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胃癌止痛散治疗胃癌疼痛100例,服用方便效果好
为了探求中药对胃癌的止痛作用,笔者自配胃癌止痛散,于1991~1993年共治疗胃癌疼痛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3岁,平均55.7岁;肿瘤部位:贲门胃底癌42例,胃体癌17例,胃窦癌39例,残胃癌2例;肿瘤形态:息肉型24例,非浸润溃疡型28例,弥漫浸润型18例,溃疡浸润型30例;组织学类型: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23例,粘液腺癌27例,粘液细胞癌15例,管状腺癌6例,乳头状腺癌4例,其他5例。以上病人均做胃粘膜活检经病理检查得以证实。按世界卫生组织癌性疼痛定量分级标准,轻度疼痛11例,中度疼痛76例,重度疼痛9例,严重疼痛4例。
2药物及用法:胃癌止痛散:蜈蚣10条,水蛭15g,血竭10g,全蝎15g,白花蛇2条,蟾酥2g,白芥子10g。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装瓶备用。视患者性别不同、年龄差异,身体强弱、对药物之耐受性等诸因素,每服1.5~3g不等,每日2次,餐前30min冲服,不能耐受药物之腥味者,可装入胶囊服用。
3疗效标准及结果:显效,服用药物后疼痛消失或微感疼痛者,72例;有效:服用药物后疼痛大减能忍受者26例;无效:服用药物后疼痛无明显变化者,2例(后改用其他方法止痛)。总有效率为98%。
4典型病例:尹某,男,65岁,1992年12月25日来诊。胃脘部撑胀疼痛3个月、加重10天.伴食欲不振、乏力、大便黑如柏油,脉弦滑有力。查:老年男性,面色萎黄,口唇无华,舌质红苔白腻,边有瘀斑1左锁骨上淋巴结轻度肿大,心肺(-),胃脘部压痛明显,余(-)。化睑室检查;WBC7.4X109/L.N0.65,L0.35.Hb97g/L.ESR67mm/ht大便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