15克、木通5克、防己10克、大枣5枚、制附子10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5付之后,加黄芪15克,再熬5付即可。<警告1> <警告2>
2、舌头麻、两手麻、腰酸脚凉、手脚和脸浮肿:
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甘草5克、麻黄3克、防风5克、知母10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0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冬瓜皮15克、防己15克、独活3克。熬4付后,拿掉甘草,加丝瓜络10克,继续喝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警告1> <警告2>
3、腰痛的同时还有面部和下肢浮肿、下肢按压后有凹陷:
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5克、麻黄5克、知母20克、防风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0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防己10克、椒目6克。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浮肿消退后,拿掉防己,加木通10克、把知母的量加大到30克,加狗脊30克、薄荷3克。5付即可。<警告1> <警告2>
4、马尾神经炎(下肢无力或者灼热、肌肉萎缩、腰痛如折、大小便失禁):
桂枝2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甘草15克、麻黄15克、知母20克、防风20克、生姜20克、制附子12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警告1> <警告2>
熬1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15付后,加入薏苡仁20克、石斛2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继续熬10付即可。
改善后继续服用:黄芪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熬5付即可。<警告1>
5、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2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知母20克、防风20克、麻黄10克、生姜25克、黄芪30克、制附子10-15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乌头15克。一付药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警告1> <警告2> <警告3>
【课后小福利】
症状:惊恐、胆小,听到点声音就惊慌,不敢独处。
分析:水饮上冲,心神被扰而导致惊悸不安。
方剂:茯苓3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8克。
注:此方有减肥的作用,还可治疗脚气。<警告1>
- “有毒”的风湿名方乌头汤
天气一凉,很多人关节就会出现疼、麻、胀等问题,特别痛苦;不到万不得已,医院也只能给你止痛的药;而有一古经方早在1700年前就被记录,其中一味药材称为乌头,却是对付风湿关节酸麻胀痛的好药材;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古经方,乌头又是一味什么药?又为何能对付难缠的风湿关节问题;敬请收听
“乌头汤”
【课程要领】
张仲景《金匮要略》:乌头汤
原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治脚脖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汤组成: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9克。由于川乌有毒,所以熬法特殊:先把川乌用蜂蜜18克放入锅中,加入水搅匀,然后放入川乌,9克的川乌需要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再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如果川乌的量增加,蜂蜜的量必须也增大,甘草的量必须与川乌的量相同。这是一付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警告1> <警告2>
乌头汤解决问题: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干姜4克,薄荷3克,狗脊30克,麻黄9克,白芍9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川乌9克。这是一付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警告1> <警告2>
【课后小福利】
小儿感冒必咳嗽
小儿总是反复感冒,而每次感冒必咳嗽,每次都得肺炎类型。
用张仲景《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白芍9克,大枣12枚(剪开) ,厚朴8克,杏仁10克,这是成人量,3岁小儿吃二分之一量。一付量,一付熬出两袋,重者一天三次,轻者一天两次。<警告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