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麻木
楝树子烧灰研末。每服三五钱,黄酒调下,即愈。
桦皮烧灰为末。每服二钱,酒下,久服自效。
何首乌一斤,牛膝半斤,炼蜜为丸。每酒服五钱。
皂荚烧研,粥饮下三钱,立通。
轻粉五分,砂糖一弹丸,捣丸梧子大。每服五丸,临卧温水下。
故纸(盐水浸酒炒,二两) 白茯苓(一两) 没药(五钱,去皮)
共为细末。用黄酒浸,高药一指,煮化和没药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葱白三斤,切炒帕盛二个,更换熨小腹上,气通即便。
马齿苋捣汁饮。
治五淋小水不利。茎中痛欲死。
牛膝(一两洗净)
水五钟,煎一钟,去滓,加麝香少许研调。空心服。
芒硝一钱研细末,以龙眼肉包之,细嚼咽下立愈。
旧麦草帽一顶,煎水饮之,即通。(大便闭结同此)
用蜀葵花根,洗锉水煎五七沸,服之如神。若淋血加车前子一钱,同葵煎服。
沙苑蒺藜(八两) 莲须(四两) 芡实(四两) 山萸肉(四两) 枸杞(二两) 川断(二两) 龙
上金樱子膏二两,白蜜十两,共和为丸。每服五钱,清早淡盐汤下。
韭子一两炒研。每酒服二钱。并治白浊盗汗。
用猪肚雄者一个洗净。杜仲半斤,用线缝固,煮烂去药。连汤食尽即愈。此方又能治腰疼神效。
黑豆淘洗磨成豆腐浆。锅内熬熟结成皮,每食一张,用热黑豆浆送下即效。凡人每日清晨吃黑豆浆,大有补益,可以免痨病之患。
用鸡蛋五枚。将外壳周遭轻轻敲碎,不可损伤内之白皮,浸童便内一昼一夜,取出,用冷水渐渐加火煮熟食之。二次即愈。凡人每日清晨食二三枚,大有补益。
莲子七枚,黑枣七个,浮麦一合,马料豆一合,用水一大碗,煎八分服之。三剂全愈。
用竹连纸一张,裁为四条,笔管卷如爆竹式。将一口用糊粘固,外用黄蜡一两,铁铫熔化。将纸筒四围浇匀,不可使蜡入筒内。令患者仰卧,将蜡筒套在脐上,再用面作圈,护住筒根,勿令倒,勿令泄气。筒头上点火,烧至筒根面圈处,剪断。另换一新筒再烧。看脐中有黄水如鸡子清者,取出。轻者熏三五筒,重者熏二七或三七或七七筒,总以取尽黄水为度。
晴明天气时,清晨勿令鸡犬阴人见。取东引桃根,细如箸若钗股者一握,切细。以水一大升煎,空腹顿服。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开,百日方平复也。黄散动可时饮清酒一杯,则眼中易散,否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头发烧灰,水服一钱。日三次。秘方也。
马兰头根,杵汁半碗,冲酒服之。每日一服。半月即愈。
甜瓜蒂(七个研细) 白矾(一钱)
无根水调送下,即吐痰。过五日再吃一服,全愈。
黑羊粪,瓦上焙干。为末一钱,糖汤下。
陈细茶、白矾、各三钱为末。饭捣丸,梧子大。朱砂一钱,研细为衣,发时服三钱。
真郁金七两,明矾三两,为末。薄糊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
冬瓜子为末。温酒服之。
元参(一两二钱)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趁热服。盖暖衣被,出汗即愈。小儿减半用之。此方系仙传。
粉甘草(六分) 冰片(四分)
病起一日至六日,男左女右点之,出汗即愈。如过七日,不论男女两眼并点,神效。
陈香糟(六两) 冰姜 菖蒲根(各四两) 盐(二两)
共研匀炒熟为饼,贴胸前痛处,以火熨之,内响即去。如口渴任其吃茶水。待大便利下恶物,即愈。
用出过小鸡的蛋壳,泡汤服即睡。
上好蒸酒,炖热。将布二块,蘸酒,自胸向下擦抹。如布冷,另换一热布,轮替擦抹。如此数次,病气下通,即能大便而痊。
此非误下陷胸之症,故治法不同于用汤液。诚补古法之所不及者也。
麦冬(三钱,去心) 乌梅肉(三个) 芫荽梗(三十寸) 灯心(三十寸) 竹叶(三十片) 红枣(三枚,去核)
水煎热服。少宰云,此系秘方最效。
专治一切瘟疫时症、伤寒感冒,无论已传经、未传经。大人每服一丸,小儿半丸。凉水调服,出汗即愈。重者连进二服。未汗之时,切不可食热汤热物。汗出之后不忌。此丹百发百中,奇效无比。有力者宜修合以济世最妙。
瓜儿天麻 麻黄 干姜 松萝茶(各一两二钱) 绿豆粉(一两二钱) 甘草 朱砂(飞过) 雄黄(飞过,各八钱) 生大黄(二两)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收瓷器内,勿令泄气。
红枣(二斤) 茵陈(切碎八两) 大黄(切片八两)
加水安息更妙。如无亦可。以上三味合一处。清早烧能却时症瘟气。(水安息系外洋来者大药店方真)
陈宜仲尝梦神人语曰∶“天灾流行,人多死于疫疠。惟服大黄者生。”事见宋史。(说储)
