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又称勃起功能障碍,是男性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性生活质量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阳痿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还会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和睦,已为社会广泛关注,因阳痿而就诊的患者也日渐增多。在男性科门诊,笔者对阳痿以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就命门火衰一型分析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86例均为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男性科门诊患者,证属命门火衰,其病机为肾阳不足、络脉瘀阻。(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主症:阳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舌淡质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年龄:21~40岁12例;41~60岁68例;61~68岁6例。病程1年以下22例,1~3年41例,3年以上23例,病程最长者21年。
2.1 疗效标准:治愈:性生活正常,症状全部消失,舌脉如常;显效:阴茎能够勃起,性交成功率>50%,症状全部好转,舌脉如常;有效:夜间勃起增强,性生活时阴茎能够勃起,但是勃而不坚不久,性交成功率>25%,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治愈59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且无效2例中一例为年龄偏高、病史较久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虽然性功能无明显改善,但其原发病的控制较理想,其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另一例为睾丸发育不良,治疗无好转。
2.3 验案举例:夏某,男,45岁,于2012年6月16日来我院就诊。阳痿三月余,尿频,尿急,尿不尽,阴囊潮湿,腰膝酸软无力,小腹坠胀,肢凉,便溏,饮酒后尤甚,舌淡胖有齿痕瘀斑,苔根黄腻,右尺脉沉细涩而左脉弦滑。
前列腺及睾丸彩超示前列腺肿大、双侧睾丸鞘膜积液。中医辨证肾阳不足、湿热瘀阻,自拟补肾通络汤加黄连15g,车前子15g(包煎),王不留行15g,服药二周后勃起正常,续服二周后诸症悉除,舌脉如常,复查彩超未发现异常。
本组病例选择的全部为肾阳不足的患者,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手淫纵欲等造成肾之精气亏损、命门火衰而致宗筋失养、阳事不举。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纯肾虚者甚少,往往由于肾阳不足无法温煦经脉,而致络脉不通、宗筋不畅,温补肾阳之时,加入化瘀通络之品,比纯补更具疗效。临床还常见虚寒兼夹湿热,更须甘温补益之中苦寒清利,共奏奇功。
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