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饮品,具体涉及炮制养生茶的中药配方的组分及该茶的制备方法。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日常需用的食物和饮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向着高档次及深层的保健养生功能发展,中国的食文化历史悠久,食饮中的养生之道渊远流长,在历史上的清朝已经研究应用得很高深。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也曾出现过用中药将茶叶炮制,使其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经中国专利局检索知如下几个相近专利①91104035·8《一种保健茶的配制方法》专利,它是将山楂、枸杞、红花、菊花、茶叶、红枣、草决明、陈皮等分别清捡炮制后粉碎并按一定比例配合,装成纸袋泡茶;②89102338·0《天然植物健美健身系列饮料制法》专利,它是采用以桑椹为主,配以旱莲草、女贞子、天冬、肉苁蓉等天然植物,经炮制浸汁再加甜叶菊甙和柠檬酸,用消毒水稀释成适度的饮料;③90107327·X《茉莉健身茶的配制方法》专利,它是将人参、枸杞、何首乌、肉苁蓉、白菊花、白茯苓、川红花7种中药提取药液以一定比例茶药拌合后烘干成母茶,再用母茶与原茶以一定比例拼配成茉莉健身茶。前述三个专利共同的特点是都采用了简单的几位中药炮制于茶叶,都具有部分保健的功能,但据知该种的茶都带有一定的药味,给一般的饮用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生茶的新方案,它具有更多的中药,经复杂的炮制过程将中药附加在茶叶中,具有多种保健养生的功能,而且完全保持茶叶本身的清香品质。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养生茶包括有多位的中药和茶叶,它具体的特征在于其中药部分的配方组分为人参1~5%,枸杞1.5~8%,菊花2.5~10%,西洋参1~6%,百合1.5~8%,金银花2.5~10%,灵芝1~4%,玉竹1.5~8%,芦根2.5~10%,冬虫草1~4%,大枣2.5~10%,桔梗1~4%,银耳1~6%,甘草1~4%,草决明2.5~10%,太子参2.5~10%,燕窝1~5%,雪莲1~4%,藏红花1~4%,党参2.5~10%,麦冬1.5~8%,山芋1~5%,龙眼肉1~4%,猴枣1~3%,九孔石决2.5~10%,龟板1.5~8%,鳖甲1.5~8%,石蟹1.5~8%。
本方案的另一种变型其中药部分还可有相当前述的百分含量的组分肉桂1~3%,炙附子0.5~2%。
制备上述的养生茶的工艺过程如下A、煅淬药物按上述处方剂量取九孔石决、石蟹、猴枣、龟板、鳖甲放入泥金罐内在800~1000℃下煅烧6~8小时,停火后立即将各药物在黄酒中淬冷,取出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状。
B、药液的制备将其余的药物分三组处理。
第一组药物人参、西洋参、冬虫草、银耳、太子参、燕窝、灵芝、及煅淬药物的粗粉加冷水500毫升,在400~500℃下煎煮1小时后提取药汁,剩余药渣加400毫升沸水再煎煮40分钟又得药汁,两次药汁合并留用,药渣留用。
第二组药物枸杞、百合、玉竹、大枣、甘草、党参、麦冬、山芋、龙眼肉加冷水600毫升,在200~300℃下煎煮40分钟后提取药汁,剩余药渣加水400毫升再煎煮30分钟又得药汁,两次药汁合并留用,药渣留用。
将一、二组药渣合并加水300毫升,在200~300℃下煎煮20分钟,又得药汁留用,药渣弃掉。
第三组药物雪莲、藏红花、菊花、芦根、金银花、桔梗、草决明加冷水300毫升,在200~300℃下煎煮20分钟后提取药汁,剩余药渣加热水200毫升再煎煮10分钟又得药汁,两次药汁合并留用,药渣弃掉。
将以上所得的各组药汁合并,在200~300℃下减压加热浓缩,所得的浓缩药液为500~600毫升,放置沉淀后取出澄清药汁以备制茶之用。
C、养生茶的制备取合格茶叶,绿茶或花茶,重量为前述原草药重量的2倍,将所得的药液加热至沸,用药汁喷拌茶叶,拌匀浸润,浸透均匀的茶叶在100~200℃的条件下烘干。
另外,在加工本方案变型的中药部分时,将肉桂,炙附子加入到第一组药物中炮制,其药液的制备过程相同。
本处方采用28位中药,其作用是兼顾气血双补,以补阴为主,药中佐以泻药而使补而不滞。其药物归经以肺、肾、心为主,心主神志,主血脉;肺主气,可通调水道而朝百脉,肾主藏精,主纳气、主命门,所以该药物的作用在于补人身之元气。
该养生茶的功能性药理作用如下1、它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促进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RNA核糖核酸的合成,提高血相中1gG含量,促进骨髓细胞分裂;提高体液中免疫功能,升高体内的红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的免疫作用,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2、对血管系统的影响是能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并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于抗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有益。
3、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提高思维能力,能对抗疲劳。
4、对本方案的养生茶所作的化学分析检测证实,它含有大量的多糖、葡萄糖、果糖、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皂甙、黄酮类及人体不可缺少的镁、铝、磷、锌、钾等多种无机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的含量较高,对开发人的智力是极为有益的。
