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首页
膏药方
接骨
颈椎
腰部
腿部
感冒
祛风湿中药
骨质增生
各种膏药
陈氏骨科
透皮技术
颈肩腰腿痛
尿急
外用药酒
烧伤
止痛方剂
半身麻木
去痕
失眠膏药
实用方剂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早泄
阳痿
性欲低下
男子不孕
遗精
男生殖器
前列腺疾病
异常勃起
不射精症
包皮过长
隐睾阴茎
包茎
阴囊湿疹
阴茎感染
缩阳
尿长
增大
阳痿酒
阳痿早泄技巧
案例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骨折
骨癌
骨关节病
骨风湿病
遗传性骨病
骨股头坏死
骨质疏松
主治增生
肩周炎
关节积液
正骨药方
内科
感冒
肺炎
肝病
哮喘
癌症
糖尿病
肿瘤
胃病
消化
神经
心血管
皮肤性病
血液
内分泌
精神科
风湿呼
吸传染
咳嗽
肾病
盗汗
水肿
外科
创伤
感染
肿瘤
畸形
功能障碍
足部
腿部
腰部
颈部
头部
手部
肩部
富贵包
痹症
阴囊湿
痛风
冻伤
疼痛
妇科
孕前孕期
分娩产后
阴道疾病
子宫疾病
宫颈疾病
乳房疾病
盆腔疾病
卵巢疾病
月经疾病
不孕不育
月子
妇女肚子痛
内分泌失调
缩阴
痛经
头痛
儿科
脱水
黄疸
厌食
哮喘
便秘
肥胖症
感冒咳嗽
感冒发热
腹泻腹胀
甲状腺肿
呼吸异常
恶心呕吐
维生素D缺乏
推拿
口喉鼻眼耳
眼科
口腔
耳科
鼻科
喉科
肠胃泌尿
肠科
胃科
泌尿科
尿急
肝胆肛肠
肝病
胆病
肛肠疾病
便秘
肺
痔疮
呼吸皮肤
皮肤疾病
呼吸疾病
扁平疣
肿瘤
美容减肥
美容
减肥
脸上斑
减肥特方
心脑血管
高血压
高血脂
冠心病
心肌炎
动脉硬化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妊娠高血压
先天性心脏病
中耳炎
头痛
脑出血
脑囊虫病
中风
三高综合
糖尿病
心虚
三低
高尿酸
白血病
脑血栓
低血压
理疗保健
理疗
保健
四季保健
中药泡脚
药浴
艾灸
中医泡手
活血
刮痧拔罐
按摩
烧伤烫伤
阴阳两虚
挑羊毛丁
代茶饮
穴位埋线
中药封包
振腹疗法
中药熏蒸
八把半锁
穴敷疗法
雷火针
蒙玖秘灸
手足三针
香囊
滋补延寿
补气
补血
补肾
安神
健脑
健体
滋补
解酒
解排毒
健脾胃
抗衰老
治疗湿气
补阴
药酒
偏方秘方
内科治疗方
外科治疗方
妇科治疗方
男科治疗方
儿科治疗方
皮肤病治方
美容瘦身方
保健滋养方
延年益寿方
肿瘤治疗方
食疗药膳
肚脐贴敷
耳穴偏方
药茶偏方
痒
失眠
药贴
艾草被子
中医杂科
儿科
针灸学
中药学
失眠方
刺血放血
求子
白癜风
冻疮
中药解释
结节
湿疹
上热下寒
身体麻木
火针
打呼噜
正骨
眩晕
除湿
解毒方剂
健脑方剂
特色治疗
药酒食疗
喷剂
食疗
中医疗法
用药方法
三伏贴
五心烦热
无痛腹针
中成药
健忘
保健用药
中医常用药
多功能方剂
胆小怕事晕车
灌肠疗法
脱发
杵针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十二经用药
三焦用药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肾阳虚和肾阴虚
气血双补
阴经药
舌诊
脉诊
抑郁症
面诊
特色诊断
指甲诊断
刘渡舟
辩证
各类疾病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附睾炎
龟头炎
前列腺炎
阳痿早泄
割包皮
阴囊湿疹
肾虚肾亏
性功能障碍
男科治疗
男科疾病
通知公告:
荨麻疹 各种扭伤 甲亢、哮喘断根方 手足皲裂 、迎风流泪方 呃逆 痔疮秘方 、阑尾炎 牛皮癣
2025-03-22
荨麻疹 各种扭伤 甲亢、哮喘断根方 手足皲裂 、迎风流泪方 呃逆 痔疮秘方 、阑尾炎 牛皮癣
2025-03-22
张仲景久战不泄祖传中药秘方 阳痿早泄
2025-03-22
抑郁症
2025-03-20
抑郁症
2025-03-20
通知公告
自测表
宣传资料
特种治疗方法
药香
特色疗法
老人老病用老招
代茶饮
协定处方
叶子功效
高金国方剂
中药
西药
代茶饮
真正方剂
全身验方
中医专用方剂
全息汤
客户方剂
阴阳八卦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代茶饮
>>
查看详情
代茶饮
除湿利水茶
来源:
中医中药养生网
日期:
2019-04-29 06:39:43
点击:
27
属于:
代茶饮
324.荷叶茶
原料:荷叶10g、绿茶3g、冰糖12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
用途:夏季暑湿泄泻、眩晕、呕恶、头闷痛。
来源:《滇南本草》。
325.荷叶翘苓茶
原料:荷叶5g、连翘、茯苓3g、陈皮3g、佩兰3g、绿茶5g。
用法:将荷叶、连翘、茯苓、陈皮、佩兰置于锅内,用400ml水煮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暑运脾除湿。
用途:秋季晚发之伏暑及初起之湿温。
来源:《时病论》。
326.荷叶升茶
原料:荷叶5g、升麻3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清阳、除湿消肿。
用途:雷头风症,头面疙瘩肿痛、恶寒发热、状如伤寒。
来源:《内经类编试效方》。
327.四生茶
原料:生荷叶5g、生艾叶3g、生柏叶3g、生地黄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生津,清经,止血。
用途:吐血;衄血。
来源:《妇人良方》。
