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治疗白血病
名方创立者:周霭祥,男1926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先后任中国中西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等。
组成:青黛、雄黄,两药比例有三种,即:9:1 8:2 7:3。
功能:解毒、化瘀、消积聚。
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用法:青黛与雄黄按以上比例充分混匀后,装胶囊或压片,其中雄黄比例越大者,作用越强。治疗剂量,若为9:1者,每日6克~9克,分3次,饭后服,血象正常后,维持剂量,每日3克~6克,分2~3次服。初始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治疗过程中,根据血象高低调整剂量。若为其他剂量者,剂量酌减。
方解:青黛味咸性寒,可消肿散瘀,凉血解毒,成分含靛兰、靛玉红、蛋白质、鞣酸及无机盐等。雄黄味辛性温,可解百毒,消积聚,化腹中瘀血,成分主要含二硫化二砷,并含少量三氧化二砷及其他重金属。因此青黄散有解毒、化瘀、消积聚作用。白血病是由邪毒入血伤髓,引起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因而出现贫血、骨痛、肝脾肿大、骨髓有核细胞增多,舌质紫暗有瘀斑等,故可用青黄散治疗。
临床运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因青黄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获得较好疗效,继而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现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有较好疗效。但此药有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皮肤色素沉着,手、脚掌皮肤增厚、角化等,所以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观察下用药,并定期查肝、肾功能。
名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名医名方专栏
特注:此药有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皮肤色素沉着,手、脚掌皮肤增厚、角化等,所以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观察下用药,并定期查肝、肾功能。
来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650619033.htm
====================================
黄芪当归甘草大黄治疗白血病 作者 王荣耀
所有白血病患者都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采用黄芪、当归、甘草、大黄四味中药为基础治疗白血病,彻底告别化疗,这是笔者于2011年3月31日一点钟得出的结论。
认识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是肠道!人体的自愈能力主要依靠肠道!人体所有的慢性病都是由肠道产生的内毒素引发,人类治疗各种慢性病、癌症和疑难杂症就会变得简单容易。
目前,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两大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和内出血,尤其是颅脑出血,其根源在于肠源性内毒素。
迅速排除内毒素是抢救病人唯一的又是容易操作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认识白血病、脑膜炎和癌症患者晚期的急性症状等急性病和急性症状,也是由肠源性内毒素引起,治疗就会容易得多。
坚持排除肠道内毒素,修复肠道功能,几乎所有的白血病患者不需要化疗都能健康长寿。
几乎所有白血病患者发病原因,简单通俗的说是大便没管好,吃饭出问题。
由于人们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不知道”和“不认识”,使白血病成为全世界典型的“真药治假病,真病无药治”,最终采用干细胞移植。
表现为成倍数增长的肠源性内毒素,大都由疲劳、感冒、感染、心情不好引发。婴幼儿还有消化不良,或者受到惊吓引起。 白细胞高,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典型指标之一。
防治白血病最棘手的是复发,根源仍然在于“肠道产毒”。 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和自我保健过程中,不重视恢复肠道功能,是反复复发第一位原因。
搞清楚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在于“肠道产毒”,防治反复复发就简单容易了。
肠源性内毒素伤害肠道系统,损害肠道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白血病是典型的“营养缺乏症”。
白细胞高,坏死的白细胞堵塞微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因此,白血病是血液流动不畅症。
