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肺阳虚,肾阳虚,“补阳大法”,提升阳气,消灭各种阳虚
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肺阳虚,肾阳虚,“补阳大法”,提升阳气,消灭各种阳虚
1、表阳虚(即卫阳虚)
主症:自汗恶寒(自汗为阳虚,汗之后恶冷即怕冷)。
常用方剂:黄芪六一散或玉屏风散加附子(气虚加人参),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虚)。
2、心阳虚
心经之火虚也。
原因:水饮克火,发汗太过,肝不生木,子虚不能益母。
主症:心中觉寒凉,惊悸,六脉细弱,汗后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失眠多梦,精神不振
常用方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
3、肾阳虚
命门之火虚也。
原因:先天不足,色欲过度,发汗太过,久病缠绵。前两种为主要原因。
主症:腰膝酸软,下肢脚凉,宫寒,痛经,月经不调,阴部发冷,精滑自出,无子,小便不禁,肤肿,无苔,脉迟或浮大无根。
常用方剂:桂附肾气丸,二加龙骨汤。
4、肺阳虚
原因:外感风寒日久不愈,禀赋不足,形寒饮冷(生冷过度)。
主症:咳嗽,气短,吐痰清稀,天稍冷、饮食稍冷即加重,但必须是日久不愈(春夏轻,秋冬重等),或具有阳虚之主症(不能与感寒之咳嗽混为一谈)。
常用方剂:保元汤,六君子汤加干姜五味,兼肾阳虚者,真武、肾气之类。
5、肝阳虚
肝火不足也。由于命门火不足、心火不足引起。
主症:寒疝,脏寒魂怯,精神耗散,遗精惊悸。
常用方剂:桂甘龙牡汤,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6、脾阳虚
服生冷过度,热性病用凉药过多。
主症:水谷不化,大便溏,痰涎郁结,吐利厥冷。湿气重,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加香砂,小建中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
如果上面的表现你有中招的,日常一定要注意保养,适量运动、护肾、适当日晒~
南怀瑾大师的补阳方,大补阳气——肚脐贴
“用桂圆肉、花椒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坚持使用您将收获意想不到的健康改善
肚脐贴三味原料都为热性,如贴后有上火的情况,建议可以将肚脐贴贴于涌泉穴,引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