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中药灌肠治疗老年人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一般50岁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60岁发病率增高,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只要是手术的适应症,除手术治疗最好外,尚欠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对本病在西医诊断明确的情况下然后经中医辨证,认为此病以肾虚膀胱湿热及瘀滞为主,治疗上以益肾、利湿、化瘀。
方用:蒲公英、王不留行、败酱草、丹参、菟丝子各30g,黄芩10g,肉桂12g。煎成汤剂(简称蒲桂黄丹合剂),浓缩成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一次,20天为一疗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诊断标准:
1、主症:小便淋漓不畅,呈点状或分叉,大小便后尿道口有白色粘液排出,腰酸、少腹及会阴部胀痛。
2、前列腺触诊:肥大或变硬和触痛。
3、化验:按摩液镜检有脓球、红、白血球,卵磷脂小体减少50%。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自觉症状消失,并且体征明显得到好转,卵磷脂小体也恢复正常,红细胞全部消失,白细胞<10个/高倍镜,并且没有脓球出现。好转: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体征明显得到好转,前列腺液检查,卵磷脂小体也有所增加,红细胞<10个/高倍镜,脓球和白细胞<10个/高倍镜。进步: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体征也得到好转,红、自细胞及脓球均见减少。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两疗程后,上述症状均无进展。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疗效统计(具体情况可见下面表格所示)
从上表看来,效果较好。疗程越长,疗效愈为理想。少数病例,因不能坚持或保留不住而停用,从而影响了效果,为适用于病人,简便治疗方法及提高疗效,今后应加用芳香渗透强的药物并改为栓剂为好,不但操作方便,病人亦可自用,还可避免付作用,且可提高疗效。本法治疗简便,药源丰富,价格低廉,不受医疗条件及设备限制,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