328.荷叶止崩茶
原料:荷叶5g、黄芩3g、蒲黄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经止血。
用途:妇女崩中下血。
来源:《纲目》。
329.荷地茶
原料:荷叶5g、地黄3g、蒲黄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阴、升阳。
用途:妇女产后烦闷不识人、或狂言乱语不识人。
来源:《圣惠方》。
330.藿香茶
原料:藿香5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暑祛湿,和中辟秽;抗菌。
用途:外感暑湿,发热、头痛、胸脘闷胀、呕吐、腹泻、痢疾、疟疾、口臭。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1.藿香苓术茶
原料:藿香3g、茯苓2g、半夏2g、白术2g、厚朴2g、绿茶3g。
用法:用400ml开水煎煮藿香、茯苓、半夏、白术、厚朴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用途: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腹痞闷不舒、腹痛泄泻、肠鸣呕恶。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2.藿石香茶
原料:藿香5g、滑石3g、丁香0.5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暑除湿。
用途:暑天受湿吐泻不止。
来源:《禹讲师经验方》。
333.回生茶
原料:藿香5g、陈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运脾。
用途:霍乱吐泻。
来源:《百一选方》。
334.藿香良姜茶
原料:藿香5g、高良姜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中胜湿。
用途:疟疾寒热并作。
来源:《鸡峰普济方》。
335.藿甘茶
原料:藿香5g、香附2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中安胎。
用途:孕妇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泛酸。
来源:《圣惠方》。
336.藿佩茶
原料:藿香5g、佩兰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湿辟秽,开胃醒脾。
用途:肝炎兼有湿浊蕴结,口腻口臭;鼻炎;鼻臭;湿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7.藿黄茶
原料:藿香5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解毒。
用途:湿热便秘、口腻臭;口舌生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8.藿香石膏茶
原料:藿香5g、生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湿透热。
用途:中焦湿热郁结所致鼻渊流浓鼻涕、鼻臭;鼻窦炎;口臭、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9.藿茵茶
原料:藿香5g、茵陈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调中。
用途:胸膈烦闷不舒、食欲不佳者;肝炎;黄疸。
来源:传统药茶方。
340.白术茶
原料:白术10g、乌龙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益胃,和中除湿;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强壮。
用途: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水湿所致倦怠少气、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肝炎;胃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341.白术菟茶
原料:白术5g、菟丝子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补肾。
用途:虚弱枯瘦、食而不化。
来源:《纲目拾遗》。
342.宽中茶
原料:白术5g、陈皮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除湿。
用途:脾虚胀满。
来源:《全生指迷方》。
343.白术消痞茶
原料:白术5g、枳壳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理气。
用途:脘腹痞满不适。
来源:《兰室秘藏》。
344.白术芍茶
原料:白术5g、白芍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止泻。
用途:脾虚腹泻;胃癌;食道癌。
来源:《丹溪心法》。
345.温白茶
原料:白术5g、半夏3g、生姜3g、丁香1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止泻。
用途:久泻脾虚不能食,或食而不化。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46.白术车前茶