5、本方案的养生茶中含有一定量的甘草,甘草不但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有解毒作用,对多种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及细菌的毒素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其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可防止由化学致癌剂导致的肝损伤及肝癌的发生,它还能抵制消化道溃疡及预防消化道系统癌症发生的作用。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功能和特点①它能补气养血、滋阴润燥、补肺益肾、养胃宁心;②它能提神醒脑、止渴生津、止咳化痰、清喉利咽、清头明目;③这可消除疲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新陈代谢旺盛,补身体之亏损;④它除能强壮身体外,还有明显的美容养颜抗衰老的作用;⑤本养生茶虽经多位中药炮制,但饮用时毫无中药的苦涩确完全保持茶叶的清香品质。
实施例1养生茶其药物的重量如下人参12g,枸杞20g,菊花30g,西洋参15g,百合20g,金银花30g,灵芝10g,玉竹20g,芦根30g,冬虫草10g,大枣30g,桔梗10g,银耳15g,甘草10g,草决明30g,太子参30g,燕窝12g,雪莲10g,藏红花10g,党参30g,麦冬20g,山芋12g,龙眼肉10g,猴枣6g,九孔石决30g,龟板20g,鳖甲20g,石蟹20g。
上述一料28位中药重量共522克,按前述的加工工艺制作取得浓缩药汁并澄清,加1000克绿茶或花茶用药汁喷拌、烘干后即得到养生茶。
实施例2养生冷茶取其养生茶的28种中药并按原比例,另外再增加2位中药肉佳6g炙附子3g用相同的加工工艺,将两位中药放入第一组药物内加工,取得澄清药液后按下述的比例直接加到茶水中饮用,其比例为一料的药液用1000克茶叶,绿茶或花茶,用300公斤水冲饮。饮用水取离子净化水、矿泉水或蒸馏水。
该养生冷茶除具有养生茶的各项功能处还具有1、能温通周身血脉,有较大的强心作用,能增强体力并尽快地恢复疲劳。
2、能温胃散寒,可预防腹痛、腹泻。
该冷茶特别适用于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或旅游者,它能使人恢复疲劳、精神振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养生茶,它包括有中药和茶叶,其特征是它的中药部分的配方组分为人参1~5%,枸杞1.5~8%,菊花2.5~10%,西洋参1~6%,百合1.5~8%,金银花2.5~10%,灵芝1~4%,玉竹1.5~8%,芦根2.5~10%,冬虫草1~4%,大枣2.5~10%,桔梗1~4%,银耳1~6%,甘草1~4%,草决明2.5~10%,太子参2.5~10%,燕窝1~5%,雪莲1~4%,藏红花1~4%,党参2.5~10%,麦冬1.5~8%,山芋1~5%,龙眼肉1~4%,猴枣1~3%,九孔石决2.5~10%,龟板1.5~8%,鳖甲1.5~8%,石蟹1.5~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茶,其特征是其中药部分还可有相当前述的百分含量的组分肉桂1~3%,炙附子0.5~2%。
3.一种配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茶的工艺过程,其特征是A、煅淬药物按上述处方剂量取九孔石决、石蟹、猴枣、龟板、鳖甲放入泥金罐内在800~1000℃下煅烧6~8小时,停火后立即将各药物在黄酒中淬冷,取出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状;B、药液的制备将其余的药物分三组处理,第一组药物人参、西洋参、冬虫草、银耳、太子参、燕窝、灵芝、及煅淬药物的粗粉加冷水500毫升,在400~500℃下煎煮1小时后提取药汁,剩余药渣加400毫升沸水再煎煮40分钟又得药汁,两次药汁合并留用,药渣留用;第二组药物枸杞、百合、玉竹、大枣、甘草、党参、麦冬、取药汁,剩余药渣加水400毫升再煎煮30分钟又得药汁,两次药汁合并留用,药渣留用;将一、二组药渣合并加水300毫升,在200~300℃下煎煮30分钟,又得药汁留用,药渣弃掉;第三组药物雪莲、藏红花、菊花、芦根、金银花、桔梗、草决明加冷水300毫升,在200~300℃下煎煮20分钟后提取药汁,剩余药渣加热水200毫升再煎煮10分钟又得药汁,两次药汁合并留用,药渣弃掉;将以上所得的各组药汁合并,在200~300℃下减压加热浓缩,所得的浓缩药液为500~600毫升,放置沉淀后取出澄清药汁以备制茶之用;C、养生茶的制备取合格茶叶,绿茶或花茶,重量为前述原草药重量的2倍,将所得的药液加热至沸,用药汁喷拌茶叶,拌匀浸润,浸透均匀的茶叶在100~200℃的条件下烘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养生茶属于保健饮品,它是用人参、枸杞、鳖甲、石蟹等经煅淬、煎煮、浓缩、澄清及喷拌干燥等工艺加工后附在茶叶中,它具有补气养血、提神醒脑、增进食欲、美容养颜抗衰老的功能效果,本方案的变型实施例养生冷茶是在养生茶的基础上再增肉桂和炙附子,它适用于运动员或旅游者,具有尽快恢复疲劳、温通血脉、预防腹痛腹泻等功能,其特点是毫无中药的苦涩,保持茶叶的清香品质。
文档编号A23F3/14GK1099992SQ9410649
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4日
发明者爱新觉罗松石, 王祖光 申请人:爱新觉罗松石, 王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