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伴四肢冷痛者 胳膊肘和肩周痛 手麻木:遇到冷水加重 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 风湿关节炎 两脚浮肿,两腿麻木 痛风 (寒湿)脚气 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寒湿)脚气:痛风两脚浮肿,两腿麻木。风湿关节炎: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手麻木胳膊肘和肩周痛:冠心病伴四肢冷痛者
【爱中医100期——课程要领 】
张仲景《伤寒论》方剂: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6克、附子6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白术6克、桂枝12克。
分析: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者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适应情况:痛风、脚气、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大便溏稀、小便不利,不愿意吃冷性饮食,怕风寒,总出汗。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甘草附子汤加减适应哪些情况?
1、(寒湿)脚气:原方就能治疗脚气。如果身体有浮肿的加防己20克。如果小便不利索加茯苓30克。
2、痛风:炙甘草10克、附子15克(附子的克数如有音频与文字不符情况,以文字为准)、白术15克、桂枝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3、两脚浮肿,两腿麻木。
制附子6克、白术9克、细辛3克、炙甘草9克、桂枝12克、当归9克、薏苡仁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熬10付即可。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4、风湿关节炎:关节遇寒加重,过去是久居寒湿之地,导致风湿蓄于关节造成的。
炙甘草1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制附子18克、怀牛膝15克。15付即可。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5、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寒湿日久,累积心阳,导致心肾阳虚。
制附子15克,白朮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6、手麻木:遇到冷水加重,遇到温暖的水就减轻。属于寒湿阻滞血脉通行造成的。
炙甘草9克、桂枝15克、制附子12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黄芪20克。服用15付即可。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7、胳膊肘和肩周痛:手肘和肩周关节处,痛到不能举手洗头等。没有红肿。遇冷加重,遇温减轻。寒湿阻于上肢造成的。
炙甘草9克、桂枝15克、制附子10克、白术15克、威灵仙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服用10付即可。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警告>
8、冠心病伴四肢冷痛者:心前区疼痛,胸口痛连着后背痛,遇寒更严重。心慌上不来气,出冷汗,怕风,四肢冷痛,尤其是手臂骨节屈伸都很痛,下肢浮肿。这是风湿太久,累及心阳而导致的。
炙甘草15克、元胡10克、薤白15克、制附子10克、白朮15克、桂枝12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加入其它中药继续熬。入药熬制请到当地的中药店咨询中医师。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制附子的标准剂量是3-15克,严禁私自提高剂量。如果剂量超过15克,需征得当地中医师签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