原料:白术5g、车前草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止泻。
用途:暑月泄泻,受湿脾泻。
来源:《简便单方》。
347.白术地黄茶
原料:白术5g、生地3g、红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益气,生血。
用途:肠风痔漏、脱肛泻血;病久面色萎黄。
来源:《普济方》。
348.白术芪茶
原料:白术5g、黄芪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固表。
用途:气虚自汗盗汗。
来源:《全幼心鉴》。
349.白术姜茶
原料:白术5g、生姜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和中止呕。
用途:妇女产后呕恶不食。
来源:《妇人良方》。
350.乞力伽茶
原料:白术5g、白芍3g、白茯苓3g、生姜3g、甘草3g、乌龙茶3g。
用法:用白术、白芍、白茯苓、生姜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乌龙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胃,益气血。
用途:妇女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
来源:《妇人良方》。
351.白术止疟茶
原料:白术5g、陈皮3g、绿茶。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止疟。
用途:三日疟。
来源:《古今良方》。
352.白术老姜茶
原料:白术5g、老姜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白术、老姜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
功能:温胃止疟。
用途:四日两头疟。
来源:《纲目拾遗》。
353.白术通便茶
原料:白术5g、生地3g、升麻3g、花茶3g。
用法:用白术、生地、升麻的煎煮液3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
功能:健脾止泻。
用途: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4.白术安胎茶
原料:白术5g、白芍3g、黄芩2g、乌龙茶3g、红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调和肝脾,清热安胎。
用途:肝脾不和、胎元不安之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5.白术泽茶
原料:白术5g、泽泻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除湿。
用途:小便不利;水饮内停阻遏清阳上升、浊阴趁热上逆而致头目眩晕。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6.二术茶
原料:白术5g、苍术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燥湿。
用途:水肿;肾炎肾病;降低转氨酶。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7.白术麻黄茶
原料:白术5g、麻黄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运脾。
用途:风湿蕴于肌肤之急慢性肾炎水肿;咳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8.白术消肿茶
原料:白术5g、苏叶3g、浮萍3g、蝉衣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消肿。
用途:急性肾炎水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9.茯苓茶
原料:茯苓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抗菌,利尿,降血糖。
用途:水肿,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泻;淋浊。
来源:传统药茶方。
360.五苓茶
原料:茯苓5g、猪苓3g、泽泻3g、白术3g、桂枝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
用途: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或外有表证、内有饮停,发热、头痛、小便不利、烦渴引饮。或水湿内停水肿身重。
来源:《伤寒论》。
361.茯苓山药茶
原料:茯苓5g、山药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补肾。
用途:小便多、滑数不禁。
来源:《儒门事亲》。
362.茯苓白术茶
原料:茯苓5g、白术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运湿。
用途:脾虚食欲不佳;水肿;腹胀。
来源:传统药茶方。
363.茯苓消肿茶
原料:茯苓5g、白术3g、郁李仁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消肿。
用途:水肿。
来源:《不知医必要》。
364.
