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派是在天师派、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自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
现存正一派的主要文献有《老子想尔注》、《正一法文修真旨要》、《太上正一咒鬼经》、《太上洞玄灵宝六斋十直圣纪经》、《洞神八帝元变经》、《太上三天正法经》、《太上正一法文经》、《三天内解经》、《太上明鉴真经》、《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太上正一盟威法箓》、《正一法文十箓召仪》、《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等。在这些著作中,其内容大多以符箓咒法为主,兼及内修外炼诸法,这是正一派养生法最重要的特点。
在养生方面,传统正一派主要行导引、服气、存思、房中、养神、服食、符咒等术,尤以符箓、斋醮著称,但不讲内丹。
从北宋末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起,正一派吸收钟吕派内丹养生思想,将内炼与符箓加以融合,并以内炼为符法之本。至张宇初,对内丹修炼更为重视,他力图将内炼与外用、内丹与符箓统一于一体,以深化符箓道术。他认为内丹外法,同出一源。《岘泉集》卷七《三元传度普说》谓道者,“内而修之,乃金液返还三五之道;外而施之,即灵宝十回真一之妙,演之为紫枢飞梵之文,赤书灵图之录”。同卷《灵宝炼度普说》云:“灵宝即金丹,金丹即灵宝。”所谓灵宝者,“神凝为灵,炁聚为宝”,“故至人修之以炼己,推之以度人,实乃天地之真阳点化阴魂,时刻升迁矣,是知灵宝亦金丹之异名也。”谓超度亡灵、炼化阴魄之灵宝法,与内炼成丹是一回事。炼度亡魂,唯在于自己内炼成就,以我之阳神炼彼之阴魄,交媾阴阳,而归太极,混合性命,返于真元。因此,“苟不求诸己,其能以度己之功度人也哉?”至于行持雷法,呼召雷霆,驱投鬼神,无非在于以己身小天地之阴阳造化感通宇宙大天地之阴阳造化、神灵响应,总归亦不出我人“一点灵明”之妙用。《岘泉集》卷七《授法普说》云:“人禀一灵,并天地而为三才,一身之造化阴阳,与天地并行而不违也。我之一点灵明,晖天朗地,亘古亘今,了无人识,儒曰‘虚灵不昧’,释曰‘妙净明心’,直下悟取,非心非法,非道非禅,觌面相逢,煞机在我。……人之合乎天者冲炁为和,鬼神者二炁之良能,以我纵闭之机役之,则此感彼应。……大可以保镇国祚,证道成真,小可以保己宁家,济人利物。皆一气之往来,五行之生克。以我旷劫之元神,役虚无之神,神灵气合,气至将灵,故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一炁一诀,皆出身中妙用,非徒纸上之文。故曰‘万法一法也,万神一神也’。”
张宇初对张继先的正一雷法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强调作法的关键是我身的一点灵明,不在于身外,不在于符箓咒诀之形式,而唯在于明了“性天道法”、“心地雷霆”。因此,他教诫道徒,须先炼就内丹,悟明心地:“故参学者必须先究夫玄关妙用,水火真源,归根复命之妙,则可会万于一,百虑而一致矣。苟不内明性天道法,心地雷霆,其能静则金丹动则霹雳乎?然必戒行为之志节,精勤为之蹊阃。……果能抱元守一,御炁凝神六识净消,一真独露,我即雷霆大法王,尚何符咒罡诀云乎哉!虽上宾三境,超出万幻,亦不难矣。其为济利之功,泥丸蓑草皆可寓炁栖神。是故谈笑风霆,特吾余事耳。”
张宇初主张炼丹须按百日立基、十月胎圆、三年圆毕的次第循序渐进,性命双修,以致虚守静为要,火候法度,须合天地日月度数以抽添进退、消息增减,始于有为,终达无为,不宜单修性而致沉空守寂。张宇初对内炼的重视,反映出全真之学对正一道的深刻影响,而注重了彻性命,也是时代思潮所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