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大便干燥。 顽固失眠 肝郁失眠 抑郁失眠
柴胡舒肝散加归脾汤
处方:灵磁石 龙骨 牡蛎各30g 川芎 炒白芍 各15g 枳壳 香附 党参 茯
神 白术 远志 郁金各10g 生炙甘草6g 柴胡6g 安神药物(石菖蒲、珍
珠粉、夜交藤、绞股蓝)
专疏肝和胃制法
差酸枣仁30g 炒谷芽 枳壳 香附 川芎 炒白芍 党参 茯神 白术 合欢皮
各10g 炙甘草 巢湖各6g
从肝论治失眠
柴胡 白芍 郁金 合欢皮 夜交藤 麦冬 沙参 五味子 陈皮 半夏 茯苓 竹
茹 枳实 菖蒲 远志 生地 黄连 山栀子 豆豉 黄芩 木通 当归 泽泻
龙胆草 朱砂 磁石 赤芍 桔梗 牛膝
顽固失眠 气滞血瘀症表现不睡
心烦意燥怒 头晕头痛
桃仁5-10 红花6-10 川芎5-9 当归10-15 赤芍10-15 熟地15-20
柴胡 枳壳 郁金
天麻 黄连 丹参 石菖蒲 元胡 枸杞子 川楝子
归脾丸
党参80g 白术(炒)160g 炙黄芪80g 炙甘草40g 茯苓160g 远志(制)
160g 酸枣仁(炒)80g 龙眼肉160g 当归160g 木香40g 大枣(去核)
40g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
,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大补阴丸
熟地黄120g 知母(盐炒)80g 黄柏(盐炒)80g 龟甲(制)120g 猪脊
髓160g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名称:天王补心丸
处方:丹参25g 当归50g 石菖蒲25g 党参25g 茯苓25g 五味子50g 麦冬
50g 天冬50g 地黄200g 玄参25g 远志(制)25g 酸枣仁(炒)50g 柏子
仁50g 桔梗25g 甘草25g 朱砂10g
制法:以上十六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丹参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
,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
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50~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褐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
甜、微苦。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大便干燥。
用途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
2次。
神经衰弱
【通用名称】神经衰弱 【其他名称】神经衰弱
(一) 【辨证】气阴两虚,虚热内扰,心神失养。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安神。
【方名】百麦安神饮。
【组成】百合30克,淮小麦30克,莲肉15克,夜
交藤15克,大枣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冷水浸泡半小时,加水至500毫升,煮沸20分钟,滤汁,
存入暖瓶内,不分次数,欲饮水时好取此药液饮之。
【出处】路志正方。
(二) 【辨证】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热忧心神。
【治法】清肝解郁,养心安神。
【方剂】清肝宁心汤。
【组成】钩藤15-30克,丹参30克,合欢皮12克,生珍珠母20克,夏枯草
15克,酸枣仁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鼓述宪方。
(三) 【辨证】阳不入阴,阴阳失调。
【治法】引阳入阴,交通阴阳。
【方名】加味半夏汤。
【组成】法半夏12克,秫米(高梁米)30克,夏枯草10克,干百合30克
,紫苏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四) 【辨证】心肾不交。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名】交泰饮。 【组成】黄连6克,肉桂6克,玄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彭宪彰方。 【类别】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