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中愈淋汤
组成:炙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6g,紫菀10g,升麻10g,柴胡6g,桂枝10g,茯苓10g,浮萍10g,鸭跖草30g,车前子15g(包),六一散30g(包)。
功效:补中益气,利水通淋。
主治:尿道综合征(气虚湿阻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40min左右,煎制的汤液量150~200mL。每日2次,空腹温服。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服2~4个疗程。
方解:方中炙黄芪、党参,补气为君;白术、陈皮、茯苓健脾化湿,升麻、柴胡、当归益气升提防气陷不固,均为臣药,与君药合用取补中益气之意;桂枝合茯苓、浮萍化气行水,利膀胱水湿,车前子、六一散之滑石清利湿热,鸭跖草为苏州地方药材,长于清利湿热,紫菀为士材学派特色用药,助膀胱气化,以上均为佐药;六一散之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加减:口干舌红者,可酌加麦冬、五味子;身热溺黄者,可加黄芩、萹蓄;形寒怕冷者,可加制附子、生姜。
2验案举隅
唐某某,女,46岁。初诊日期:2005年5月16日。主诉:尿频尿急间作10余年。患者久立忍尿,以致罹患尿道综合征10余年。近因搬家劳累,小便频急,夜尿尤多,甚至15~30min小便1次,量少,不畅,小腹坠胀。刻下:尿频不畅,腰酸乏力,稍有困倦,纳食一般,夜寐尚安,无恶寒发热,无肉眼血尿。舌苔薄白,脉细软。尿常规、细菌培养均未见异常,B超及外阴检查排除泌尿道与妇科器质性疾病。
按语:尿道综合征中老年女性多见,常由淋证或产伤,治疗不当,迁延成疾;或因境况所限,忍尿不泄,致成尿梗之病。淋证治疗不当往往为不正规使用抗生素或专用苦寒通利方剂而致,这些药物易伤及中焦脾胃。李士材再传弟子马元仪在《病机汇论》中论及“今人之治淋者,专以苦寒通利为主,不知通利太过,则中州气弱,而脾湿愈以不行……况乎劳倦伤中,而气虚下陷者有之”,可见治疗淋证需顾护中州之气。本案患者长期从事站立经营服务,如厕不便,经常忍尿,日久成疾,且反复发作已10余年。所谓初病属实,久病转虚,近因搬家劳累,更致气虚湿阻,症见小便频急、夜尿尤多、量少不畅、小腹坠胀。补中愈淋汤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可以补益脾肾之气,同时方中还加入了化气行水之品,有利于膀胱气化水行。该患者脉细软,稍有阴伤之疑,故去陈皮之燥。方证相合,即有良效。复诊告知夜尿尚多,寐差多梦,遂加入琥珀粉,以助利水安神,此亦先师李士材之经验用药。琥珀需磨极细粉末,服用时不宜直接撒在药汤内冲服,否则药粉飘浮于药汤之上易致咳呛,可用少量蜂蜜与药粉搅和后再调入药汤内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