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均符合婴儿湿疹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个月~2岁,平均10个月,病程5d~3个月,平均1.6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多数密集的粟粒至米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同时伴有剧烈瘙痒,瘙破后呈点状渗出和点状糜烂面。部分患儿可见脓疱、脓液渗出或脓痂形成。湿疹部位:头面部12例,四肢肘、膝关节屈侧10例,会阴及臀部3例,周身泛发性11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瘙痒及皮损全部消失;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面积缩小70%以上;有效:瘙痒有所好转,皮损面积缩小3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及皮损范围无改善甚至恶化。
本组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期最为常见的皮肤病,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婴儿期的皮肤毛细血管网丰富,角质层菲薄,如果护理不当、机械性摩擦和溢奶的刺激、营养过高或肠内异常发酵等均可导致变态反应而引起本病的发生。轻者仅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水疱和炎症性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故患儿往往躁动不安,夜间哭闹,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婴儿湿疹属中医“奶癣”、“胎敛疮”的范畴,如发于面部则称为“头面部”,发于耳际则称为“旋耳疮”,发于阴囊部则称为“肾囊风”。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充于腠理所致。《外科正宗》云:“肾囊风、阳囊湿疹乃肝经风湿而成——湿热为患”;又云:“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博,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脓作片,睡眠不安,瘙痒不绝”。
本研究中,其总有效率达91.67%,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自拟清热祛湿止痒汤湿敷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