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眩晕头痛之圣药
天麻:眩晕头痛之圣药
文/张兴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医院
天麻主要生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冬、春季节采集。冬季茎枯时采挖的名叫“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的为“春麻”,质量较差。
天麻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材,是治疗眩晕、头痛的“圣药”,可药食两用。
“冬麻”效更佳
天麻主要生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冬、春季节采集。冬季茎枯时采挖的名叫“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的为“春麻”,质量较差。
天麻能有效治疗癫痫、惊风、抽搐类病症,如以天麻配伍钩藤、羚羊角、全蝎等可治疗小儿急惊风;临床上还常用它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或用其治疗风痰上扰导致的眩晕、头痛,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表现,半夏白术天麻汤是其代表方。其中,方中的半夏与天麻是治疗风痰眩晕、头痛的要药。除此之外,天麻还能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多与秦艽、羌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
天麻可以生用,也可炒用,但功效略有不同。生用时,其祛风止痛力更强,多用于头痛、痹症;炒用则镇静、定惊力强,能平肝潜阳,用于眩晕、抽搐。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天麻可以镇静、安眠、抗惊厥及镇痛,能治疗神经衰弱,防止癫痫发作,改善认知功能,还能抗炎、抗氧化、抗疲劳,对老年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美尼尔综合征等有一定的作用。
服用有禁忌
天麻性偏温,善治肝风兼夹痰湿的病症,但阴虚火旺、血虚血燥、大便秘结者,或实热所致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者不宜单味药服用。其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以3~10克为宜,研末冲服的则每次1~1.5克,超剂量服用可能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昏迷。
天麻有明显的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故昏迷病人禁用;它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故心动过缓、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因其能增强免疫功能,故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因其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故孕妇及先兆流产者也要慎用。
此外,老年人、婴幼儿也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尤其小儿智力低下者应禁用。
天麻真伪鉴别
天麻属于贵重药材,由于产地和档次的不同,价格从1公斤170元到530元不等,一般1公斤320元较为合理。市面上时有假冒伪劣药材充当天麻者,用药时须注意。
饮片鉴别:天麻切面呈黄白至灰棕色、角质样、半透明,可见色浅散在的筋脉小点。其质脆、气微、味甘,略带黏性。
块茎的鉴别: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一般呈椭圆形或长条形, 略扁,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一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的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实沉重,不易折断。
市面上也常有以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菊科植物大丽菊的块根、美人蕉科植物的块茎、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等来以假乱真者。芭蕉芋与天麻极相似,但外表因残留叶鞘而纤维外露,质韧。天麻为单子叶植物,切面维管束散在;紫茉莉、大丽菊均为双子叶植物,切面维管束放射状排列,紫茉莉有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型维管束,大丽菊则中央有木心或中空。
推荐几个小验方
临床上有许多含天麻的中成药,如用来治疗风寒头痛、血虚头痛、血瘀头痛的天麻头痛片,主要成分有天麻、白芷、川芎、荆芥、当归、乳香(醋制);用来治疗肝肾阴虚眩晕、头痛,血管性头痛等的麻首乌片,主要成分有天麻、白芷、何首乌、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等;天麻钩藤颗粒则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等病症,也可辨证用于高血压病,其主要成分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杜仲(盐制)、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苓。
广告
viishow 字母标语连帽卫衣
有货精选
¥189.00
高血压病
用单味天麻10克,水煎服,每天1剂,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引起者。
三叉神经痛
选用适量地黄、白芍、黄芩、地龙、细辛、全蝎、白芷、龙胆草等,煎水服用,具体药材用量可根据病情,在当地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
中风
与适量钩藤、石决明、夜交藤、栀子、黄芩、牛膝、杜仲、茯神、益母草、桑寄生同用,以水煎服,用之多效,但应根据病情,辨证选择药量及药物,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痉挛、抽搐、角弓反张
天麻6克、僵蚕6克、全蝎3克、钩藤9克,以水煎服,一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