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刘明德老中医的家传验方“五肾煎”
刘明德,主任中医师,1938年5月出生于刘氏中医世医之家,为其世家第五代传人,刘明德从十二岁时,上学之余,即随父学医,1960年考人陕西中医学院本科医疗系(六年制)深造,毕业后先后从事教材编写,教学、医药考察和临床医疗至今,临床主要从事脑血管,胆、胃、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临床诊断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论治重视脏腑功能的调理。尤以调中焦肝胆、胃脾、胰为主;并且强调要顺其势,不可逆其情,著有“从肝论治”、“治肝三法”,"治肺四法”,“胆胃井病”及“肾病的调治”等多篇临床经验总结论文。其事迹多家报刊均有报导。其学术思想见《陕西省名老中医第五辑》。
五肾煎为其临床疗效较好的经验方剂之一,现介绍如下。以与同仁共享。
2.1组成:黄芪30g,蛇床子15g,芡实10g,覆盆子20g,山萸肉30g,赤石脂10g,蝎子七10g,上油桂6g,丹皮30g,西洋参10g(切片),桑寄生10g,鳖甲15g(捣,另包)。
2.3煎服方法:先用凉水200mL浸泡整甲约10~15min,文火慢煎15~20min后,再入余药,用武火烧开后改为文火煎约20min左右,取汁,待温后,空腹内服,每次200mL,每日分3~4次服完。
2.5病案举例:王某,男,21岁,学生(因病休学在家),患慢性肾炎已2年余,经多方求治,尿蛋白一直在2~3个加号之间,体质渐差,身体消瘦,容易疲倦,不思饮食,于2000年10月6日前来求治。
诊见患者面色苍白无华,神疲,呈慢性病容,问之食不知味,常欲睡卧,小便微混,量少,大便微漕,脉沉细,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辨证:患者肾病日久,加之年少好玩,多次感冒,又因无知,失于调养,导致肾精日亏,脾肾之阴精俱损,肾阳既不能温脾纳气,督阴又不能济心涵肝,故皮肉筋骨受损,疲倦神息。先以上方五肾汤五剂内服,并配服人参健脾丸配服。井嘱患者一定要预防感冒,进食易消化有营养之食品,且要少食多餐。
.png)


.png)
按语:蛋白尿多为慢性肾炎、肾病的主要表现,临床多见于青少年(12~18岁),以女性较为多见,如果失治误治,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不治。刘明德老中医在临床上教治此类患者数百例,多为慢性肾炎和肾病的中晚期患者他在治疗中特别强调治病时机,并且反复告诫患者家属,本病既不可轻视,又不可病急乱投药,要做好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由于本病主要为损精(丢失蛋白)导致各个脏腑功能衰竭,刘明德主任医师在临床上总结出以湿肾阳为主,补肾阴为次,佐调脾涩精之“五肾煎”方,只要坚持服药,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最后,应当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病的治疗时间较长,很容易因感冒而加重,因此一定要嘱咐患者预防感冒,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