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溃疡与封髓丹
大约是2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位师姐给我发微信:“范兄,您好!又得麻烦您了,我家孩子舌根处溃疡了,一个星期了,疼得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我给他吃了栀子金花丸,口腔溃疡散,金喉健都不见效,平常就经常会口腔溃疡,孩子舌苔白舌后部苔厚,白天没精神,没力气,咨询您看下给他用点什么药?谢谢您。”
这位师姐称呼我为范兄,实在是很客气的称呼。她虽然也是在干中医,不过更多的是做中医研究类的工作,在临床一线实践较少。师姐如此客气,我当然也要尊敬的回复说:“师姐,舌根部溃疡用封髓丹加味治疗。”“好的,谢谢啊。”
次日中午,师姐又发微信:“范兄好医术!我昨晚拿回药:三才封髓丹给孩子吃了一次,今早吃了一次,孩子说舌头不疼了!太谢谢您了!一定得再次给您在宝妈圈里推广推广。”我随即回复了一个笑脸。心中感叹:还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啊,能够切切实实的解决病症,解除痛苦。
那么话说回来,封髓丹是何许药也?竟然能够这么快的解决病症!要知道这位小朋友的舌根部溃疡已经有一星期了,疼痛难忍,甚至到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地步,并且服用栀子金花丸、金喉健等药不管用。
考封髓丹一方,最早见于元·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一书“补虚损门”中。“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黄柏三两,缩砂仁一两半,甘草。上药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稀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滤去滓,送下,空心食前服。”
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氏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口腔溃疡的位置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细分起来舌尖属于心肺,舌两边属于肝胆,舌根属于肾。舌根部溃疡属于肾中虚火上炎所致。故用封髓丹交通阴阳,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则病症痊愈。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亦喜用此法治疗舌根口腔溃疡。
笔者常以封髓丹治疗舌根部病症,如曾以此方为主,治疗一老年女性舌根部长满了小疙瘩,小肉瘤,连服20余日而愈。药味虽然简单,疗效却佳。又曾经治疗一位舌根溃疡数月的患者,用封髓丹加味治疗,数日即愈。
病案举例
范某,男,44岁。舌根部溃疡疼痛数月。初诊:2021年3月下旬。
近几个月来舌根部溃疡,疼痛不适。伴有久坐后腰痛,沉重。每于换季时出现胃胀不适,嗳气,胃中泛酸。形体偏胖,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滑,左脉沉滑,右脉濡弱。
诊断:舌根部溃疡(肾阴亏损、虚火上炎、中气下陷、寒热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