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吃”药疗失眠
肚脐“吃”药疗失眠
肚脐“吃”药,即脐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其应用方便、疗效确凿,无痛苦、副作用少,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尤其对失眠,有较好效果。下面介绍几则,供选用。
1.枣仁糊 酸枣仁10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养肝安神。适用于失眠。
2.柏仁糊 柏子仁10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
3.丹硫糊 丹参、硫黄、远志、菖蒲各等量。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中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放于肚脐中,外用棉花填平,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安神定志。适用于惊悸、失眠。
4.黄连胶囊 黄连胶囊2粒,去掉胶囊衣,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续3~5天。可交通心肾,引热下行。适用于心烦不寐、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
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眠。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
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
常为本病治疗原则。病人应解除烦恼,消除顾虑,避
免情绪紧张,睡前不用烟、酒、浓茶等刺激之品,适
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这些都是防治失眠的
有效办法。及早治疗可有效防治失眠,介绍几则脐疗
方,供选用。
丹硫膏 丹参、远志、石菖蒲、硫磺各 20 克,研
为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 2~3 克,加入白酒适
量,调成膏状,贴敷肚脐,覆盖脱脂棉或砂布,胶布
固定。每晚换药 1 次,次日清晨取下。
交泰丸 黄连、肉桂各等量,研为细末,蜜调为丸,
每丸重 1 克。每次取药丸 1 粒,填脐内,纱布覆盖,
胶布固定。每晚换药 1 次。本方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
眠症,患者多伴有心烦多梦,心悸健忘,眩晕耳鸣,
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或潮热盗汗,小便短赤等。用
交泰丸敷脐,具有交合心肾的功效,故对由心肾不交
引起的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酸枣仁糊 酸枣仁 10 克,研为细末,置肚脐中,
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 1 换,连续 3~5 天。酸枣
仁糊外敷可养心安神,生津敛汗。酸枣仁有养心安神、
敛汗生津之功,性质平和,为养心阴、益肝血、宁心
神的良药,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惊悸、怔忡
及体虚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等。
柏子仁糊 柏子仁 10 克,研为细末,置肚脐中,
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 1 换,连续 3~5 天。柏子
仁糊外敷可润肠通便,养心安神。柏子仁有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之功,煮粥服食,是一味比较理想的养心安
神、滋补强壮良药,适用于血不养心所致的惊悸怔忡、
虚烦失眠及阴虚血少所致的大便燥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