原料:茯苓5g、防己3g、黄芪3g、桂枝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茯苓、防己、黄芪、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用途:风水汗出恶风、身浮肿、小便不利,或湿痹肢体重着。
来源:《金匮要略》。
365.苓桂术甘茶
原料:茯苓5g、桂枝3g、白术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运湿,温化痰饮。
用途:痰饮内停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心脏病或慢性肾炎所致水肿属阳虚者。
来源:《伤寒论》。
366.茯苓夏姜茶
原料:茯苓5g、半夏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止呕。
用途:呕吐、心下痞满。
来源:《金匮要略》。
367.茯苓止利茶
原料:茯苓5g、木香3g、紫苏3g、木瓜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止利。
用途:泄泻下利不止。
来源:《百一选方》。
368.茯连茶
原料:茯苓5g、黄连3g、天花粉1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生津止渴。
用途:肾水不足心火旺所致消渴症。
来源:《德生堂经验方》。
369.茯苓蚕茶
原料:茯苓5g、僵蚕3g、全蝎2g、郁金3g、花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茯苓、僵蚕、全蝎、郁金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解郁。
用途:乙脑后遗症失语;风痰眩晕。
来源:传统药茶方。
370.茯杏茶
原料:茯苓5g、杏仁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开肺运脾,运湿祛痰。
用途:胸痹胸闭闷、心悸伴咳喘;冠心病伴有咳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371.茯苓桂枝茶
原料:茯苓5g、桂枝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阳化气行水。
用途:心阳上逆所致心悸、奔豚、眩晕;痰饮阻遏心阳所致胸闭闷、咳喘、背心冷;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症见阳气虚弱者;顽固性风心病症见心阳不足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372.茯苓赤芍茶
原料:茯苓5g、赤芍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利水,活血。
用途:水肿;血肿;耳源性眩晕。
来源:传统药茶方。
373.泽泻茶
原料:泽泻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渗湿,泄热;利尿,降压。
用途:水肿、小便不利;呕吐;痰饮;脚气;淋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耳积液。
来源:传统药茶方。
374.泽术茶
原料:泽泻5g、白术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水消肿。
用途:臌胀水肿。
来源:《素问病机保命集》。
375.泽泻清暑茶
原料:泽泻5g、茯苓3g、白术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行水胜湿。
用途:暑月霍乱吐泻不止、头晕。
来源:《纲目》。
376.泽泻桑茶
原料:泽泻5g、桑白皮3g、槟榔3g、茯苓3g、生姜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泽泻、桑白皮、槟榔、茯苓、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运水消肿。
用途:妊娠遍身水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来源:《妇人良方》。
377.泽茵茶
原料:泽泻5g、茵陈3g、滑石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湿热黄疸、面目周身皆黄。
来源:《千金方》。
378.泽瓜茶
原料:泽泻5g、木瓜3g、猪苓3g、木通3g、萆薢3g、花茶5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除湿。
用途:寒湿脚气;水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379.泽蝉茶
原料:泽泻5g、蝉衣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泽泻、蝉衣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即可。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泄热解表。
用途:小儿膈上壅热、喘息。
来源:《宣明论方》。
380.泽风茶
原料:泽泻5g、防风3g、牡蛎3g、苍术3g、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泽泻、防风、牡蛎、苍术、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固表止汗,除湿。
用途:表虚多汗、恶风寒颤;表虚有湿。
来源:《圣济总录》。
381.泽丹茶
原料:泽泻5g、桂心3g、白术3g、茯苓3g、木通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泽泻、桂心、白术、茯苓、木通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行气运水。
用途: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漓;水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2.泽泻健腰茶
原料:泽泻5g、茯苓3g、杜仲3g、牛膝3g、干姜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泽泻、茯苓、杜仲、牛膝、干姜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钟后饮用。
功能:除湿强腰。
用途:腰痛;水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3.泽泻车前茶
原料:泽泻5g、车前草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除湿。
用途:水肿;高血压;小便不利。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4.泽泻夏茶
原料:泽泻5g、夏枯草3g、车前仁3g、草决明3g、钩藤3g、花茶5g。
用法:用450ml水煎煮泽泻、夏枯草、车前仁、草决明、钩藤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利水;降压。
用途:高血压;水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5、泽葛茶
原料:泽泻5g、葛根3g、刺五加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生津;降血糖。
用途:水肿;烦渴;糖尿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g、泽粉茶
原料:泽泻5g、天花粉3g、黄连1g、党参1g、花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运湿。
用途:糖尿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7.泽泻菖蒲茶
原料:泽泻5g、石菖蒲3g、茯铃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通窍。
用途:中耳积液。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8.泽归茶
原料:泽泻5g、当归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活血,调经消肿。
用途:水血互阻之月经不调、经期浮肿;肾炎水肿;肝病水肿;慢性泻痢有水湿瘀阻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389.泽柴茶
原料:泽泻5g、柴胡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理脾,升清降浊。
用途:饮食停滞、泄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0.木通茶
原料:木通2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行水,通利血脉;利尿,抗菌。
用途:水肿;小便赤涩;淋浊;喉痹咽痛;妇女闭经;乳汁不通。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1.导赤茶
原料:木通1g、生地3g、竹叶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泻心火。
用途:心热面赤狂燥、口舌生疮、口渴、小便赤热;口腔溃疡;尿路感染。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392.木通柏地茶
原料:木通1g、黄柏1g、生地3g、牛膝2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木通、黄柏、生地、牛膝的煎煮液400ml,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泄热止血。
用途:尿血;鼻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3.木通利水茶
