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最特效的秘方,很神奇的中药秘方肺部感染咳嗽偏方 便肚秘神效 尖锐湿疣的一则妙方( 降低转氨酶 水蛭消肿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中风先兆(小中风),
【组成】水蛭 当归 赤芍 川芎 红花 川牛膝各15克黄芪30--60克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消肿止痛。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例证】本方随证加减并配合消肿止痛膏(乳香、没药、川芎各等分研末,加冰片少许,开水调敷,每日1次)治疗血栓性静脉炎20例,均获痊愈。
【组成】草决明3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磁石(先煎)30克,菊花12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豨莶草30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
【主治】中风先兆(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淤阻、脉弦细等。
.png)
降低转氨酶,恢复肝功能,被作为临床治愈肝炎的客观标准。对此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降酶效果,简介如下。
降酶基本方:垂盆草20克,田基黄15克,柴胡8克、白芍10克,半枝莲15克,茵陈15克,五味子15克,板蓝根15克,炒白术20克,红枣10枚。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若气虚下肢乏力、加党参、黄芪、山药各20克,益气补虚;肾虚加山萸肉、紫河车、淫羊藿各10克,补益肾气;见有血瘀症状者,加丹参、桃仁各10克,活血散瘀;肝区疼痛加川楝子、玄胡各10克,行气止痛;食欲不振,加炒谷麦芽各15克,健脾调胃;
按:肝炎转氨酶升高,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中医治疗的角度来看,转氨酶升高属标,导致其升高的原因属本。因此,运用中医药降酶,应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结合辨病选用上药,方可提高降酶效果。
外洗方:白花蛇舌草50克,百部、黄柏、板蓝根、木贼草、白鲜皮各20克,白蔹、苦参、土茯苓、地肤子各30克,香附10克。加水煎至300毫升,候温,药液浸泡或坐浴患处15~2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内服方: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15克,连翘、黄柏、红花、牛膝、丹皮、当归、地肤子、生甘草各10克,加水煎煮成200毫升,每日2次服,7剂为1疗程。为巩固疗效,外洗,内服最好使用2~3个疗程。患者在治疗中禁止性生活,要求患者配偶同时以本法治疗。
尖锐湿疣是由某些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是性传播疾病之一。首次发病后经治多易复发,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单一治疗后解决了肉眼能观察到的疣体,潜伏的病灶或细小的疣体未能观察仔细而失于治疗;男性病人包皮过长且不洁;女性病人在经期、孕期等内分泌功能改变而造成局部潮湿、纳垢;治疗后又接触未经处理的内裤;接触异性伴侣有病灶者;惧怕手术疼痛而漏治者等,导致病毒体残留而繁殖,从而复发。
此方出自古代医方,我用此方治愈很多患者, 主要用于临床那些不愿意服药的便秘患者。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处方】矮地茶15g,全瓜蒌10g,蚤休30g,金银花15g,薄荷10g,蝉蜕10g,百部15g,桔梗10g,甘草6g。
【加减】胸部憋闷者,加冬瓜子、旋覆花;气促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口干渴者,加芦根、沙参。
【主治】慢支痰热壅肺证,症见咳嗽气促,痰黄稠而量多,胸闷,口干或苦,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验证】蒋某某,男,28岁。1990年5月4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气促半个月。现咳嗽,咯痰黄稠量多,胸闷,活动后气促,咽痒,口干不苦,纳食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X线胸片示右中肺肺不张并感染。治拟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茶蒌清肺汤加减。
【处方】矮地茶15g,全瓜蒌10g,蚤休30g,金银花15g,芦根12g,薄荷10g,蝉蜕8g,百部15g,桔梗8g,甘草8g。
【疗效】服7剂后,咳痰减少,守上方加鱼腥草,续服14剂,咳痰已少,嘱间断服上方以巩固疗效。
【说明】此案乃痰热壅肺所致,故用矮地茶、全瓜蒌、百部、桔梗清化痰热,蚤休、金银花、芦根清肺解毒,薄荷宣肺,蝉蜕祛风,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南北沙参各15克银花20克 菊花10克 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用法】每剂煎 2 次,头汁用冷水约 500 毫升先浸泡 20 分钟,然后煮沸 5-6 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 毫升煮沸5 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 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
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 30克;
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
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