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收放疗法是我国中医医术的古老遗产,在民间盛行已久,尤对小儿麻痹、妇科、骨科的伤病疗效显著。可惜此疗法在历史上几经淹没,部分失传,后经张德文老中医加以蒐集、整理,并发挥运用五十余年,根治了不少不治之症,才使其继续流传于世。此法疗效极佳,按捏简单,不打针,不吃药,收效迅速,且无精神痛苦之忧,是我国医学遗产中的一个独特派别。
本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性自然疗法,将人体上的12条经络线和与之相伴的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起来,确定各经络线上金、木、水、火、土特定穴位,按病人的虚、实、寒、热,结合时令及人体经穴开闭阖收规律,以点、按、捏、挤、振旋等多种手法,或收,或放,或正骨等使人体经络系统内部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发生转变,恢复机体正常功能,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疗不吃药,不打针,似按摩又非按摩,似针灸而不用针不用灸,似点穴而非点穴,它融汇各家各法之长是一种独特的疗法。
该疗法对慢性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均有独特疗效,尤其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久治不愈的腰腿酸胀、麻痛、颈椎病、头痛、头晕骨质增生,偏瘫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肌无力、肌肉萎缩、妇科病、乳腺增生、风湿病、胃病、减肥保健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时病人无痛苦无损伤,往往指到病除。
此法的理论精髓是将人身分为日、月、星三家血,并以此为主纲,通过收血、放血、正骨、移血的手法,达到治疗人身疾病的目的。日血即骨血;月血即筋血;星血即皮血;正骨即将骨骼畸形矫正;移血即身体某部血液不足,借别处血以补济,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是运用点穴特有手法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范围,是中医特色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收放手法是:手指点穴时正转为收,逆转为放(顺时针方向转动为正转,反之为逆转),上推为收,下捺为放,重点为收,轻压为放。收放手法的作用有:收心血能使脾血上升,放心血能使肝血下降,收肝血能使脾血下降,放肝血能使肺血上升等。
经络收放疗法分为以下几种:
1. 日、月、星三家血 经络收放
(1)收骨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换。
放骨血:能使全身血液上升。
(2)收筋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换。
放筋血:能使全身肌肉发育。
(3)收皮血:能使全身血液调配。
放皮血:能使全身血液运转。
2. 五脏(五行) 经络收放
先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定穴分位,表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即五血,为全身之母,留传在世。
(1)收心血:能使肝血上升。
放心血:能使肺血下降。
(2)收肝血:能使脾血下降。
放肝血:能使脾血上升。
(3)收脾血:能使筋血调动。
放脾血:能使肝血下降。
(4)收肺血:能使脾血上升。
放肺血:能使心血安定。
(5)收肾血:能使脾血上升。
放肾血:能使肝血下降。
3. 五运六气 经络收放
五脏又分为五色(即白、青、黑、红、黄),又分五味(辣、酸、咸、苦、甜),五脏兼配六腑(大肠、小肠、膀胱、胃、胆、三焦),又将五脏六腑分为十二经,即五脏六腑包络(心包),合为三阴三阳,五运六气经络收放即运用此理。
经络收放疗法的手法独有妙处,一笔难尽,简言之,常用手法有金收、木放、火收、水放、土生长,据此要领,便可治病,确保收到良效。但具体运用时,须视病体之虚实、寒热、老少、新旧、强弱和胖瘦等,酌情运用,以达到补泻、温凉之效用。此法似按摩又非按摩,似推拿又非推拿,故以疗效而论,实为调血、活络、舒气、解滞、扶正之疗法。
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
一,气血蒙(西医师白内障合并角膜云医)
1.治疗方法:
始于太阳穴,用五种旋转手法,推捏不清之血,取肾水上升循环血气,补充患眼,取少阴穴补气,内脏血上移,胃血下移,于睑眼周围五大穴位(金、木、水、火、土)用收血、放血手法,调换血液,然后清脑血,一月之内,患眼晶体之浑浊即可逐渐消退。
2. 疗效:系统观察十例,其中五例完全治愈,其余好转
二、小儿麻痹
1. 治疗方法:
先舒整筋血,活动骨节,调换血液。于金穴(中庭)右拇指紧顶心口,或转或不转,因病而异;按土穴(中脘)下压七次,深按水穴(水分)为开七窍,下按木穴(曲骨),左右均下扎,上推、下按、直捅,左手金、右手木(两气冲)按两下,背后木(至阳)、水(命门)、中间土(中枢)上推五下,下按一下,力按金(秩边)五下(两侧同时)。(穴位只是针炙穴位的近似位置。)
