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丸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背景
心脏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当心脏跳动完成泵血的功能~向全身各器官、组织输送营养物质和新鲜血液时,生命才能存活,生命依赖于心脏跳动。然而,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心脏与血液供应系统的冠状动脉之间的联系却是相当脆弱。一旦血液供应系统形成冠状动脉粥性心肌梗死,将会引起血管腔中部分阻塞、心肌缺血、心绞痛,以至于威胁人们的生命。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而发病年龄却呈日益下降的趋势。目前冠心病有三种方法: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而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又总称为心肌血运重建术。外科手术法是很危险,而药物疗法却又很难根治。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种申请号200410060497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丸剂”的专利,它采用汉防己、黄芪、丹皮、地龙、泽泻、葛根、丹参、山楂、首乌、川芎,它具有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但治愈疗效比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丸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丸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各药物组分为:
黄芪7%~9.26%、熟地4%~6.84%、当归3%~3.5%、紫丹参3%~3.5%、川芎3%~3.5%、桑寄生3%~3.5%、全瓜蒌3%~3.5%、延胡索3%~3.5%、白芍药3%~3.5%、节菖蒲3%~3.5%、鸡血藤3%~3.5%、黑芝麻3%~3.5%、黄精3%~3.5%、菟丝子3%~3.5%、白术3%~3.5%、郁金2.5%~2.92%、仙灵脾2.5%~2.92%、五味子2.5%~2.92%、制首乌2.5%~2.92%、枣仁2.5%~2.92%、阿胶2.5%~2.92%、灵芝2.5%~2.92%、茯苓2.5%~2.92%、三棱2.5%~2.92%、莪术2.5%~2.92%、麦门冬3%~5.0%、牡蛎3%~5.0%、党参3%~5.0%、檀香2.28%~2.6%、甘草2.28%~2.6%。
本发明最佳药物组合物重量百分比为:
黄芪8.13%、熟地5.42%、当归3.25%、紫丹参3.25%、川芎3.25%、桑寄生3.25%、全瓜蒌3.25%、延胡索3.25%、白芍药3.25%、节菖蒲3.25%、鸡血藤3.25%、黑芝麻3.25%、黄精3.25%、菟丝子3.25%、白术3.25%、郁金2.71%、仙灵脾2.71%、五味子2.71%、制首乌2.71%、枣仁2.71%、阿胶2.71%、灵芝2.71%、茯苓2.71%、三棱2.71%、莪术2.71%、麦门冬4.065%、牡蛎4.065%、党参4.065%、檀香2.44%、甘草2.44%。
首先,本发明先将延胡索按照本药材总重量的5%添加醋,加热炒后备用;五味子,选取自东北药材;枣仁,采用炒制;菟丝子,选用蒸制的;白术,炒至发黄后,备用;甘草通过蜜灸而成的,即先进行炒制,然后加蜂蜜进行稀释,直至药材不粘连,备用。
将上述30种中草药共同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按照混合药粉与蜂蜜1∶1进行调制蜜丸。服用时,2-3次/日,9g/次。15日为1疗程。
本发明充分依据中医药理论,运用:黄芪、当归的养血生血、扶正益气强心以助血脉运行,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紫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肢体血流量、心绞痛解痉,改善全血粘度、降压的作用;桑寄生、全瓜蒌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能减少体力消耗;郁金对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快的形成及脂质沉积有减轻作用;血瘀气滞胸痹痛时用延胡索理气止痛,有增强胆汁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加速胆汁排泄作用;白芍药,又称白芍,有敛阴益血、养血柔肝;仙灵脾也称淫羊藿,有补肾气助心阳、以宣通胸阳,使阴寒痰浊的以消散,脉沉弱阳虚,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麦门冬含多种甾体皂甙,能治肺燥干咳、阴虚肠燥,能调整血糖和抗菌,具有清心除烦、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五味子,采用东北的药材,有降酶护肝、心悸失眠、敛肺生津、滋阴敛气的功能;节菖蒲开窍行气,使气行则血行,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党参调气血亏虚、补益元气,可改善心肌供氧而强心;本发明使用的制首乌是将生首乌与黑豆同煮后晒干的首乌,是一味补肝肾、益精血、养心宁神的良药,它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鸡血藤含儿茶酚鞣质,具有补血活血,舒筋活络;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经血,能调整血压,润肺;炒制的枣仁有养血敛阴、安神安心的作用;黄精具有润肺滋阴、补脾益气、补肾益精;牡蛎具有平肝潜阳、固涩收敛,可治肝脾肿大。