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如何调理?针对不同体质推荐9种中药,让你从此睡得香
来源:
中医中药养生网
日期:2019-02-09 11:40:18
点击:66
属于:失眠
失眠如何调理?针对不同体质推荐9种中药,让你从此睡得香
失眠是个大问题!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觉易醒来,醒来后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都属于失眠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困扰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失眠一定要吃药吗?真的不一定!
对于失眠的问题,大家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针对导致失眠的原因来对因控制,才是彻底改善失眠的好办法。举几个例子,有些更年期的女性朋友,由于雌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也影响的了钙质的流失,导致了骨质疏松的问题,腿疼的晚上睡不着,这种失眠,如果注意骨质疏松问题的改善,把身体的不适解决了,通常睡眠问题也就解决了;比如有些青年朋友,睡眠习惯不好,在睡前喜欢吸烟、喝浓茶、喝咖啡,导致躺下后精神仍然兴奋,入睡困难,改掉这些影响睡眠的坏习惯,慢慢的调节睡眠习惯,也会有很大的改善;还有一些朋友,是因为情志方面的问题,比如抑郁症导致的失眠,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节心态,或者解决抑郁的问题,失眠的问题通常很难改善,虽然通过服用又安眠作用的药物,会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但终究也不知治疗根本的方法。
因此,如果有失眠问题的朋友,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先不要急着去使用药物与干预睡眠,先从引起失眠的原因上多想一想,尽量的改善引起失眠的不良习惯或者身体心理问题,如果实在没法改善的失眠问题,再考虑用药也不晚。
再来说说中医调理失眠的问题,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相比于西医,中医药更着重于对于引起失眠的各种虚实病征来对症治疗,解决身体脏器的问题,从而改善失眠的问题,中医对于失眠症的原因和推荐药物,有以下几种——
一.肝郁化火型失眠,一般是突发的失眠,通常伴有心烦、性情急躁易怒等问题,入睡后也容易多梦惊醒,口苦咽干,两眼发红,小便偏黄,大便秘结。可选择龙胆泻肝丸,疏肝解郁,清热化火;
-
(龙胆泻肝汤:治疗失眠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龙胆草酒炒(6g) 黄芩炒(9g) 栀子酒炒(9g) 泽泻(9g) 木通(6g) 当归酒炒(3g) 生地黄酒炒(6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根据具体病情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及用量,方药组成: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川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肝火亢盛者去柴胡6克,当归3克,加朱砂10克,茯神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以镇心安神。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去川木通9克,车前子9克,泽泻12克,加郁京12克,香附12克,以蔬肝开郁以安神。如心烦不寐者,去柴胡6克,当归3克,加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合欢皮12克,夜交滕15克,以养心安神。以上方加水300毫升煎3次分3次服。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轻者半月,重者一月即愈。)
- . 痰热内扰型失眠,经常会发生失眠,睡眠过程中总是做噩梦,易惊醒,心烦口苦,头目昏沉,不思饮食。这种情况推荐“温胆汤”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的功效。
温胆汤药处方:法半夏20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桃仁10克,桂枝10克,熟附子5克(先煎),龙骨20克(先煎),牡蛎20克(先煎),磁石20克(先煎)。6剂,日1剂,水煎服。
服药后自觉咽中痰减少,仍疲倦,梦减少,头皮酸痛,易发脾气。舌暗苔白腻,脉沉滑。以原方去桂枝10克,加细辛3克。6剂。
温胆汤药物组成:竹茹、枳实、陈皮、清半夏、云茯苓、生姜、大枣、焦槟榔、生甘草。
- 阴虚火旺型失眠,心烦失眠,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严重者彻夜难眠。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少津,降温耳鸣等症状,推荐“黄连阿胶汤”来滋阴降火,清热安神。
黄连阿胶汤合芍药甘草汤:黄连18g,黄芩15g,阿胶珠18g,鸡子黄2枚,白芍50g,炙甘草50g。水煎服,每日l剂,晚饭后服。
生地黄24g,川木通6g,竹叶6g,太子参15g,天冬15g,熟地黄24g,黄柏10g,砂仁10g,甘草6g,7剂,水煎服,1日1剂。
黄连阿胶汤药物组成:黄连、阿胶烊化、鸡子黄、白芍、生姜、大枣、牡丹皮、地骨皮、黄芩。
- . 胃气失和型失眠,饭后脘腹胀闷,无法入睡,同时伴有饮食不化,嗳腐酸臭,不欲饮食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选用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生白术30g,焦神曲15g,焦山楂15g,炒莱菔子15g,姜半夏9g,陈皮9g,茯苓15g,全瓜蒌15g,生龙牡各30g,丹参15g。7剂。水冲服。
保和丸加味汤剂治疗胃气失和型不寐
生白术30g,焦神曲15g,焦山楂15g,炒莱菔子15g,姜半夏9g,陈皮9g,茯苓15g,全瓜蒌15g,生龙牡各30g,丹参15g。一天一剂晚饭后服
保和丸加味汤剂治疗胃气失和型不寐
山楂 莱菔子 神曲个15g 半夏9g 茯苓10g 连翘9g 陈皮10g 炒谷芽 炒麦芽各30g 鸡内金15g 一天一剂
- 瘀血内阻型失眠,面色青黄,或有色斑,胸口针刺样疼痛,头痛,干呕,心悸,长久失眠,胸中憋闷,憋气,夜多惊梦或夜不能寐。这种情况的失眠推荐血府逐瘀汤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症状:失眠 头晕 头痛 心烦 易惊 记忆力减退 舌见瘀点 脉沉涩。
血府逐淤汤治疗失眠:丹参15g 生地黄15g 枸杞子15g 合欢皮15g 桃仁10g 红花10g 赤芍10g 当归10g 枳壳10g 桔梗10g 牛膝10g
夜交藤30g 柴胡6g 水煎服 每天一剂
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桔梗、川牛膝、枳实、赤芍、甘草、牡丹皮、香附。