患腿向后曲,顶至臀部,膝盖伸直向下按,为恢复腿温(解除冰冷),将膝盖向下推动七下,使患腿发热(左右腿手法相同)。治右腿又可里金(阴陵泉)、外土(阳陵泉),同时捏金(申脉)、木(照海),腿须弯、拉直,下按膝盖。
2.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0例,其余好转。
三. 妇科各症:
乾血痨、经脉不通、经血不正常、血滞、气滞、血块、气块。
1. 治疗方法:
(按、捏次序)金:约在针灸膻中穴位;木:约在针灸天枢(左和右)穴位;土:约在针灸章门(左和右)穴位;火:约在针灸水分穴位;后对准水(命门)上推三、下按二,与针灸穴位不尽相同,疗法门路多变。
2. 疗效:治疗百例,其中痊愈80例,好转20例。
四、子宫肌瘤
1. 治疗方法:
水分穴、三阴交、关元、耻骨、缺盆、天突同时按压左库房、乳根,拉右手中指,小腹往上推,拉左手中指,捏鼻子,治疗时间约五分钟。
2. 疗效:痊愈率达70%,其余好转。
五、骨伤、复位
1、治疗方法:放血。穴位繁多,灵活运用,如肩关节脱臼、骨错位,数秒钟即可治愈。
2、疗效:治疗100例,痊愈90例,其余如脊椎关节炎,脊椎畸形诸症因与内脏有关者,留有痕迹,但肩关节脱臼、骨错位等症经治便愈,从不留后遗症。
六、胆结石及胆囊炎
1、治疗方法:
左右大陵、曲泽+食指、水分、三阴交、耻骨+天突、按左右小腹(左府舍、右归来),拉左右中指同时捏鼻子,治疗时间五分钟。
2、疗效:治愈为70%,其余好转。
七、各种胃病
1、治疗方法:
上脘、中脘、下脘、三阴交、气海,三阴交上顶捏鼻,治疗时间约五分钟。
2、疗效:治愈率达90%,其他好转。
八、泌尿系统各种疾病、急慢性肾炎、胃盂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1、治疗方法:
气海一关元一耻骨—天突,上顶、下按、分阴、合阳治疗时间约五分钟。
2、疗效:治愈率可达85%,其他好转。
创始人简介
张德文(1905——1984)字宗师,自幼聪颖,过目成诵,勤奋好学。因家贫十六岁休学,随族中长者从医.
张德文先生对《易经》研究颇深,他著有《中天卜易八卦》、《转世化数日月经》、《博易阴阳贯体注》、《中原理卜数经》德国著作。他在医学方面成就尤高。他把我国医学保库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天人相应理论、天文地理知识融合贯通成一体,编著了9卷《民间经络收放疗法》,提出了“十二经络立世全”的经络理论,并且早于苏联专家40余年提出了“生理电波”理论,他将这种理论用于自己的医疗实践,提出“遥控治病”、“意念点穴”等疗法,时年他才35岁。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文献无不对经络有所阐述。然而,长期以来,经络的有和无,其实质是什么,经络与神经、血液循环系统是什么关系一直是千古之谜。经络收放疗法是我国中医医术的古老遗产,在民间盛行已久,尤对小儿麻痹、妇科、骨科的伤病疗效显著。可惜此疗法在历史上几经淹没,部分失传,后经张德文老中医加以蒐集、整理,并发挥运用五十余年,根治了不少不治之症,才使其继续流传于世。此法疗效极佳,按捏简单,不打针,不吃药,收效迅速,且无精神痛苦之忧,是我国医学遗产中的一个独特派别。
江山带有奇才出。张德文先生终于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他把人体十二经络与血液循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按各经络线上的关键穴位所辖的骨血、筋血、皮血范围,结合天地阴阳八卦的原理,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脏心、肝、脾、肺、肾进行辩证点穴,运用收血、放血、移血、正骨、舒气、解滞等手法进行调理,不吃药,不打针,以此达到治病目的。疗效奇佳。这就张德文老先生历经数十年潜心研讨,以阴阳五行理论和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于三十年代初独创的《经络收放疗法》.
张德文先生创建的“经络收放疗法”对偏瘫、脑血管硬化、胃肠疾病、肾炎、肝病等数十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有着奇特的疗效。。他曾为李宗仁将军治过病,曾掩护贺龙元帅于家中四十余日;曾为皮徐抗日支队筹款捐粮。他毫不保守,一生收授门徒多达百人,无私的把绝技传授给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此法治愈了数不清的疑难患者,解除了多少人的疾病和痛苦群众。他一生悬壶济世,普济苍生。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病人哭着来,笑着走,抬着来,步行走,不用药,不动手术,不收治疗费,手到病除,患者便尊称他为救苦救难的“活神仙”。张德文先生以其独特精湛神奇的医疗实践和其杰出医疗才华和绝技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民族医学遗产。
一生坎坷经络梦,历尽磨难终不悔。“经络收放疗法”是他追求医疗创新的科学发明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