原料:木通1g、桑白皮2g、茯苓3g、泽泻3g、大腹皮2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木通、桑白皮、茯苓、泽泻、大腹皮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泻水利湿。
用途:水湿内停肠鸣腹胀。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4.木通通痹茶
原料:木通1g、茯苓2g、大黄0.5g、前胡2g、桑白皮2g、绿茶5g。
用法:用木通、茯苓、大黄、前胡、桑白皮的煎煮液400ml,冲泡绿茶即可。
功能:利水理气通痹。
用途:喉痹心胸气闷、咽喉阻塞不通。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5.木通地黄茶
原料:木通1g、生地3g、牛膝3g、延胡索3g、花茶3g。
用法:用木通、生地、牛膝、延胡索的煎煮液4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利调经。
用途:妇女闭经,月经不调。
来源:《本草经疏》。
396.木通漏芦茶
原料:木通1g、漏芦3g、栝蒌根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木通、漏芦、栝萎根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通乳。
用途:妇女产后乳汁不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7.木通滑石茶
原料:木通1g、滑石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湿通淋。
用途:尿路结石,小便淋沥不尽。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8.木通香茶
原料:木通1g、木香2.通草2g、血通1g、香通1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通乳散结。
用途:乳腺炎;乳腺增生。
来源:传统药茶方。
399.木通竹茶
原料:木通1g、淡竹叶3g、甘草梢3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木通、淡竹叶、甘草梢、生地的煎煮液300ml,冲泡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心泄热。
用途:疱疹口腔炎;口腔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0.木通路茶
原料:木通1g、路路通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清心,活血消肿。
用途:脑积水;水肿兼瘀肿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1.车前子茶
原料:车前子5g、绿茶3g。
用法:用车前子的煎煮液200冲泡绿茶饮用。
功能:利水,清热,明目,祛痰;利尿。
用途:水肿、小便不利;带下;暑湿泻痢;湿痹。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2.车柏茶
原料:车前子3g、黄柏1g、白芍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车前子、黄柏、白芍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除湿,利小便。
用途:小便赤热不通利。
来源:《普济方》。
403.八正茶
原料:车前子3g、瞿麦3g、萹蓄3g、木通1g、大黄0.5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车前子、瞿麦、萹蓄、木通、大黄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通淋。
用途:热淋血淋,小便赤灼、癃闭不通。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4.车藜茶
原料:车前子3g、白蒺藜3g、绿茶3g。
用法:用车前子、白蒺黎的煎煮液300ml,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止带。
用途:妇女浊白带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5.车前茯苓茶
原料:车前子3g、茯苓3g、猪苓3g、人参2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车前子、茯苓、猪苓、人参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暑利水。
用途: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
来源:《杨氏家藏方》。
406.车连茶
原料:车前子3g、黄连1g、绿茶3g。
用法:用车前子、黄连的煎煮液300ml,冲泡绿茶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明目。
用途:风热目暗涩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7车芪茶
原料:车前子3g、黄芪3g、肉桂1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车前子、黄芪、肉桂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温阳,利水消肿。
用途:肾炎肾病水肿属脾肾阳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8.车前白芷茶
原料:车前子3g、白芷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车前子、白芷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化浊止带。
用途:湿疹;疮疡;体虚肿兼有阴部痛痒肿胀;白带稠浊。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9.车前瞿萹茶
原料:车前子3g、瞿麦3g、萹蓄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车前子、瞿麦、萹蓄至水沸后,泡茶饮用。冰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化瘀通经。
用途:湿热瘀阻带下黄稠味臭;血热郁结之闭经;急性盆腔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0.金钱草茶
原料:金钱草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抗菌,利尿。
用途:黄疸;水肿;小便赤灼痛;淋病;膀胱结石;带下;湿热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1.金钱茅茶
原料:金钱草5g、白茅根3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疸,除湿消肿。
用途:黄疸;膨胀;急性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2.金钱萹茶
原料:金钱草5g、萹蓄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水。
用途:肾炎水肿、蛋白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3.金钱杜仲茶
原料:金钱草5g、杜仲3g、木通1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浊,健脾肾。
用途:带下;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4.金钱柴胡茶
原料:金钱草5g、柴胡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疏肝利胆。
用途:湿热蕴结肝经胁肋胀痛、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5.薏苡仁茶
原料:薏苡仁10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薏苡仁的煎煮液300ml,冲泡茉莉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补肺,泄热利湿;降血糖,抗肿瘤。
用途:水肿泄泻;湿痹,筋脉拘弯、屈伸不利;脚气;白带;淋浊;胃癌;宫颈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6.薏苡寄生茶
原料:薏苡仁5g、桑寄生3g、当归3g、续断3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薏苡仁、桑寄生、当归、续断、苍术至水沸后,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祛风,止痹痛。
用途:风湿痹痛,腰膝酸疼、肢体痿软。
来源:《广济方》。
417.薏芪茶
原料:薏苡仁5g、黄芪3g、花茶3g。
用法:用薏苡仁、黄芪的煎煮液300ml,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水消肿,益气托毒。
用途:慢性肾炎肾病水肿;肝性水肿;蛋白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8.薏苡萹蓄茶
原料:薏苡仁5g、萹蓄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薏苡仁、萹蓄至水沸后,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消肿。
用途:鞘膜积液;湿热内结小便不利、水肿;膀胱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9.薏苡诃子茶
原料:薏苡仁5g、诃子3g、菱角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薏苡仁、诃子、菱角至水沸后,冲泡茉莉花茶5~10分即可。
功能:消肿抗肿瘤。
用途:消化道癌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420.
