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凉中药方剂
病情分析:你好,手脚凉属于阳气不足,男性多有肾阳虚。 意见建议:建议用些补肾阳的药物,如金匮肾气丸等等,平时多吃点羊肉,狗肉,也可以用中药泡脚选用巴戟天、淫羊藿、狗脊、肉桂、小茴香、鸡血藤、炮姜、艾叶熬桂枝水泡脚平时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配方:鸡血藤30克,艾叶50克,防风50克,花椒40克,忍冬藤40克,干辣椒30克,桑寄生40克。
天气一冷,有些人就感觉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冷得受不了,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中医的“厥症”,发生在手脚的冰冷的就称为“肢厥”。古方中医专家表示,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所以有这个症状的人要注意排除器质性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衰等。
但是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疾病也会很容易在寒冬出现手脚冰冷,像一些比较瘦弱的老人,特别是女性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这其实是气血不足、阴阳失衡致导致内寒痹阻,再加上天气寒冷就会加重这种手脚冰冷的症状。
手脚的冰冷往往提示内虚寒凝,大多时候都是气血亏虚、阴阳失衡所致,古方中医表示,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调理气血、温通血脉的治疗调理,但是气血亏虚可以由不同的虚证引起,每一种虚证都是不同的,治疗上就要注重一个哪里虚就调哪里。
四君子汤(四君子丸)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减。
此方具有补气、益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脾胃气虚证的人,经常出现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大便稀溏的人更加适合使用。
八珍汤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加减。
此方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适合气血两虚证的人,经常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饮食减少的人使用更佳。临床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等气血两虚的人。
附子理中汤 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加减。
此方有补虚回阳、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合脾气虚而寒重的人,出现四肢冰冷僵硬、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的人使用效果更佳。
中医有固定的处方来治疗手脚冰冷,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理中汤等。这些中药通常较适合虚寒体质的人。不过最好还是请中医师开药比较好。
1、桂枝汤
桂枝汤是一个经典药方,在中医古籍《伤寒论》就有记载过,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和风寒,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等,可以有效发汗解表,养血健脾益气。其实,和风寒感冒类似,恶寒、怕冷,只会流一点儿汗。凡是腿走路比较困难的患者腿也不爱出汗。这正是由于阳气不足,卫外的功能就会减弱。桂枝汤可以很好地发汗、解表、温经、通阳,让我们下肢的血管也进行开通、布散,起到濡养推动的作用。
2、当归补血汤
除了桂枝温经通阳,还得有血来支持运转。这里,要给大家推荐当归补血汤。主要成分是当归和黄芪。当归补血活血,黄芪健脾益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的推动,血液才能运行;血液的运行,又需要气的不断鼓动。二者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合剂:
中药组分:路路通20克、桂枝15克、千年健25克、牛膝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伸筋藤25克、威灵仙20克、五加皮20克、草乌头12克、皂角10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木瓜15克、五加皮20克、五味子12克、穿山甲12克、大泡通皮10克、王瓜根15克、木槿花10克、当归9克、川芎15克、乌骨麻10克、巴豆叶12克、防己15克、石榴花10克、生藤10克。
昨天看倪海厦先生资料,看到治疗手脚冰冷的调理方:
1、手冰冷,脚不冷,桂枝加桂汤
桂枝30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红枣10小粒掰烂;
2、脚冰冷,小建中汤
桂枝15克,炒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红枣10小粒掰烂,麦芽糖一大坨;
上述可以煲几碗水,分几次喝。也可以煲成一晚水喝完。
可以经常喝,没啥副作用的。
3、四肢都冷,四逆汤
蒸附片(炮附片)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10克,生党参15克或生晒人参10克或不用也可以。
喝几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