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以下尿路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侯群。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生率占男性患者的9%~14%,超过50 %的男性在一生中曾出现过前列腺炎的症状。长期以来,无论是泌尿科医师还是患者均对其治疗效果不满意。有资料统计显示慢性前列腺炎单纯西药治疗的治愈率仅为30%~50%,慢性前列腺炎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的认识,从单验方到复方的应用,从单纯中医治疗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本病临床症状的改善、前列腺局部炎症消退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著名中医药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根据临床用药经验,拟定分清肾茶方,我们于2007年3月~9月用该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已婚26例,未婚4例;年龄20~50岁,平均32±8.2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4个月,平均13.27±9.25个月。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下简称《行业标准》) 中“精浊”(即慢性前列腺炎) 的诊断标准。如典型的临床症状, 前列腺液WBC> 10 /HP, 卵磷脂小体减少, 前列腺触诊有压痛、结节等。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精浊的辨证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血瘀证专业委员会1986年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拟定。湿热浊毒瘀滞证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湿热血瘀证辨证标准;年龄在20~60岁。
1.4 排除标准
对本药物过敏者;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神经原性膀胱、膀胱肿瘤、尿路结石、精索静脉曲张及附睾炎等患者;严重糖尿病、心血管疾患及肝肾功能等异常者;依从性差的患者;严重烟酒嗜好和药物成瘾者, 生活没有规律者。
1.5 治疗方法
1.6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降至5个(含) 以下, 卵磷脂小体恢复正常。显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60%~89%,且WBC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或WBC<15个。有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9%, WBC较治疗前减少25%以上。无效: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或WBC较治疗前减少不足25% 。
30例患者全部完成了临床观察,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46.67%;显效9例, 占30%;有效5例,占16.67%;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服药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苦参碱对家兔有显著利尿作用。肾茶可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抗炎成分主要为迷迭香酸及熊果酸,抗炎机制与抑制环氧化酶-2蛋白的翻译,降低PGE2合成有关;肾茶能增加大鼠排尿量,具有利尿作用。丹参中丹参酮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丹参酮抑制炎症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同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也有关系。丹酚酸类化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丹酚酸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这一作用已被不同实验者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作了反复证明。丹参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纤维溶解酶系统,增强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延胡索具有镇痛、催眠、镇静、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蒲公英有广谱抑菌、抗氧自由基损伤及免疫调节作用。(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土茯苓的主要成分落新妇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还可明显增加大鼠尿量。王不留行具有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川牛膝中牛膝皂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川牛膝多糖能够增强正常小鼠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川牛膝还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浆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以上研究成果为分清肾茶方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迄今为止,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未明确,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分清肾茶方目前已申报了发明专利,该方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祛瘀止痛立法,以祛除湿热瘀浊毒邪为主,兼以补肾以助气化;传统中药与民族用药相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治法与方药均可为临床提供借鉴。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