原料:防己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水,清泄下焦湿热;镇痛,抗菌,消炎,抗过敏,降压。
用途:水肿膨胀;湿热脚气;手足痹痛;小便赤热;高血压。
来源:传统药茶方。
421.
原料:防己5g、黄芪3g、白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解表,疏风利湿。
用途:风水浮肿身重恶风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422.
原料:防己5g、石膏3g、桂枝3g、人参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消痞。
用途: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黑。
来源:《金匮要略》。
423.
原料:防己5g、车前草3g、泽泻3g、韭菜子3g、花茶3g.
用法:用开水300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消肿。
用途:膀胱水蓄胀满、水肿。
来源:《本草切要》。
424.
原料:防己5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也可用防己、生姜的煎煮液冲泡绿茶饮用。
功能:行水消胀。
用途:水饮停聚膨胀。
来源:《本草汇言》。
425.
原料:防己5g、木瓜3g、牛膝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除湿。
用途:脚气肿痛。
来源:《本草切要》。
426.
原料:防己5g、葶苈3g、花茶38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利水。
用途:肺痿喘嗽。
来源:《古今录验方》。
427.
原料:防己5g、当归3g、黄芪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祛瘀。
用途:遍身虫癣疮疥。
来源:《本草切要》。
428.二防茶
原料:防己5g、防风3g、冬葵子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消滞。
用途:小便涩滞不利;浮肿。
来源:《千金方》。
429.
原料:防己5g、黄芪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行水,固表祛湿。
用途:风水浮肿;肾炎肾病气虚湿滞浮肿;肾虚水泛目眶周围发黑斑。
来源:传统药茶方。
430.木瓜茶
原料:木瓜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湿舒筋,平肝和胃。
用途:湿痹四肢不利、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痢疾。
来源:传统药茶方。
431.二木茶
原料:木瓜5g、木香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理气舒筋。
用途:吐泻转筋。
来源:《三因方》。
432.木瓜萸茴茶
原料:木瓜5g、吴茱萸3g、茴香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除湿舒筋。
用途:吐泻转筋。
来源:《三因方》。
433.木瓜止吐茶
原料:木瓜5g、木香3g、槟榔3g、麝香0.1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芳香理气,利湿止吐。
用途:呕吐。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434.木瓜姜茶
原料:木瓜5g、生姜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水止泻。
用途:腹泻不止。
来源:《鸡峰普济方》。
435.木瓜戟茶
原料:木瓜5g、巴戟1g、牛膝2g、木香2g、桂心2g、花茶5g。
用法:用木瓜、巴戟、牛膝、木香、桂心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壮筋骨。
用途:腰痛肢胀。
来源:《御药院方》。
436.木瓜陈皮茶
原料:木瓜5g、陈皮3g、人参2g、桂心2g、槟榔2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木瓜、陈皮、人参、桂心、槟榔至水沸后,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湿除痰。
用途:水湿脚气上攻心胸、壅闷痰逆。
来源:《圣惠方》。
437.木瓜羌茶
原料:木瓜5g、羌活3g、大腹皮3g、木香3g、紫苏3g、花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木瓜、羌活、大腹皮、木香、紫苏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湿消痞。
用途:脚气冲心、胸膈痞滞、烦闷。
来源:《传家秘宝方》。
438.木车茶
原料:木瓜5g、车前草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利水。
用途:风湿在身,关节不舒、小便不利。
来源:《普济方》。
439.木桑枣茶
原料:木瓜5g、桑叶3g、大枣3g、花茶3g。
用法:用木瓜、桑叶、大枣的煎煮液3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湿舒筋止痛。
用途:脐下绞痛。
来源:《孟诜方》。
440.木瓜桑枝茶
原料:木瓜5g、桑枝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湿通络。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伴有四肢风湿痹痛、浮肿、蛋白尿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441.木秦茶
原料:木瓜5g、秦艽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舒筋。
用途:风湿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42.木瓜青茶
原料:木瓜5g、青皮3g、秦皮3g、松节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筋活络,调肝明目。
用途:肝气不舒,湿滞经络,筋脉不舒之屈光不正、视物模糊。
来源:传统药茶方。
443.
