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琥逐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63例临床观察,缩短周期,提高排石率
2006-12—2008-12,我们以金琥逐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63例,并与排石颗粒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中石淋的诊断标准,均经B超、X线或尿路造影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
1.2一般资料:全部105例均为本院男科及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男51例,女12例;年齡18~60岁;病程最短3d,最长3年;肾结石16例,肾及输尿管结石26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2例;结石大小:0.3cm<横径≤1cm,0.5cm≤纵径≤2.0cm;结石伴肾积水输尿管扩张29例;主要症状:腰腹疼痛55例,尿急尿痛41例,尿血45例。对照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18~59岁;病程最短4d,最长3年;肾结石11例,肾及输尿管结石18例,输尿管结石12例,膀胱结石1例;结石大小:0.3cm<横径≤1.1cm,0.6cm≤纵径≤2.0cm;结石伴肾积水、输尿管扩张18例;主要症状:腰腹疼痛35例,尿急尿痛28例,尿血2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1治疗组予自拟金琥逐石饮。药物组成:金钱草30g,鸡内金、滑石(包煎)各20g,海金沙(包煎)、威灵仙、萹蓄、瞿麦、车前子(包煎)、淡竹叶、石韦各15g,冬葵子、川牛膝各10g,琥珀末(冲服)3g,甘草梢5g。感染明显、伴寒热加车前草、土茯苓、柴胡、黄芩;疼痛甚加延胡索、白芍药;血尿加三七、白茅根。日1剂,水煎2次取汁250mL分上、下午2次口服。
1.3.2对照组予排石颗粒(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232020071)5g,每日3次口服。
1.3.3疗程及辅助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药后多饮水,并适当运动,局部叩击。肾结石者,采用向对侧横卧位;输尿管膀胱结石者,采用立位或跳跃运动,以利结石排出。
1.4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出,X线或B超复查结石消失,梗阻解除,积水减轻或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X线或B超复查结石部分排出或缩小,或下移3cm以上;或结石虽无移动,但经治后患侧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或连续X线片观察,结石变小(排除因结石旋转、投照角度改变等所致X线片所见结石大小的改变),或出现明显的结石裂解溶碎现象;泌尿系感染得以控制或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及X线或B超复查结石无变化。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63例,治愈37例(58.7%),有效14例(22.2%),无效12例(19.1%),总有效率80.9%。对照组42例,治愈14例(33.3%),有效12例(28.6%),无效16例(38.1%),总有效率61.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