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万密斋家传秘方 膝关节结核
膝关节结核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轻微,若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时症状加重。儿童夜间可出现哭闹、哭啼等改变,原因在于患儿患侧关节保护暂时失去出现活动疼痛所致。
疼痛与压痛:疼痛与压痛是三种类型的共同表现。单纯滑膜结核出现轻微隐痛和较为普通且不局限的压痛,休息和劳累时疼痛分别变轻和加重。单纯骨结核为轻微膝痛,局部出现明显而局限压痛。全关节结核出现剧烈疼痛和广泛膝部压痛,儿童夜啼发生在此类型。脓肿破溃或病变吸收好转后,疼痛程度减轻或完全消失。
肿胀:单纯滑膜结核关节普遍肿胀(“白肿”),当关节内渗液多时可见浮髌试验阳性,检查膝关节肥厚增生(后期)时可有揉面感,浮髌试验呈假阳性。单纯骨结核肿胀局限在病变一侧,较滑膜结核肿胀程度轻,浮髌试验一般阴性。全关节结核出现广泛和较重程度的肿胀如硬皮球感,触及揉面感或橡胶感见于渗液少滑膜增生水肿肥厚者。
肌肉萎缩:单纯膝关节滑膜结核可限制关节功能,形成梭形关节,可见关节肿胀,股四头肌和关节上下肌肉萎缩萎缩。单纯骨结核早期一般不影响膝关节功能,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全关节结核出现明显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肿胀和肌肉萎缩,呈梭形关节畸形。
功能障碍和跛行:单纯滑膜结核病变程度与膝关节伸直功能障碍之间密切相关跛行程度较轻微。单纯骨结核可出现不明显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和跛行,劳累后可出现关节酸痛不适。全关节结核出现明显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常不能行走或卧床,有的活动时需扶双拐;有的患者可出现膝关节病理性半脱位,治愈后有跛行和畸形的后遗症。
脓肿和窦道:单纯滑膜结核患者的腘窝、膝关节两侧和小腿周围可见局限性隆起,冷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脓汁恶臭的混合性感染。单纯骨结核亦可形成冷脓肿,很少形成窦道;也有冷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和混合感染者,自窦道口可排出死骨碎片。全关节结核形成的冷肿胀有波动感,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窦道,窦道口周围皮肤出现瘢痕硬化和色素沉着,有米汤样干酪样物质和死骨从其中排出体外。
畸形:单纯滑膜结核和单纯骨结核可出现膝关节轻度屈曲、过伸受限、受限不严重的功能性畸形,经过治疗后可痊愈。全关节结核可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半脱位甚或畸形位强直,不能伸直患肢髋关节及其跟腱挛缩,只能足尖着地,畸形变现为足下垂。(以上内容摘自:《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作者:崔淑云 白城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双足与保健》2018年第17期第149-150页)
膝关节结核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以膝关节上下肌肉萎缩,关节菱型肿胀,屈伸活动受限形如鹤膝为特征。笔者近年来,运用明代医家万密斋家传秘方对28例膝关节结核患者进行内服与外敷治疗,获得显著效果。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门诊病人28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14岁~20岁7例,21岁~35岁12例,36岁以上者9例。病程在6个月~2年15例,3年~10年9例,10年以上者4例。病程分型:单纯滑膜结核17例,单纯骨结核8例,全关节结核3例,所有病例都进行X线摄片,实验检查并结合临床主要症状而确诊。
治疗方法:内服方药;运用万氏秘传专治鹤膝方,十七味紫苏流气饮为主方。方药组成:紫苏15g,川朴、木瓜、金银花各12g,乌药、木香、榔片、枳壳、防风、黄柏、当归各10g,白芍、大腹皮、苍术各9g,牛膝8g,川乌、草乌(先熬两小时)各6g(注意:本方有大毒)。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若挟外感风湿者去紫苏、乌药、大腹皮,加老鹳草、独活、威灵仙。偏干阴虚者去金银花、苍术,加旱莲草、熟地、鳖甲胶;偏于肝肾血虚者如阿胶。
外敷药方:选用太飞万灵膏贴用两膝眼穴。太乙万灵膏系万密斋96味秘传方(太乙万灵膏的制作过程均严格按照万氏要求进行),“主治一切外症......七十二种痈疖,三十六样疗毒,并诸般无名肿毒及痰核瘰疬”。贴后24小时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及结果:参照1986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和发布中医外科病证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负重无疼痛感,股胫肌肉复常,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只在负重过重或用力不当时隐隐作痛。好转:经内服外敷后局部肿痛减轻,活动受限有所改善。结果:痊愈24例,占86%;显效2例,占7.0%;好转2例,占7.0%;总有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