台湾省医学界曾报道,白血病白细胞高,可以导致病人最终脑缺血缺氧在24小时内死亡。
中国名医李东垣1240年前由黄芪、当归组成的当归补血汤,是治疗白血病的基础方。
白血病刚发生时,采用黄芪、当归、甘草、大黄灌肠,中药煎两次,一次喝,一次灌肠。
建议成人采用首次黄芪150克、当归30克、甘草30克、生大黄30克。
生大黄在用于灌肠煎剂煎好前5分钟加入。原则上是三天解决发烧问题,可以延续至五到七天。如仍然不能解决,得查明原因。此后可以10天、20天、30天视病情和需要灌肠一次。
建议成人采用黄芪100克、当归20克、甘草20克;婴幼儿是黄芪5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作为改善血液循环基础方,由开始时的一星期服用7天,逐步减少到5天、4天。作为维持量,可以2天1次。
中药传统是煎2次,喝2次。保温喝,增加次数到4次以上,有利于吸收。特别是婴幼儿、危重病人和老年人更需要。
按德国医学博士蕾娜特•科利埃尔《净化肠道》意见,健康人食物是碱性与酸性4比1,病人是7比1,重症患者还得增加。
尽量多吃生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成人每天超过500克,儿童酌减;尽量以小米煮粥,每天加50克薏苡仁更好;尽量以小米、土豆、番薯等杂粮取代大米面粉,并作为经常性措施。
按摩,婴幼儿推拿手指,是治疗白血病重要辅助措施,将另以专题介绍。
正在准备以5万余字详细说明白血病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伤寒症、血液流动不畅症、营养缺乏症。
将以中西医融合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从1800年前的《伤寒论》,到至今治疗白血病的国内外中西医学和另类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介绍中医药、按摩、推拿和饮食疗法治疗白血病和疑难杂症。
将对防治婴幼儿白血病作重点介绍,期望首先在中国结束婴幼儿白血病冤死历史。
白血病患者有明显症状时,应该少吃肉类、鱼类等强酸性食物,以素食为主,尤其是海产品不能吃,工业化加工食品尽量少吃。
国际社会202年来推广饮食疗法实践证明:当代社会人体更需要的是天然的维生素C、酶和微量元素。
本文以实名制建议,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cdcpok@126.com联系。
======================
裴正学治疗白血病之兰州方 裴正学
祁琴 齐雪婷 郑访江整理 裴正学,男,1938年出生,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首批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教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等职。
裴正学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学术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由他拟定的治疗白血病专方1974年在全国血液病会上定名为“兰州方”,多年来在国内各地医院广泛使用,疗效显著。
组成:生地12克,山药10克,山萸肉30克,人参须15克,太子参15克,北沙参15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浮小麦30克。
功效 扶正固本,补肾健脾。
主治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用法用水约1500毫升,先浸泡1小时,文火煎40分钟,复煎一遍(水500毫升煎30分钟),两煎合一,分2次于日内饮尽。忌食冰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方解白血病属于中医“血亏”、“血虚”范畴,裴老认为,正气亏虚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病情中出现的高烧、出血是至虚有盛侯的表现。即白血病不是一个纯实或纯虚之证,而是“以虚为本,以实为标”。鉴于此,对白血病的治疗,不能单一“祛邪”,也不能单一“扶正”,而必须是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因此,裴老认为,“扶正固本,补肾健脾”为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法则。
本方以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阴,以补骨生髓;人参须、太子参、北沙参、党参四参以补气养血。桂枝汤调和营卫以安脏腑阴阳之失调,生脉饮益气养阴。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心神安则血安。如升白细胞,选用:附片或川乌、草乌、马钱子、肉桂、当归、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鸡血藤、黄芪、西洋参、鹿茸等。升血小板为主:女贞子、旱莲草、玉竹、黄精、大枣、阿胶、连翘、土大黄、墓头回等。如升红细胞,选用:归脾汤加人参须、太子参、北沙参、元参、西洋参、何首乌、二至丸、水蛭等。
加减若白细胞总数偏低可加补骨脂、鸡血藤;红细胞计数偏低加女贞子、旱莲草;血小板计数偏低加玉竹、黄精;兼有纳差腹胀者加木香、草豆蔻;发热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寒水石;出血者加丹皮、赤芍、三七、阿胶。
