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三方治遗尿
蜂房有强阳起痿、开痹止痛之功,常用来治疗阳痿、痹证、鼻炎、龋齿痛、肿瘤、远年咳嗽。吾师朱良春先生经验,用于顽固难愈的尿床尤具特效。其方法
是将蜂房(中药店有售)100g,剪碎,放铁锅中慢慢加热,直至松脆时趁热碾成细末,每日早晚各服4g(可混入白糖开水中冲服)。
成人尿床是很痛苦的事,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在甘肃碧口工作时,有一同事,从小患此病,偏偏此君又天生奇懒,尿了床,不洗不晒,以至室内尿气冲天,人皆掩鼻。他自己也是做医生的,用过肾气丸、缩泉丸之类,毫无用处,因此对于治疗失去了信心。
我过去治疗此病,也颇下过一番功夫,有效者少,不效者多,或暂时有效,停药又犯。后来在补益脾肾方中加甘草、麻黄、龙骨、效果好一些,但也不理想。后来读我们四川中医耆宿李斯炽先生的一本书,发现李老有一单方:公鸡肠一具,洗净,加调料炖汤吃,试用以后,有一定疗效,但因为加工麻烦,又要天天吃,除非开饭馆的,否则哪有那么多鸡肠?加之北方人本来就不喜吃肠杂,所以观察到的病例很少。
1998年春,我与朱老在厦门海外中医培训中心讲学、门诊,当谈及此病时,朱老说不妨用用蜂房散。一年前,有一高中女生宗某来诊,患尿床二年多,花了很多钱都没治好,心情之压抑自不待言,且因此而无法住校,学习成绩下降。我即用蜂房散,服药当天即无尿床,观察至今,其间仅有两次尿床,基本治愈,患者及其父母均大喜过望。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何绍奇
二、治老年尿频及遗尿方
蛤蚧(焙干细末兑药水服)、金樱子、巴戟天、肉苁蓉各10克、熟地、黄芪各15克、山茱萸、杜仲、党参、白术各12克,淮山药20克,五味子、肉桂各6克,炙甘草5克。
适应症:老年夜尿频数偏阳虚者,伴腰腿酸痛、头昏眼花、记忆减退、耳鸣等症。
加减:尿频甚者加入参、桑螵蛸、益智仁、台乌药;肾阳虚加补骨脂、附片;肾阴虚去肉桂、巴戟天,加麦冬。
用法:水煎成浓汁,3日1剂,15剂为1疗程,连用2-4个疗程。
说明:长服该方具有抗衰老作用,可防治老年痴呆,具有补肾阳、固肾精、缩泉止遗的作用,对卧床遗尿、夜尿次数频繁者(除泌尿道感染以及前列腺病变外)、单纯老年性尿频者显著疗效。
文章来源:大众卫生报 作者:叶乃卫献方
三、名医名方---止尿饮
刘茂林,男,1937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科研奖6项,本人主持3项。临证近50年,经验丰富,以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止尿饮”治疗遗尿是其中之一。
组成 :红参10克,炮附子6克,升麻10克,黄芪30克,炒山药30克,炒白术30克,益智仁12克,金樱子15克,桑螵蛸30克,覆盆子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4片,大枣5~6枚为引。
功能:温补脾肾,固精缩尿。
主治:遗尿(小便失控)。主要表现为:咳则遗尿,嚏则遗尿,惊则遗尿,恐则遗尿;更有甚者体位变动或震动、闻见水声也遗尿。中医辨证多为肺脾肾阳气亏虚,膀胱气化失职、关门失守所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5小时左右各服一次,每次服250~300毫升。
方解:红参、炮附子、升麻、黄芪、生姜、大枣、炙甘草,建立中气,益气回阳,肾气来复,膀胱气化如常,则水循常道运行周身,尿液定时排出,此为本方治遗尿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方中的参、附配伍,恢复肾之阳气,可谓本方的画龙点睛之处。炒山药、炒白术、益智仁、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皆有补益脾肾、固精缩尿之力,脾得补则水有所治,肾气固则膀胱气化来复。
以上两组药物合之,脾肾之气得补,膀胱气化恢复,水循常道运行,尿则有序排出,遗尿之症当除。
加减运用:肺气亏虚明显,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重用人参、黄芪,临床应用时,一般气虚用党参,气虚较重者用红参,气虚欲脱者用野山参或高丽参,用量视其病情而定,黄芪用量可加倍;脾气虚弱,土不治水者,重用炒山药、炒白术,生姜、大枣、炙甘草适当加量;肾阳不足,肾气亏虚严重者,重用炮附子,用量可加倍或更多,但应注意用量在10克以上、30克以下者,要先煎30~60分钟,再加肉桂8克和净山萸肉15克,以加强温补肾阳和固涩肾关之力。(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叶险峰刘明 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名医名方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