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秘方,全都是名医效方,收藏了! 发郁通络汤 通脉舒络汤 中风先兆汤 通络益气汤 通络活血汤 涤痰熄风汤 豨莶至阴汤 豨莶至阳汤 加味补阳还五汤 通脉汤
黄芪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川芎、丹皮、桂枝、茯苓各10克。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脉迟缓或浮弱,舌苔薄白。
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川芎、桃仁各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外伤性截瘫。益气活血。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九制豨莶草30克、黄芪9克、天南星、白附子、川附片各6克、川芎、红花各3克、细辛1.5克、防风、牛膝各6克、僵蚕3克、苏木6克。
中风(阳虚证),多见突然口眼歪斜,皮肤麻木,言语失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甚至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汗出肢凉,呼吸微弱。
制豨莶30克、干地黄9克、盐知母12克、当归、枸杞子各9克、炒赤芍12克、龟板6克、牛膝、甘菊花、郁金、丹参各9克、黄柏3克。
中风(阴虚证),多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突然发生舌强言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两手握固、肢体强直、时或抽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宁,甚则也呈突然昏迷状态、言语失利,尿闭,便秘等。
法半夏、胆南星、云茯苓、明天麻、白僵蚕各9克、建菖蒲、远志肉、广陈皮各5克、双钩藤15克、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水竹沥2匙(兑服)、生姜汁1匙(兑)、生甘草3克。
中风偏瘫。症见痰涎壅盛、神志不清、舌强不语、一侧偏瘫、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风阳内扰、痰热阻窍之证。
生石决明、黛蛤粉各30克、旋覆花、代赭石各9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地龙各10克、生穿山甲、僵蚕各9克、豨莶草、竹茹各12克、鸡血藤20克、知母、黄柏各9克、蟅虫、全蝎各3克。
中经络为中风证之较轻者,多为脑血栓形成。实证多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脉象弦滑而数。
黄芪、党参、鸡血藤各18~30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豨莶草12克、当归、白术、地龙、僵蚕各9克、熟地、杭白芍各12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
中风(中经络虚证),多见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证。脉象弦软无力或濡滑。
生黄芪、童子参(即太子参)、茯苓、白芍、生地、玉竹、竹茹各15克、白术、甘草、当归、牛膝各10克、白茅根、鲜桑枝、赭石粉各30克。
黄芪30克、红花、川芎各10克、地龙、川牛膝各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
羌活3~6克、葛根15~30克、川芎15~30克、地龙10~15克、白附6~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发郁化痰、通络祛瘀、熄风解痉。田教授用此方加减治疗中风各期及所谓心脑血管系统疾患不下数百例,得心应手。
风眩、风厥、风瘫等中风各期之证,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屡用,疗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