原料:茵陈10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湿;利胆,解热,抗菌,降压,促肝细胞再生。
用途:湿热黄疸,小便黄灼不利;痈疮;肝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444.菌栀茶
原料:茵陈5g、栀子3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热,除湿,解毒。
用途:急性传染性乙型肝炎;黄疸。
来源:《伤寒论》。
445.
原料:茵陈5g、制附子1g、干姜3g、甘草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回阳救逆。
用途:发黄,四肢逆冷,腰以上自汗。
来源:《玉机微义》。
446.
原料:茵陈5g、白藓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全身黄如金色、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
来源:《圣济总录》。
447.
原料:茵陈5g、荷叶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
用途:风瘙瘾疹;皮肤肿痒。
来源:《圣济总录》。
448.
原料:茵陈5g、甘草5g、大枣3枚、绿茶3g、冰糖1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茵陈、大枣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利湿热,和中。
用途:急性乙型肝炎;黄疸;肝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449.
原料:茵陈5g、郁金3g、绿茶。
用法:里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疏肝活血。
用途:慢性肝炎;胆囊炎;高脂血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450.苍术茶
原料:苍术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辟秽,解郁健脾;降血糖。
用途: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风寒湿痹。
来源:传统药茶方。
451.苍朴茶
原料:苍术5g、厚朴3g、陈皮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除湿。
用途: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胀满、口苦无味、呕吐恶心。
来源:《局方》。
452.苍芍芩茶
原料:苍术5g、白芍3g、黄芩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运脾。
用途:脾被湿困、身重微肿、困弱无力、不思饮食、下利、水谷不化。
来源:《素问病机保命集》。
453.苍芎茶
原料:苍术5g、川芎3g、白芷3g、藁本3g、细辛0.5g、绿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苍术、川芎、白芷、藁本、细辛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除湿。
用途:四时瘟疫,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身体疼痛;风寒鼻塞身重、咳嗽头昏。
来源:《局方》。
454.苍感茶
原料:苍术5g、细辛0.5g、侧柏叶3g、葱白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除湿。
用途:外感风寒挟湿。
来源:传统药茶方。
455.苍柏茶
原料:苍术5g、黄柏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燥湿。
用途:湿热所致筋骨疼痛;关节炎。
来源:《丹溪心法》。
456.苍地茶
原料:苍术5g、熟地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苍术、熟地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虚明目,健骨和血。
用途:体虚湿阻经络所致视物不清。
来源:《普济方》。
457.苍术白芥茶
原料:苍术5g、白芥子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湿,通经络。
用途:痰湿阻遏,经络不利所致肢体屈伸不利、麻木。
来源:传统药茶方。
458.苍麻茶
原料:苍术5g、麻黄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燥湿,行表里水湿。
用途:表里水湿壅阻所致肌肉麻木不仁、身重酸痛、水肿;寒湿痹阻所致头痛、咳喘;慢性口腔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459.苍升茶
原料:苍术5g、升麻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阳燥湿。
用途:内脏下垂、低血钾症、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之消化不良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0.佩兰茶
原料:佩兰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暑辟秽,化湿,调经。
用途:暑月受湿脘痞不饥、口腻;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1.佩香茶
原料:佩兰5g、藿香3g、厚朴3g、陈皮3g、荷叶3g、绿茶5g。
用法:用450ml水煎煮佩兰、藿香、厚朴、陈皮、荷叶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芳香化浊,利湿行水。
用途:夏季感受秽浊之气,头晕、胸腹痞闷、泄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2.佩薄茶
原料:佩兰5g、薄荷3g、藿香2g、冬桑叶3g、芦根3g、绿茶5g。
用法:用佩兰、藿香、冬桑叶、芦根的煎煮液400ml,冲泡薄荷、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暑胜湿。
用途:秋后伏暑,周身烦闷不舒。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3.五叶茶
原料:佩兰叶5g、藿香叶3g、薄荷叶3g、荷叶3g、枇杷叶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佩兰叶、藿香叶、薄荷叶、荷叶、枇杷叶至水沸后,冲泡绿茶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暑清热。