- 心火炽盛型失眠,这种情况与阴虚火旺类似,都是五心烦热,心烦难眠,同时还伴有头晕耳鸣,口舌生疮,梦遗滑精等症状。推荐药物导赤汤加交泰丸。
归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处方: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5g,当归10g,朱茯苓15g,远志12g,木香10g,酸枣仁12g,炙甘草8g,肉桂3g,黄连6g,夜交藤30g,合欢皮15g,丹参30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分别于中午及睡前1小时温服。
交泰丸出自明代韩懋《韩氏医通》:“黄连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清代王士雄《四科简效方》为该方命名,“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原文药少字简,后世医家对该方方义解释争论较多,有列为滋阴泻火之方,或释为补阳泻火之剂,还有作为引火归原解,使后学者常常茫然无措。现寻求文献,请教罗老师,学习体会如下:
临床应用
中医药方交泰丸:治疗失眠,口糜,心悸经典案例
失眠
(1)不寐案
病例:姜某,女,51岁。因“失眠两月”就诊,症见心烦,不寐,夜间胸闷心慌反复发作。停经1年。舌淡红,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不寐,证型为脾肾亏虚,心肾不交。处方: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 仙茅15克、仙灵脾10克、杜仲30克、巴戟天20克、当归15克、煅龙牡各30克、黄 连10克、肉桂2克。
按语:本病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年过半百,肾气渐虚,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水火不济,阴阳不交而见失眠;心火独亢,心神失养而见胸闷、心烦、心慌。从舌脉象分析又有脾气亏虚之象,故辨证脾肾亏虚,心肾不交。方用四君子合二仙汤合交泰丸,加杜仲、巴戟天补肾,当归养心血, 煅龙牡安神。
中医药方交泰丸:治疗失眠,口糜,心悸经典案例
口糜
(2)口糜案
病例:李某某,男,38岁。反复口舌生疮1月就诊,症见口舌生疮反复,胸闷,寐差,腰膝酸软,乏力,畏寒肢冷,小便频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诊断:口糜,辨证为心肾不交。处方:生熟地15克、山茱萸20克、制附子15克、白芍10克、 杜仲30克、泽泻15克、淮山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黄连10克、肉桂2克。
中医药方交泰丸:治疗失眠,口糜,心悸经典案例
心悸
(3)心悸案
病例:罗某,女,38岁,心悸1年就诊。症见心悸,心烦,头晕,情绪焦虑不稳,体胖,多汗,寐差,口干口苦,舌尖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亏虚,心肾不交。处方: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远志10克、龙眼肉30克、黄连10克、肉桂2克、煅龙牡各30克。
按语:本病西医诊断为抑郁证,从症候分析,表现为心脾两虚,又有心火亢盛之象。患者平素劳累,长期情志抑郁,思虑过度,心脾两虚,七情内郁,心火内盛,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而发本病。故治疗当养心健脾,交通心肾。
药物组成:生地黄、木通、黄连、肉桂、茯神、夜交藤、杭菊花、白芷。
- 心脾两虚型失眠,主要表现是头蒙欲睡,但睡不踏实,醒来后难以入眠。同时伴有心悸乏力、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欲不佳,健忘等方面的问题。推荐药物人参归脾汤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组成】党参15g 黄芪15g 白术10g 茯神12g 当归10g 酸枣仁15g 龙眼肉15g 远志10g 炙甘草5g 木香10g 大枣10g
水煎服 分两次服用 饭后服用
【组成】人参、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3g);木香1.5g;炙甘草1g
【组成】人参叶、白术、茯神、远志、合欢皮各15g,黄芪、甘草、龙眼肉各10g,当归、木香各6g,酸枣仁20g。1日1剂,加水500ml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茯神、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甘草。
- 心胆气虚型失眠,主要表现是心悸胆怯,不易入睡,税后易惊醒,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容易受到惊吓,气短倦怠。这种情况推荐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丸,可以益气养心,镇静安神。
安神定志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党参20g.酸枣仁20g.夜交藤20g.茯神15g.川芎6g.远志12g.菖蒲10g.知母10g.炙甘草10g.朱砂3g(冲服).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加减:神魂不安,善惊异怒,坐卧不宁明显着,加龙眼肉20g.五味子10g.
汗出多者,加生牡蛎30g.黄芪15g.浮小麦30g,
心悸气短着,加黄芪15g,桂枝6g,白术12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疗程四周。
安神定志丸组成
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神15,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
方解:
方中朱砂、龙齿重镇安神,远志、石菖蒲入心开窍,除痰定惊,同为主药;茯神养心安神,茯苓、党参健脾益气,协助主药宁心除痰。
主治:
1、失眠。因惊恐而失眠,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
2、心悸。尤其对心虚胆怯之心悸有良效。
9. 心肾不交型失眠,夜不能寐,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结。推荐交泰丸,天王补心丹,这两个药物都有交通心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生地20g 党参15g 丹参15g 沙参15g 五味子15g 天冬15g 麦冬15g 茯神15g 柏子仁15g 酸枣仁20g 远志10g 当归15g 甘草5g,入眠困难和多梦着加龙骨 牡蛎 磁石各.30g(先煎)以潜阵阳气,使阳气入阴:阴虚火旺着加黄连10g,以赠强清心火,除烦躁之力,情怀抑郁,烦躁易怒着可加合欢15g,已解郁安神。一日一剂,水煎服,早 晚(睡前)各服一次,疗程一个月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具体服药方案请咨询靠谱的中医师辩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