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带状疱疹在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治愈后延续的神经疼痛,老年体弱者可持续多年,中老年人是发病的主要群体。笔者自1999年6月—2006年6月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带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与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观察的70例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50~80岁,平均60.5岁;病程(从皮疹消退时算起)2~45天。所有病例均曾确诊为带状疱疹。经中药清肝泻热、健脾除湿、理气活血治疗者30例,西医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者2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者17例。后遗颜面部三叉神经痛18例,躯干部肋间神经痛46例,四肢神经痛6例。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2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期等均进行了均衡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每次0.3g,每日2次;维生素B1,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治疗组以《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50g,当归12g,赤芍12g,地龙12g,川芎12g,生地12g,红花6g,桃仁6g,元胡12g,白芍30g,甘草6g,麦冬12g。加减:疼痛发于头部者加蔓荆子12g,蜈蚣3条;发于躯干部者加郁金12g,川楝子9g;发于下肢者加牛膝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两组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疗效标准
3.1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疼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疼痛未完全消失,但较服药前明显改善,伴随症状好转。无效:症状无变化。
3.2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病案举例
5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其中60发以上老年人约占受累人数的75%,70岁以,上老人几乎都有后遗症。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因年老之体每多气虚阴亏加之热病日久或过用苦寒之品又可进一步耗气伤阴之故。本文7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口干唇燥等气阴两虚症状也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气虚则推动无力;阴虚则脉络枯涩;气虚阴亏,则血行迟滞易生瘀血;瘀血阻于脉络不通则痛故见疼痛难忍。方中重用生黄芪益气固表,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配以当归活血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加地龙通经活络配以滋而不腻、滋而能通之生地、元参等养阴之品濡润脉道;白芍、甘草酸甘敛阴缓急止痛。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阴液充足瘀祛络通故疼痛渐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0.5%和43.8%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5.0%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