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方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
补血法适用于血虚之人。不是血虚,不能用这种方法。所谓血虚,即血少不够用,常反映为全身性的血液亏损,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临床以面色苍白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舌质淡、脉细无力、妇女月经量少、衍期甚至经闭等为主要症状。
[方一]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
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本草纲目》等.
本品滋润补益,对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方二]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虚经闭。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
本方孕妇忌食。
[方三]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补血力强,辅以糯米补中益气,提高疗效。
[方四]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锅中,煮作羹食。
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
本方出自《食疗本草》
本晶温润补虚,对于外感未清及痰火内盛者不宜食用。
[方五]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猪里脊即猪脊背上的瘦肉,结缔组织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腥臊异味,入馔效佳。含蛋白质20%左右,并富含B族维生素和铁等,脂肪约为8%。
痰湿内蕴者不宜服用。
[方六]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
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
[方七]
猪皮500克,黄酒、大蒜、生姜、酱油、食盐皆适量。猪皮去毛,洗净,切成长条,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葱、姜、黄酒,以小火煨炖肉皮将熟时加食盐、酱油、待肉皮熟烂,汁液粘稠时即可停火,倒人碗内,冷藏备用。佐餐用。
猪皮味甘性寒,养阴清热,传统用于解除少阴肾经邪热所致的音哑症。近年来多用于润肤美容。
猪皮的胶原组织经过熬炼,水解成明胶,它是和构成人体皮肤的胶原结构相似的一种动物蛋白,其分子量较低,易被人体吸收,这种胶质蛋白有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方八]
大猪蹄1个,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猪蹄去净毛,人锅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内装上核桃仁、松子仁及零星碎肉皮筋,卷好,外用线扎紧,再煮至烂熟时取出,待冷切片,装入盘中,佐餐食用.
本方的美容作用与原料的营养成分是分不开的。猪蹄中的胶原蛋白,是养颜保健之佳品
凡高血脂、肥胖症、大便溏泄者不宜用本品。
[方九]
藕适量,粳米二两,砂糖少许。将藕洗净,切成薄片,同粳米、砂糖同入砂锅内煮成稀粥。本方健脾、开胃、益血、止泻,适用于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
[方十]
干红枣50克,花生米100克,红糖50克。枣洗净泡发,花生略煮后取花生衣,将枣与花生衣同放人煮花生的水中,加冷水适量,文火煮半小时,捞出花生衣,人红糖,溶化后收汁,作点心服用。
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证。
[方十一]
净母鸡1只(约重1250克),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调料各适量。鸡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置于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盐、料酒、葱、姜、清水各适量,上笼蒸2小时取出,调味,撒上胡椒粉。
本方补血养阴,益精明目,适用于病后、产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形体羸瘦等症。
[方十二]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藕粉、糯米粉、白糖放人盆中,加开水,揉成面团,放在笼内蒸熟即成。
本方有补虚益胃,养血止血功效。适用于虚弱食少,吐血,便血。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治疗虚弱血方.
本品对痰热内蕴者不宜食用。
[方十三]
母猪蹄2只,通草6克,黄酒、食盐、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蹄刮毛洗净备用。通草放人纱袋中备用。猪蹄放入锅中,加清水、通草、黄酒、葱白、生姜,小火炖至八成熟,取出猪蹄,剔去其骨。原汤过滤去渣,加入猪蹄、食盐,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通乳功效。适用于产后乳少。
本方出自《梅师集验方》、《随息居饮食谱》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痈疽方并有托疮功效,故还可用于乳痈和发背。
[方十四]
猪蹄1个,葱白2根,黄酒、食盐各适量。猪蹄去毛,刮洗干净。从趾缝处切成两片,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入葱白、黄酒、食盐,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本品有养血托疮功效,适用于四肢疮疡肿痛,败疮不收。
本方出自《肘后方》。
本方对热毒疮疡者不宜食用。
[方十五]
花生米200克,猪前蹄1个,黄酒、葱白、生姜、食盐各适量。猪蹄去毛,刮洗干净,切成两片,放入锅中,加花生米、清水、黄酒、葱白、生姜,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炖至熟烂。再调以食盐略炖即成。
本方有养血通乳功效。适用于产后乳少,以及一般血虚病证。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
本方可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
本方补血滋腻,对痰湿重者不宜食用。
[方十六]
猪胰1具,淡菜150克,料酒、精盐、胡椒粉、姜片、肉汤适量。将猪胰洗净,放入沸水锅中氽一下,捞出切片,将淡菜(干品)浸泡,洗净,然后放锅内加适量水煮,开锅后捞出洗净,再放锅中加入猪胰、料酒、精盐、胡椒粉、姜片,肉汤烧煮至肉熟烂,盛人汤盆即成。
猪胰性子味甘,能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消渴等症。
[方十七]
金华火腿2000克,猪肋条肉3000克,白酒1000克,清酱200克,白糖100克,茴香10克,花椒20粒。将火腿有皮的一面在明火上烧至微焦为度,用温火浸泡后,刮去油垢和焦痕。再人锅煮熟,连皮切成小方块,猪肋条肉切方块煮一下后,同金华火腿一起入砂锅,再煮肉汤煨,加入白酒、清酱、茴香、花椒、白糖,文火煮至肉烂为佳。
肉味香美,俗名佛跳墙。
火腿性温味咸,有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的作用。
[方十八]
连皮五花猪肉500克,大米70克,白薯、苋菜各200克。红糖60克,食盐15克,姜末、醪糟汁、四川豆豉各10克,甜面酱20克,花椒(壳)适量
[方十九]
猪肘子1000克。红枣50克。好酱油20克,醋10克,葱、姜、蒜、啤酒、淀粉适量。将猪肘以常法处理,客枣洗净。将酱油、醋、葱、姜、蒜盛入碗内再入淀粉,啤酒搅拌均匀,备用。取一砂锅底上垫几块猪骨,加入清水1000克放入猪肘烧开,打去浮沫,再将红枣及搅好调汁倒人,以微火慢慢煨,煨至软烂,原汁成粘稠样即成。
补脾益胃,滋阴养血,脾胃虚弱,阴虚血虚者尤宜。能辅治血小板减少,并能增强健康人之抵抗力。
[方二十]
猪血500克,姜5克,食油30克,料酒3克,味道少许,盐适量。将猪血切成大块,放入开锅水中氽一下,捞出滤干水分,切小块。姜洗净,切丝。锅内放油后,烧至七成热,下猪血及料酒、姜、盐、翻炒,起锅放味精。
补气养血,适用于并辅治头眩晕,中满腹胀,嘈杂有虫,宫颈糜烂,淋沥等症。
[方二十一]
羊肉250克,生姜60克,当归15克,料酒1匙,清汤、葱白、精盐各适量。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对入清汤约1000ml,加入当归、生姜、料酒、精盐炖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弃药,吃肉喝汤。取其微发汗,食后避风2--4小时。
温中补血止痛,适用于血虚气寒引起腹部冷痛,恶寒肢冷,大便稀溏,以及寒湿凝滞的痛经,行经腹痛,量少色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