头面肿大如斗,二目难开。危急者,服之奇效。
牛蒡子(炒香研) 苦桔梗 荆芥穗(焙) 家菊花 黄柏梢 龙胆草 防风 羌活 连翘(去心) 蔓荆子(去蒂焙) 薄荷叶 本 元参 白芷 升麻 川芎 生甘草(各三钱)
上药共合一处。入净砂锅内,注水十碗。在病患房内,炭火慢熬,至五碗为度。去渣将病者仰卧,以小钟徐徐灌之,勿令间断。服完其肿自消,须善调养数日,再服清胃之药,必无后患。
头项肿大。福建靛花研细三钱,和鸡子清一枚,烧酒搅服。侧柏叶捣自然汁,调蚓泥,烧研敷。(靛花染坊内可觅)
硫黄(一钱) 川椒(取红色者去黑子为末,三分)
上二味拌匀,溶成小饼。左疼塞左鼻,清涕从右鼻出;右疼塞右鼻;正疼左右俱塞。清涕流尽即愈。神效。
本(五分) 细辛(五分) 香白芷(一钱) 辛夷(八分)
共研细末,分为四分。用纸四条,卷实将火点着,以烟熏鼻。日熏二次,即愈。
用陈荞麦面作饼,趁热贴于头上患处,外用绢扎好。出汗风毒收尽入饼内。两次即愈。
夏月中伏天粪坑中蛆,愈大愈好。捞出以长流水洗净。用桶瓦二个,盛蛆在内。盐水和泥将瓦两头封固。木炭火 一炷香, 至蛆身黄色。如尚未黄,再入砂锅焙黄。最忌用铁器铜器。每服用黄蛆(一钱五分,研末) 细松萝茶(七分五厘) 广木香(一分五厘,研末)制豆蔻(四分五
共研极细末。五更时空心温干,烧酒半茶钟调服。如不能饮酒者,水酒调下。切忌面食荤腥数日。
用极大枳壳两半个,去内穣。将真阿魏六七分,杏仁去皮尖十余粒,共捣烂入枳壳内。将两半壳合口,外用绵纸裹好,线扎紧,入滚水内。大火煮半日,取起去壳,内药将壳焙干为末,烧酒送下。重者不过二次即愈。初起者神效,久难见功。
生姜不拘多少。五月五日午时,用布袋藏好,浸于不见天之东厕内。四十九日取起,扫去秽物,悬空吊晒极干为末。病二年者,用姜末三分。病一年者用姜末二分,入麝香一二厘,冲白滚水与病者吃下,只一服而愈。服药后不可轻叫病患吃饭。先须饮米汤一日,次日方可少吃稀粥,五六日后渐渐吃饭,总以少吃为妙。忌荤腥盐酱,并酱小菜五十日,永不再发。
此方极效无比,有力者宜预制以救人最效。
黄鳝鱼一条,用无灰黄酒,量鱼大小酌酒多寡,煮酒干为度,连皮带骨用净砂锅焙存性,研为细末。病势重者,每服三钱;轻者每服二钱五分为止,不可多用。黄酒调服。若在上半月其效尤速,下半月其效较迟。三服见功,五服全愈。愈后宜服淡饮食,陆续吃稀粥可以。
忌一切思虑、筹画、气恼。荤腥椒酒,色欲房劳,尤宜慎之。转食用靛花水送下。噎食转食。服药后,恐大寒,常吃些姜汤尤妙。
附子 黄连(各一钱) 白芍(五钱)
水煎服即愈。寒热乘于心胃之间,两相攻战,所以作痛。此方黄连平心火,附子去胃寒。
而白芍入肝平木,不使克其胃,又去郁生心血,譬如两人争斗,有和事人,自然纷解也。所以诸药不效,服此神效耳。
千年锻石(一两) 生熟白矾(各五钱)
共为末。姜汁为丸,梧子大。或姜汤,或烧酒送下七丸,即愈。有力仁人,修合以济世,功德无量。
病发时用艾叶十斤,揉碎在铜杓内炒。(不可住手用箸动拨)将盐卤(豆腐店内不曾加水者)半小钟,倾入候焙干倒出,研末用。热烧酒一杯,送下。俟腹内作响,或降气,或吐出清水,即愈。
此方须现制现服,隔夜即不效,见鸡犬阴人即无效。服后须戒茶鲜肉三日。愈后每逢初一十六日,用淡盐汤吃一服,永不再发。吾母太夫人,生余之时,因得此症,历久不愈,遍觅医方,未获其效。余因立愿如得应手奏功而不再发者,即当公之大众,广救疾苦。昨承乏云闲,得此方于定海许进,一服而愈,不复再发,真仙术也,不敢自秘。谨刊刻流传,以广益效。
香附(一两,醋炒) 蟾肚郁金(一两炒) 元胡索(一两,酒炒) 广木香(二钱)
共为细末。好酒送下,滚水送亦可。
红枣(七枚去核,捣烂)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煎服。
韭菜汁半钟,服下即愈。止疼, 此方胸以上皆可用。
良姜(酒浸,晒三次) 香附(醋浸,晒三次)
俱为末。若因寒而起者,良姜用二钱,香附用一钱。因怒而起者,用香附二钱,良姜一钱,加生姜汁一小匙,米汤调服。
治脾家冷积,每食已辄胸满不下,百药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气特验。
真橘皮(一斤柑橙,勿用去穣) 甘草(四两) 盐花(四两)水五碗,慢火煮二味令干,焙为末。每服二三钱,白滚水冲服。
按方勺泊宅编云,伊芳舅莫强中,令丰城时得此病。偶家人合橘皮散,因取尝之,似相宜,遂连日服之。一日忽觉有物坠下,大惊目瞪,自汗如雨,须臾,腹痛,遗下数块,如铁弹子,臭不可闻。从此胸次廓然,其疾顿愈,盖脾之冷积也。
蝼蛄(五枚)即北人呼为拉拉呼者,焙干为末。以饭汤调半钱服之。二日进一服,陆续随加,加至一钱。以小便通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