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造成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男性不育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笔者用杞菟补肾汤治疗男性不育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23~40岁,平均32岁;病程在3~10年者27例,10年以上者5例。其中,精子减少症14例,精液不液化者6例,死精子过多症12例。伴阳痿者6例,伴遗精早泄者8例,伴前列腺炎者3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精液常规分析WHO规定标准,精液常规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男性不育症。
1.3 排除标准:纳入病例排除患者存在附属性腺感染、尿道狭窄、憩室或其他内外生殖器官异常,同时排除年龄的自然衰退。
自拟杞菟补肾汤,其中药组成为:菟丝子15 g,五味子15 g,覆盆子12 g,枸杞15 g,女贞子15 g,熟地12 g,山药20 g,山茱萸12 g,仙茅30 g,淫羊藿30 g,鹿角胶(烊化)10 g,炮附子10 g,肉桂10 g,甘草10 g。
加减:如心悸气短,面唇淡白,舌淡白,气血虚弱突出者,加党参20 g,黄芪20 g,阿胶12 g;口咽干燥,手足心热,舌红少津,偏阴虚者,去附子、鹿角胶、肉桂,加龟板10 g,知母12 g,地骨皮12 g;食少便溏,脾虚显著者加山药20 g,白术12 g,莲子20 g;精液黏稠度较高,液化较缓者,加萆薢12 g,云苓12 g,泽泻10 g,龟板10 g;兼阳痿者加白蒺藜10 g,韭菜子15 g,红参10 g;兼遗精早泄、肾气不固者,加芡实20 g,莲须15 g,牡蛎30 g;兼尿频尿急、前列腺炎者,加黄柏12 g,萆薢12 g,败酱草30 g,感染程度严重者,采用西药抗生素控制感染。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精浊的疗效判定。治愈:症状消失,精液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或女方受孕;好转:症状体征改善,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活动率或精液量等明显提高;未愈:症状体征及化验结果无明显改善。
治愈16例,好转1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0.62%。
患者,男,35岁,结婚3年未育,精液检查精子量减少,活动率降低,平素神疲身倦,面白少华,唇甲淡白,头晕耳鸣,性欲低下,曾服五子衍宗丸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小便清,畏寒且冷,阳痿遗精,舌淡苔白脉弱,经相关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精液常规显示:精子活动率35%,经多次检查确诊为不育症,辨证属肾精不足、气血亏虚,治宜补肾填精,佐以益气养血,遂用杞菟补肾汤加党参20 g,黄芪20 g,阿胶(烊化)10 g,1剂/d,水煎分两次服,连服30剂,复查精子活动率提高,继服2月,药未服完,患者妻已怀孕,第2年生一子。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女方有受孕能力,由于男方原因而致女方不能怀孕的一类疾病。我国已婚夫妇中约有10%~15%不能生育,男方因素占23.8%,男性不育的原因大多由于精液异常引起,包括精子过少、精液液化不全、死精子过多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虚、淤、湿、热所致。方中菟丝子补肾阳,益阴精,鼓舞肾气,以提高生精功能;枸杞子养阴补血益精,为化生精血提供物质基础;覆盆子益肾固精起阳痿;五味子益气生津,偏于固肾摄精,有养精蓄锐之意;熟地、山药、山萸肉滋补肾阴,淫羊藿、仙茅、附子、肉桂温补肾阳,鹿角胶补肾阳益阴血,全方共奏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之效。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仙茅能提高下丘脑对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和睾丸对LH作用的敏感性,菟丝子、仙茅对精子的运动能力和膜功能有促进作用,可直接提高精子活力。本方治疗男性不育症取得了满意疗效,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