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用药
中耳炎用药
使用前先用双氧水清洗耳朵,等干后在进行下一步吹药。
露蜂房30克,核桃仁15克,黄柏15克,枯矾6克,黄连10克 ,冰片3克。前2味置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2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内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每日2次。
中耳炎和扁桃体炎同时发作(内服)
特征:面色白、因疼痛而脸颊略泛红、手脚逆冷。淋巴结因炎症而肿大,饮食少,尿减少,耳孔液体流出。
苓桂五味甘草汤: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中耳炎的中药方:
(1)、银花合剂:
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2)、蜂房散:
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前2味置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2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内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每日2次。
(3)、知母散:
知母(酒炒)3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
(4)、冰仁滴液:
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干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绵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天。
其实这些只是起到了缓解中耳炎的症状的功效,而且我不希望你长期使用,这样很有可能造成你中耳炎的药物依赖性,你要是真的想治疗好中耳炎的话,我建议你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去治疗,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摆脱中耳炎的困扰。
急性中耳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风热邪毒上壅耳窍。【治法】行血疏气,清泄热毒。【方名】加减普济消毒饮。【组成】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12克,炒天虫4.5克,银花12克,桃仁6克,玄参9克,川连3克,大力子9克,陈皮4.5克,炒苍耳子4.5克,蝉衣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偏方一】核桃仁油。
【药材】核桃仁数个,冰片3克。
【做法】用榨汁机榨取核桃仁的汁液或者用纱布包裹加压绞取核桃仁油汁,用碗装好,放入3克冰片,使其溶解。使用时,现用双氧水清洗净耳内脓液,然后将核桃仁拌冰片的油滴入耳内,每日2次。
【偏方二】石榴花散。
【药材】石榴花数枚,冰片适量。
【做法】先将石榴花焙干,研成细末,再放入适量冰片,使用前先用双氧水耳内脓液清洗净,再将粉末吹入耳内,每日2次。
原材料就是简单的猪苦胆、黄莲和冰片。找一个新鲜的猪苦胆,将胆汁挤出来放在瓶子里,抓几根黄莲浸泡在胆汁中,一周后捞出黄莲,放阴凉处晾干。
将晾干后的黄莲和少许冰片混合后碾碎成粉。给患者治病时,用纸张将这种灰白色的粉末卷起来吹到耳朵里,然后再往里滴几滴胆汁。这种方法一天用一次,三四天的时间后,中耳炎症状就慢慢消失了。”
中耳炎,冰 片,白矾,黄连,研面吹耳
口腔溃疡:黄连、冰片两种药物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放入湿贴的载体之上,贴于涌泉穴(双侧)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即愈。
中耳炎有流出液体(13-14岁男孩子):茯苓30克,桂枝15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克,蒲公英3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课后小福利】
中耳炎和扁桃体炎同时发作
特征:面色白、因疼痛而脸颊略泛红、手脚逆冷。淋巴结因炎症而肿大,饮食少,尿减少,耳孔液体流出。
苓桂五味甘草汤: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