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你们分享一个最近看来的很有意思的故事:
古时,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调理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调理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调理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调理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最好的医者懂得在病情发作之前将疾病扼杀,这样所需付出的代价最小;
而最聪明的灸者懂得时时刻刻调理自己的身体,防未病,身体自然康健。
上周末,我在单阿姨授课时问她了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
“阿姨,您觉得艾灸到什么程度才是艾灸最好的状态?”
“我常说灸疮好,排病反应也好。但是我更希望越来越多的百姓能够把艾灸当成平常像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我就是天天都在做艾灸的。”
病重才艾灸,此为下等人!
小病即艾灸,此为中等人!
无病也艾灸,此为上等人!
——摘自:泉城贤人
女性常艾灸,远离妇科病
艾灸就是女性妇科病的克星。在清代宫廷医案中,大量涉及灸疗,主要就是用来调理妇科病。
宫寒、痛经
用腰腹五联随身灸把子宫包起来艾灸,也叫做前后夹击,这样在前面我们艾灸小腹部,就是神阙,关元,子宫,归来,这些穴位都在小腹部,那么后面我们就艾灸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这样就是包起来艾灸,同时艾灸配穴,灸足三里使体质更加强壮,灸三阴交给身体补充气血。
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艾灸穴位基本就是这些,用妇科艾条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三阴交 这五个穴位在调理妇科炎症是必须灸的穴位,如果这期间有功血的,要加上隐白和断红。
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可以手持艾条艾灸踝关节和腕关节处调整,手脚冰凉大多是由于阳气不足引起的,可以灸足三里和大椎穴。
乳腺疾病
选取阿是穴,也是(乳房结节、增生、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
内分泌失调
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三阴交穴。
皱纹
艾灸百会、阳白、印堂、额修、下关、黔风、扶突、膈俞、肾俞、神阙、阿是穴。配穴:肺俞、脾俞、三阴交、曲池、合谷。用法:使用手工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每次选3-4穴,每次20-30分钟,艾灸一周左右休息两天。
色斑
艾灸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瘦身
艾灸中脘和关元穴,遵循哪里肥胖就艾灸哪里的原则。
产后风
艾灸大椎,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及痛点阿是穴。
丰胸
艾灸关元,肝俞及膺窗穴。
男性艾灸,身体倍儿棒
经常做艾灸的男人可以健身、壮肾提高性生活。
精子率低
艾灸关元,会阴,太溪,肾俞。
阳痿
艾灸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命门,涌泉,肾俞,腰阳关。
酒精肝
酒精肝早期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经在慢慢受损,当肝脏病毒积蓄到超过自身承受范围时,因肝脏引起身体在短期内有明显变化,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等现象。用随身灸艾灸大椎和肝俞穴。
性冷淡
艾灸命门,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肾俞。
儿童艾灸,胜过打针吃药
艾灸既能够避免了药物对孩子的副作用,又能够增强体质。
风寒感冒
艾灸百会,大椎,风门,肺俞穴。采用艾条温和灸,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
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咳嗽
给孩子艾灸时取穴:大椎,肺俞,天突,每个穴位艾灸3-5分钟左右,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适应程度进行循序渐进的增减。
腹泻
艾灸神阙,关元和足三里。
厌食
小儿厌食取穴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身柱。艾灸时间建议视小儿的年龄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的反应。
鼻炎
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关元,神阙,颜面方面的艾灸一定要用好一些的金艾条。时间方面,可以循序渐进,以孩子逐渐适应为度。
便秘
推大肠经,从手三里开始从上往下推,推到合谷,每天30-50次,手法从轻到重,孩子微感麻涨微痛就算是得气。还可以结合揉腹,手法从左侧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每天循环推腹。每次推腹20-30次。
支气管炎
给孩子灸一下后溪,涌泉,然后把足贴分别贴在肺俞和风门的位置。
老人常艾灸,健康又长寿
老年人艾灸可以防病抗病、延年益寿。
高血压
灸大椎,风池,合谷,百会,肝俞,肾俞,关元,命门。
白癜风
如果是压力大,睡眠不足,精神因素导致的白癜风,选择大椎,涌泉穴,神门,神阙。如果您是内分泌紊乱导致的,选择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如果是由于免疫力的问题,选择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可以提高正气,逐渐达到驱逐病邪之目的。
高血糖
灸中脘,神阙,关元,肝胆脾胃俞穴,足三里,涌泉。
冻疮
这是一位灸友反馈的方法,使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先在患处用单头中粗火针点刺4~6下,所有的患处全部点一下;用中粗火针扎中脘穴,不要扎太深,最深也就0.8寸;每天艾灸关元穴,中药铺灸或者悬灸都可以,每次至少艾灸40分钟以上。或者可以艾灸中脘穴或是手脚的冻疮部位。
关节炎
将艾灸罐绑在膝关节艾灸,配合哪里痛就艾灸哪里,艾灸后可以在艾灸部位贴热灸贴。
失眠和盗汗
艾灸合谷和复溜穴,以及耳后安眠穴,配合睡前脚底涌泉穴贴足贴。
艾灸调理方法仅供参考,防病治病仍需谨遵医嘱。
福利时间
上周文章推送之后,我发现来了很多新的朋友,很多人都不知道要在哪里购买到专业的艾条和艾灸工具;
借此新年之际,我给你们争取到了淘宝店 我的从医感受单桂敏 的年末最后一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