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太乙膏
来源:
中医中药养生网
日期:2019-01-02 16:47:47
点击:71
属于:喷剂
加味太乙膏
加味太乙膏 《外科正宗》 【组成】 肉桂 白芷 当归 玄参赤芍 生地 大黄 土术鳖各二两(60 g) 真阿魏兰钱(9 g) 轻粉四钱(12 g) 槐枝 柳枝各一百段 血余一两(30 g) 东丹四十两(1200 g) 乳香五钱(15 g)没药三饯(9 g) 【用法】上十味,并槐、柳枝,用宾麻油足称五斤,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数已毕,入洁净大锅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渣,.将油称准足数,将锅展净,复用细旧绢将油又滤入锅内,要清洁为美;将血余投下,慢火熬至血余乳起,以柳棒挑看似膏溶化之象,方算熬熟。净油一斤,将飞过黄丹六两五钱徐徐投入,火加大些,夏秋亢热,每油一斤加丹五钱,不住手搅,侯锅内先发青烟,后至自烟叠叠旋起,气味香馥者,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将膏滴入水中,试软硬得中,如老加熟油,若稀亦加炒丹每各少许,渐渐加水,务要冬夏老嫩得所为佳。候烟尽,端下锅来,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于膏面上化尽;次下乳没、轻粉搅匀倾入水内,以柳棍搂成一块,再放冷水浸片时,乘温每膏半斤扯拔百转成块,又换冷水投浸,随用时每取一块铜杓内复化,随便摊贴至妙(现代用法:除东丹外,将余药入油煎,熬至药枯,滤去渣滓,再入东丹,一般每500 g加东丹20克熬搅拌匀成膏。隔火炖烊,摊于纸或布料敷贴)。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生肌。 . 【主治]各种疮疡创伤,内科杂病,妇女带下等。 . 【方解】 本方所治,原方书包括外科疮疡肿毒,内科经脉痹痛,伤科跌扑损防,妇科赤白带下,以及烫伤、刀伤等五损七伤等症。究其病因病机,皆以气血壅滞于血脉,寒热阻结于脏腑,郁而化热,热毒侵淫,在外则发背痈疽,跌打肿痛,筋骨痠痛;在内则心腹胸背攻刺作痛,腿脚痠痛,腰膝无力;男子则有遗精,女子则可赤白带下,甚或脏毒肠痈诸症蜂起。概括病机,无外湿、热、毒、瘀内蕴而成。故治当求本,以清热解毒,疏通气血,拔毒生肌之法,使热清毒解,气行血潘,则诸症可愈。方中重用东丹(即铅丹)为辛寒之品,功专拔毒止痒,收敛生肌,作为膏药的底料;配以轻粉、大黄、生地。玄参、赤芍药清热凉血,化瘀解毒,用治瘀热之壅;白芷,肉桂.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排脓止痛;土木鳖、槐枝、柳枝、当归、阿魏通经活络,散结消肿,以治湿毒之结;血余以增收敛生肌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生肌之功。 【应用】 (1)本方功专拔毒生肌。用洽疮疡肿毒,跌打创伤诸症属瘀热湿毒者。究其方源乃由《和剂局方》的神仙太乙膏加味而成。 ‘ (2)近代应用 原方书去:本方“治发背,痈疽及一切恶疮,跌打损伤,湿痰流毒,风湿、风温,遍身筋骨走注作痛,内伤风郁,心腹胸背攻刺作痛,腿脚痠软,腰膝无力.汤泼火烧,刀伤,棒毒,五损内痈,七伤外症,俱贴患处。又男子遗精,妇人自带,俱贴脐下。脏毒肠痈亦可丸服。”说明本方对各种溃疡不收,热毒较甚者均可应用。 (3)区别应用 本方与生肌玉红膏均有拔毒生肌之功,以治疮疡,创伤之症。但前者清解活血,通经止痛之功为优,后者功专化腐生肌;前者适用于热毒湿瘀蕴结之内外伤各科,后者主用于外科疮口久不愈合者。 【附方l (1)神仙太乙膏(《和剂局方》) 元参 白芷 当归 肉桂大黄赤芍于地黄各30 g 用法:上药到末,用麻油lkg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滤去渣,油熬得所,次下黄丹500 g,以滴油在水中不散为度,外敷之。功效:拔毒生肌。主治:八发痈疽,一切恶疮软疖,不问年月深远,已成脓,未成脓,贴之即效。蛇、虎、蝎,汤火、刀斧所伤,并可内服,外贴。 (2)太乙膏(《证治准绳》),白芷苍术石膏(醋炒) 白胶香 没药 黄丹各l 59 用法:共为末,麻油12 g(或桐油),先煎油,柳枝搅,次入白芷等煎少顷,再入白胶香、石膏等同煎,试欲成珠,再入黄蜡30 g,再熬片刻,用生布滤过成膏,摊贴疮口。功效:拔毒生肌。主治:痈疽、疖毒。 ‘ (3)太乙膏(《伤科补要》)香麻油 当归 生地生甘草用法:原方未注明用量。三味入油内燥枯,去渣,再以丝棉滤净,再入净锅熬至滴水不散,入炒飞黄丹240 克,又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取起,少顷,入白蜡、黄蜡各30克,微火再熬,取起少定,入去油净乳香、没药各15克,搅匀,以收磁器内过三宿可贴。功效:生长肌肉。主治:伤口不收。 (4)红油膏(《中医伤科学讲义》)九一丹(熟石膏9份升丹1份)lo份东丹l 份半凡士林100份用法:先将凡士林加热至全部呈液状,然后把两丹药粉调入和匀为宜,摊在敷料上敷贴患处。功效:化腐生肌。主治:溃疡不敛。 (5)九一丹(《医宗金鉴》)熟石膏27 g 黄灵药3 g 用法:共研极细末,撒于患 处(或用凡士林制成软膏外敷亦可),每l一2日换1次。功效:提脓祛腐。主治:疔破,根未除(亦用治各种溃疡流脓未尽者)。(注:本方功效及适应证与红升丹同,只是作用稍弱。方名是以熟石膏与升丹的用量比例来命名的。如果把熟石膏与升丹的用量比例改变,则其方名亦可按变化了的比例命名,如八二丹、七三丹,六四丹、五五丹……,功效和主治基本相同。) (6)黑虎丹(经验方) 冰片159 炉甘石60 g 轻粉30 g 炙山甲30 g 炙乳香 30 g 炙没药30 g 孩儿茶30 g 麝香15 g 五倍子30 g 腰黄78 g 炙全蝎40只炙大蜘蛛80只炙蜈蚣40条用法:共研细末,掺少许于疮顶上,外盖太乙膏,每日换药 1次。功效:祛瘀散坚消肿。主治:.用于损伤后肌肉坚硬,筋骨发炎等(皮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