============================================
小儿白血病
1977年5月10日,灵石常青村13岁学生程继柱,气息奄奄,由其父背来就诊。询知两月前突然高热寒战,体温40℃,鼻衄如注,2日不止,大便如柏油状。急赴山医三院,4月5日入院(住院号77-723),经抢救脱险,但极度贫血,血色素4克,输血1600毫升无效。用COAP方案化疗2疗程后,处于弥留状态。5月5日病危出院。出院诊断:“血色素4克,白细胞36万,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病孩面色萎黄虚浮,唇指白如麻纸,眩晕不能坐立,纳呆,日仅进食l~2两,五心烦热,心动震衣,自汗如洗,两目失神;舌如去膜猪腰子,光绛无苔而干,六脉浮弦搏指,一息七至以上。从脉舌形神见证,已属气阴两竭之死候。然其父悲伤哭泣,情极可悯。又诊病孩趺阳、太溪、太冲三脉,尚不致散乱,不吐不泻,尚能进食,胃气末至败亡,一线生机未灭。遂以当归补血汤、生脉散合方,重用参芪,加山萸肉,益气固脱:
生芪30克,当归、红参(另炖)、麦冬(小米拌妙)、五味子、三仙炭、炙草各10克,山萸肉、九地各30克,砂仁10克,元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阿胶18克(化入),鲜生姜5斤,大枣6枚,浓煎,小量多次分服。
5月28日二诊:首剂得效,上方连服10剂。服3剂可起坐,服5剂后可进食半斤,头晕大减,精神转佳,服至第7剂已能下床散步,舌上布薄白苔,津润,胃气来复,大是佳兆。服完10剂后,日可进食1斤多。不料前日忽然泛呕泄泻,腰困如折,脐下筑动应衣,泛酸嘈杂,喉中痰鸣如拽锯,瑟缩畏寒,下肢发凉,脉浮尺虚,舌变白腻。其父意谓感冒风寒,然则足不出户何来感冒?此必久病伤肾,元阳不固,厥脱先兆。本拟加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温养肾督,促其生血。奈患者住院已耗资数千元,贫病交困,姑以肾四味,性味和平,温阳益精之品代之,温养肾命,双补气血为治:
生芪30克,当归、红参(另炖)、元肉、姜炭、三仙炭、炙草各10克,土炒白术、山药、炒谷麦芽各30克,阿胶(化入)、生半夏、茯苓各12克,肾四味60克,鲜生姜10片,枣6枚。
6月20日三诊,服2剂后胃寒退,泻止脉敛,服5剂脐动隐,元阳固,食增,两目有神,可出户外玩耍,10剂服完,每日温习功课,跑跳看戏,已如常人,两目神采奕奕,食纳大增,脉中取和缓从容,血色素上升至7.5克,白细胞降至ll万。效不更方,加参鹿膏10克,10剂,
7月18日四诊:血色素上升至9.5克,白细胞降至5万7千,原方守服7剂。
8月27日五诊:血色素11克,白细胞2万7千,稳步向愈,因贫困,停服中药,予单味参鹿膏150克,半月量。
至9月22日,血色素12克,白细胞19500,余不胜欣慰,嘱病家加意调护,慎饮食,避风寒,以防不测。不料于9月29日中午,其母高热昏迷,买一大西瓜,病孩乘其父外出配药偷吃多半个(约5公斤),当夜腹痛作泻,次日又水泻尽日,滑脱不禁,脱肛不食,大汗心悸,喘不能步。急去诊视,则六脉散乱如丝,面如死灰,四肢厥冷。急用大剂参附龙牡山萸肉,投剂不应。盖胃气败亡,百药难施,余已无能为力,终至不救。小儿不守禁忌,只图果腹,不幸夭亡,令人不胜慨叹。
按:小儿白血病类似“小儿急痨”,又因其主症为高热,大出血,亦可归属血证范畴。初期邪毒炽盛,充斥表里三焦,入营动血,可借鉴温病治法,以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重用生石膏250~500克,无犀角时可以丹皮、紫草、蚤休代之,一昼夜连服3大剂,即可阻断病势。此期人体正气尚强,用攻不可犹豫,杀得一分邪毒,即保得一分元气,攻癌即所以扶正。若禀赋素虚,邪从寒化、虚化,甚则初病即见正气先溃,气随血脱,奄奄待毙,或高热出血之后,复加化疗摧残,气血耗伤殆尽。当此生死存亡系于一发关头,则当急急固脱为先。一切攻癌解毒、苦寒败胃之品,毫末不可沾唇。扶得一分正气,便退却一分邪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本例的治疗,即遵循了此条原则。故当辨病与辨证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舍病从证。若对号入座,套用专病专方之类,则是速其死也。中西医结合,中医没得现成饭可吃。丢弃了“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的法宝,何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试观本案病儿的抢救过程,历时4个月,服药40剂,未用一味抗癌药,终于降服白细胞,使血色素恢复正常。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固护脾肾元气的治则,在癌症治疗中具有特殊地位。笔者受条件局限,未能进行系统观察研究,一得之见,偶然性、片面性在所不免。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来源http://bbs.zhong-yao.net/thread-66501-1-1.html
=============================================
白血病方剂: 作者:终南山佛医
熟地、地骨皮、党参、黄精各15克,枸杞、生地各20克,
知母、黄柏、丹皮、山萸肉各10克,白茅根30克,半枝莲4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 急性白血病阴虚内热,兼气血双虚证.
