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汤治失眠,入睡难,醒后不能再睡,早醒,白天昏沉欲睡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68例,均为2009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以失眠为主诉而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30-66岁,病程10d-11年。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拟定: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晨醒过早,夜不能人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时间不足5h。
1.3排除标准:凡由于手术、咳嗽、疼痛等,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因索引起者;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以及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肺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者;精神病患者,酒精依赖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口服自拟安神汤:酸枣仁15g,柏子仁12g,当归12g,茯苓10g,川芎10g,远志10g,合欢花10g。加减:肝郁火旺加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阴亏火旺加黄连、阿胶、朱砂;心脾血亏加黄芪、党参;心胆气虚加琥珀、石菖蒲、龙齿。1剂/d,水煎服。连服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疗效判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且醒后精力充沛;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好转,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
3.2结果:治愈43例(63.24%);显效17例(25.00%);有效4例(5.88%);无效4例(5.88%);总有效率94.12%。
.png)
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人寐。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称之为“不得卧”或“不得眠”,以及“目不暝”等。《素问•逆调论篇》中就用“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以及《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不寐原因很多,但总不外乎虚实两种,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其中无论有邪之实证,或;无邪之虚证,主要是因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不寐的治疗原则,应着重在于内脏的调治。安神汤虚实兼治,内外调理。以酸枣仁、柏子仁为主药,均味平,酸枣仁人心脾肝胆经,柏子仁人心肝肾经,二药养血安神滋阴,适宜于各型失眠之症。茯苓:化痰宁心,补脾利湿,伍用助酸枣仁安神功效。远志:借开心窍、温心阳、交心肾作:用,起到安神定志作用。合欢花:解郁安神,对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所致的失眠有良好的效果。当归、川芎:调血通络,疏通内外。诸药合用达到养血通络解郁安神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