用途:暑温初起,身大热、微恶寒,口大渴、汗大出、口燥心烦。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4.葶苈子茶
原料:葶苈子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水下气。
用途:肺壅喘急、痰饮咳嗽;水肿胀满。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5.葶母茶
原料:葶苈子3g、贝母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肺祛痰。
用途:肺失宣降所致痰壅咳嗽。
来源:《箧中方》。
466.葶苈大枣茶
原料:葶苈子5g、大枣3枚、花茶3g。
用法:用葶苈子、大枣的煎煮液3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泻肺行水。
用途:肺痈喘不得卧、痰稠。
来源:《金匮要略》。
467.葶苈防己茶
原料:葶苈子5g、防己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消肿。
用途: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
来源:《外台秘要方》。
468.石韦茶
原料:石韦5g、绿茶38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镇咳,祛痰,平喘。
用途: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痈疽;肺热咳嗽;膀胱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469.石归茶
原料:石韦5g、当归3g、蒲黄3g、芍药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淋。
用途:血淋;膀胱癌。
来源:《千金方》。
470.二石茶
原料:石韦5g、滑石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化石止痛。
用途:石淋;尿路结石、腹痛。
来源:《古今录验》。
471.石钱茶
原料:石韦5g、金钱草3g、栀子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湿,通淋化石。
用途:尿路结石;泌尿道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72.石车茶
原料:石韦5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水。
用途: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小腹胀满、小便黄赤不畅。
来源:《全生指迷方》。
473.清胃化湿茶
原料:厚朴1.5g、白术1.5g、天麻1g、半夏1.5g、茯苓2g、花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厚朴、白术、天麻、半夏、茯苓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化湿,祛痰熄风。
用途:脾胃湿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头晕目眩、心烦、肢软无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74.花粉苓通茶
原料:天花粉3g、茯苓3g、木通2g、竹茹3g、麦冬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湿,养阴生津。
用途:湿热内滞头闷身痛,不思饮食、恶心、口苦。
来源:传统药茶方。
475.腹皮麦冬茶
原料:腹皮1g、麦冬3g、天花粉3g、茯苓3g、竹茹1.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化痰,理气化湿。
用途:热滞脾胃,痰湿内蕴所致胸腹满闷、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上一:
益心安神茶
下一:
没有了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党建网站
省直单位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辽宁检督查网
吉林检督查网
广东检督查网
河北检督查网
广西上海检督查网
腾讯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组织人事报
齐鲁先锋
烟台党建网
胶东在线
中国莱山
省人民政府
省委组织部
省委统战部
省编办
直属机关工委
省委党校
省政府常务会议
省委党史研究室
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北京省委组织部
省宣传部
市政府
省人民法院
市人民法院
市委组织部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法制日报
检查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学习时报
人民论坛
上海评论
北京晚报
贵州晚报
南方周末
新浪新闻中心
搜狐新闻中心
中国政法晚报
新浪
搜狐
CCTV
中国财经新闻网
凤凰网
广西新闻
中国人民政府网
百度搜索
好搜
腾讯
网易新闻
天涯论坛
中国新闻门户
南方都市报
中国制造网
今日头条新闻
雅虎新闻
电子商务论坛
每日财经
首页
|
膏药方
|
ED
|
蒙医
|
王琦经验集
|
体质验方
|
专利技术
|
阴阳八卦
|
万年历
|
男科
|
专利方剂
|
骨科神经
|
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头痛
|
儿科
|
口喉鼻眼耳
|
肠胃泌尿
|
肝胆肛肠
|
呼吸皮肤
|
肿瘤
|
美容减肥
|
心脑血管
|
理疗保健
|
滋补延寿
|
偏方秘方
|
中医杂科
|
药酒食疗
|
中医疗法
|
性病
|
在线预约
|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
急救方法
|
中医诊断
|
刘渡舟
|
八卦象数疗法
|
《中药学》教材目录
|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
艾灸药粉
|
黄芪桂枝五物汤
|
男科专治
联系人:
龙哥
手机:
13847698978
邮件:
3055571763@qq.com
网址:
http://zy.gqbs.net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中医中药养生网
版权所有 2022-2027
ICP备888888888号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