治疗白血病之民间偏方:大黄豆40粒 生花生米20粒 红枣10个
加四碗水,熬到两碗,分成两份,早晚分服,服时加两勺白糖,去掉枣核,一并吃喝。
=====================================================
白血病药方公开 转载冀公孙建永的博文
八仙草60克 半枝莲30克 龙葵30克 忍冬藤3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服多久不知。
===============================
白血病特异性皮肤并发症治疗
前一段时间,治疗了一例白血病皮肤和粘膜并发症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白血病的皮肤损害,可有特异性并发症表现为斑丘疹、脓疱、肿块、结节、红皮病、剥脱性皮炎等,多见于成人单核细胞白血病,黏膜损伤表现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处发生肿胀和溃疡等。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例如:2012年5月10日初诊,国先生,70岁,患白血病晚期,高热,全身皮肤脓疱疹,粘膜肿胀溃疡,已病入膏肓,中医会诊,舌红苔黄厚,属于湿热毒邪炽盛,以清瘟败毒散为基础方:二花30g 连翘15g 土茯苓30g 秦皮15g 黄连10g 龙胆草10g 沙参15g 生地30g 水牛角39g 石膏30g 砂仁15g 甘草10g 焦三仙各15g 薏米30g 丹皮15g 苍术15g ,生姜大枣引,7剂,机煎打包,分早晚饭后各付1包。
2012年5月17日复诊:热退,全身脓疱疹消退,粘膜溃疡干燥结痂,原方再进7剂,用法同前。
该方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704021767.htm
=================================
再生障碍性贫血 《麻瑞亭治验集》
常规方:茯苓9克、白术9克、赤芍12克、首乌15克、当归9克、陈皮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杜仲12克、党参15克、北沙参15克、破故纸9克、草蔻6克、阿胶9克、山萸肉15克。
加减化裁: 血检白细胞在3000以下者,改党参为人参6-9克。
有出血倾向者,加棕榈炭14克、侧柏炭15克、三七粉1.5克(冲服)。
皮下有出血点或紫斑的,加浮萍草9克。
============================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
处方仙鹤草、旱莲草、桑椹子、生地、枸杞子、龟板、龙骨、牡蛎、红参、黄芪、大枣各10克,
丹参、当归、白芍、女贞子、丹皮、玄参、麦芽、鸡内金、甘草各6克, 三七粉(冲服)2克。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15天为1个疗程。 另每日取鹿茸粉0.5克,分两次吞服。
功效: 大补气血,填髓生精。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下降,短气乏力,面色苍白,睡眠欠佳,脉细弱者。
此方源于民族医药报 刘家林文
来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642808031.htm
===================================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
血小板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正常人血液中计数为100×109/升一300×109/升,占血液体积的0.3%,妇女在月经期可减少50%~75%,幼儿含量稍低。血小板约2/3在末梢血循环中,l/3在脾脏中,并在两者之间相互交换。
血小板减少症中药方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
【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
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家兴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
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袁尊山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
【方名】加减紫癜方。
【组成】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
三七粉5克(冲服),仙鹤草20克,山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伟正方
来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586953973.htm
===========================================================================
更多治疗白血病的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7d55d301012p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