阿胶含有多种氨基酸,能改善全身功能,改善体内钙平衡,促进造血,促进钙吸收,有利于血清中钙的存留,改善心肌营养障碍;灵芝有补益强壮、保肝解毒,促进肝损伤的恢复,提高免疫力,降血清转氨酶;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三棱、莪术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菟丝子含树脂甙、糖类,具有补肝而益肾、养明目、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便溏;熟地又称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腰酸腿软,头昏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一切经血亏虚之证。白术具有补脾益气、健脾燥湿,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的心材,可理气散寒止痛、活血行气;甘草含三萜皂甙甘草酸,可治脾胃虚弱,而蜜灸的甘草有滋润补益、补三焦元气,缓和药性,且能助心阳、通经脉、利血气、活血理气、鼓舞气血运行。
本发明依照中医药理论,充分利用上述药物组合物相辅相承作用,共同达到温阳益气、活血复脉、活血理气、化瘀通络、宣痹宁神、促进气血运行而补血去瘀,极大地提高治愈冠心病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不但制备工艺简单、疗程短,而且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自1980年开始,本发明依照根治冠心病的中医三步疗法:“先治胆气不足增加胆液以助运化、调理胆气不足造成的气血两虚为心脏提供足够的营养、治疗气血虚造成心血不足所生的冠心病”的方法,采用三步疗法中其中的一步,用“补虚通络丸”对数千例患者进行冠心病的治疗,通过临床实验证明,总有效率为96%。
病例1
王某,女,51岁。
98年在山东临朐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经多方治疗无效。近来病人又感有胸闷气短、失眠多梦,背部有沉重感,经复查心电图,发现ST段下移、T波低平,诊断为冠心病加重。经服用本发明“补虚通络丸”1疗程后,胸闷气短、失眠多梦、背部沉重感症状消失,继续服用2疗程,各项指标正常。
病例2
孙某,男,43岁,患有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6余年。近3年来病人周身浮肿、肝脾轻度肿大,经常反复出现心功能衰竭。经介绍到本院治疗,按照三步疗法服用本发明“补虚通络丸”1疗程后,全身浮肿消失,肝脾趋于正常;继续服用2疗程后,各项指标正常,病人能正常劳动、生活。
病例3
刘某,男,工人。97年3月来医院就诊时,心率达30-45次/分钟、有胸闷憋气、心前憋胀现象,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安有心脏起搏器,无生活能力。按照三步疗法服用本发明“补虚通络丸”1个半疗程后,胸闷憋气明显改善,心率变为42-58次/分钟。继续服用2疗程后经复查,心脏明显回缩,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生活能正常自理、照常工作。
本发明产品名采用“补虚通络丸”,它是中医三步疗法根治冠心病中其中一步的中药组合物,为了检测本发明的性能,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毒性实验
为了检测本发明的“补虚通络丸”药性,选取健康家鼠6只,每只约40克重,按照家鼠的最大耐受药剂量80克/公斤填喂本发明的“补虚通络丸”。7天后,家鼠均无一死亡。经解剖观察,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管组织形态无任何异常,说明本发明使用安全。
二、临床实验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标准,进行临床试验,方法如下:
随机选取134名患有冠心病症患者进行分组,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7例;
治疗依据: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胸痹、供血不足;
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血塞通滴丸,每丸9g,1粒/次,3次/日;试验组服用本发明“补虚通络丸”,每丸9g,3次/日,1丸/次。测试期为4周。
参考指标:一般体检项目、常规的血、尿、粪;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观察方法:每次心绞痛发作情况、用药前后的心电图、脉搏、身体的各种变化情况的记录,每周记录一次。
治疗标准:痊愈,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不反复,不反弹;无效,未见改观,效果其微。
1、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表1,两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n=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