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方(陈益昀方)
【组成】 夏枯草20g,海藻20g,浙贝母20g,穿山甲10g,三棱10g,莪术10g,青皮15g,当归12g,瓜蒌15g,生牡蛎15g,鹿角胶10g,淫羊藿15g。
配合外敷法:乳香10g,没药10g,姜黄10g,艾叶10g,木瓜10g,黄柏15g,南星12g,细辛10g,蜈蚣2条,补骨脂10g,米醋50ml。
【用法】 中药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加入米醋再煎5分钟,取出药渣装入布袋,待温度适中时热敷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通过药物离子渗透皮肤,起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
【功效主治】 软坚散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兼以补肾。用于乳腺增生症。
【方解】 方中取夏枯草、柴胡、枳壳、青皮、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三棱、莪术、穿山甲、当归活血化瘀,破气散结,通络止痛,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浙贝母、生牡蛎、海藻、瓜蒌软坚散结、化痰;鹿角胶、淫羊藿温补肾阳,调理冲任,有类似雄性激素作用,能纠正激素分泌失调。诸药合用,使壅者通,郁者达,结者散,坚者消,则乳癖自消。
【验案】 刘某,女23岁。2004年6月5日初诊。近1年来常觉双侧乳房轻度胀痛,月经前1周及生气后胀痛加重。伴有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腰痛,白带多而清稀,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查:左侧乳房可触及2.3cm×2.7cm、右侧乳房可触及2.4cm×2.1cm包块,类圆形,质韧而不硬,挤压痛明显,推之移动。红外线扫描提示:双侧乳腺增生。舌质暗稍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肝肾不足,气血凝滞。治宜疏肝理气,补肾,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药用:夏枯草30g,海藻30g,昆布30g,浙贝母10g,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青皮12g,橘核10g,瓜蒌15g,鹿角霜20g,郁金15g,香附12g。同时用上述中药外敷,1日2次,每次30分钟。服药1周,双侧乳房疼痛明显减轻,原方加减服用42剂,双侧乳房疼痛及肿块均消失,白带正常,月经量、颜色已转正常。红外线扫描示:双侧乳房云雾状阴影消失,血管清晰度好。
【加减】 经前乳房胀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2g;乳胀为主,加柴胡12g,郁金15g;肝郁化火,乳房灼热,加牡丹皮10g,栀子12g;乳核坚硬,加王不留行15g,莪术10g,牡蛎30g;气虚,加党参、黄芪各15g;血虚,加鸡血藤20g,当归10g;脾虚纳差,加炒麦芽、山楂、莱菔子各15g;阳虚,加淫羊藿、鹿角霜各15g;若是可疑癌变者,加山慈菇15g,海藻、蒲公英各30g。
【验案】 翁某,女,41岁。自述双侧乳房有多个肿块,周期性疼痛,月经前期尤甚已5年,经多方治疗未愈,平素性格内向。检查:双侧乳房皮色不变,各以上象限为主可触及2个或3个大小不等,形如雀卵或核桃状肿块,触之不甚痛,推之可移,韧而不坚硬。腋窝淋巴结无肿大。曾作增生物活组织切片检查,鉴定为乳腺增生及囊性扩大,纤维组织增生。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观其舌瘦偏红、苔薄白,脉弦细稍滑。辨证属肝气郁结,痰凝乳络。治宜解郁散结,祛痰软坚。方拟复元通气饮加减。处方:青皮、陈皮、漏芦各10g,炒穿山甲、浙贝母各15g,全瓜蒌20g,柴胡、天花粉、防风各12g,广木香、生甘草各6g,大枣4枚,生姜3片。清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二诊:药后乳房胀痛大减,肿块变软,时有乳房发痒感觉。药已生效,拟上方加莪术10g,牡蛎30g,守方再进2周。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三诊:双乳房肿块完全消失,亦无压痛。虽时值月经前期,亦无甚痛楚。乃嘱每月经前再服此方3剂以资巩固,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方源】 梁宏正.梁剑波运用复元通气饮治疗乳腺增生症经验.新中医,1996(4)
【组成】 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郁金10g,青皮6g,橘皮10g,莪术10g,仙茅1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巴戟天10g。
【功效主治】 疏肝散结,调理冲任。用于乳腺增生症。
【方解】 从中医理论来说,王老认为发病之根本原因一为肝气郁结,二为冲任失调。故他在方中以柴胡为主药,疏肝理气,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辅以当归、赤芍,和营调血,冀以血行通畅,气自条达。白芍养血敛肝,使肝血充足而有藏敛,肝气不致怫郁。再以青皮破坚癖、散滞气,莪术通月经,消癥积,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以上三药为佐药,用以加强柴、归、芍之调理气血之功。又使以橘皮,既治胁胀痛,又直入肝经,为引经药。以上为本方之第一组成部分,亦为主要组成部分。又因本病之主要病状之一即乳房胀痛常与月经有关,往往在经前3~4天胀痛尤甚,经后即轻,因而加入仙茅、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等补益肾元,调摄冲任。此为方剂之第二组成部分。
【加减】 胃气不舒,加玫瑰花、香橼皮;伴结节,加牡蛎、夏枯草、山慈菇;血虚,加熟地黃;冲任失调重者,加鹿角霜。
【验案】 孙某,女,38岁,已婚,未育。就诊时,左乳外上有块已6年,经前肿胀较甚,按之质较硬,边缘欠清,月经不准,舌苔薄,脉濡。拟疏肝理气、益肾散结为治。处方:疏肝散结汤加鹿角霜(先煎)10g、夏枯草15g、生牡蛎(先煎)30g。首服7剂,复诊检查,肿块减小,继予7剂,此后一直未来复诊。2个月后,患者有事来我院,特来我科告知,该病共服14剂,6年之沉疴一举落平。
【方源】 童经陆,陈剑平.王寿康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介绍.光明中医杂志,1994(1):
【验案】 张某,女,32岁。2007年3月10日初诊。患者以乳腺增生5年余,加重1月之主诉就诊。5年前即确诊乳腺增生,未用药物治疗,近1个月感双侧乳房胀痛不适明显。精神差,烦躁易怒,食纳可,二便正常。舌红苔薄,脉细滑。查体:双乳外上缘均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右乳外上方可触及一黄豆大囊状块,左乳外上方触之如花生米大小结块,双乳下缘可及黄豆大小多枚结节,质软,活动,触之疼痛。乳房红外线检查结果示:双乳多发的斑片状灰色吸光影。西医诊断:乳腺增生;中医诊断:乳癖。治疗以乳胀消结汤加减:柴胡9g,赤白芍各10g,当归10g,白芷10g,路路通15g,橘核10g,丝瓜络10g,全瓜蒌15g,牡蛎30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10g,皂角刺10g。服药7剂后述乳房胀痛明显减轻,嘱其再连服10剂,并让其每于经前1周服药7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诸症悉除,红外线乳房扫描示:双乳房未见明显异常。
【方源】 杨东艳.杨鉴冰辨治乳腺增生病用药经验探讨.现代中医药,2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