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洗方治腱鞘炎、关节肿痛、痔疮、软组织扭挫伤、化脓性感染等
腱鞘炎是人体某些肌腱外面包裹着的纤维组织,受外力及反复运动使肌腱和腱鞘反复摩擦或感受寒湿,引起纤维变性、水肿、腱鞘内腔狭窄,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疾病。腱鞘炎发生部位很多,以拇指屈指肌腱鞘炎、桡骨茎突腱鞘炎较为常见。腱鞘炎是中老年人最易患的手部疾病,多发生在手指和手腕,尤其是老年女性多见。由于老年人的腱鞘逐渐萎缩退化,弹性和抵抗力降低,再加上他(她)们在家务劳动时用力过重、动作不当、过度疲劳以及受到轻微外伤,引起腱鞘无菌性炎症而发生腱鞘炎。
腱鞘由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液膜构成,在正常情况下,肌腱可在腱鞘内自由滑动,手部的腱鞘由于平时活动度较大和活动的频率较高,时间长了,腱鞘常因过度摩擦逐渐增厚,以后出现水肿发生狭窄,甚至发生粘连,于是肌腱不能在腱鞘内自由滑动,出现功能障碍,表现如下:手指的腱鞘炎最易发生在拇、食、中三指,患指发僵、肿胀、疼痛、无力,不能屈伸,早晨起来时较重,活动一天后减轻。手指有压痛和硬结,硬结是腱鞘增粗的部分,屈伸患指时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往往发出“咔吧、咔吧”的响声,故又称为“弹响指”。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闭锁”。手腕的腱鞘炎常发生在桡侧(大拇指的一侧),由于拇指和腕部活动较多、较大,此处的腱鞘也常发炎,引起桡侧的腕部疼痛、压痛和肿胀,拇指不能屈伸并有硬结和弹响现象。(以上内容摘自网上搜集整理)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