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癣水配方:土槿皮620 g 千金子50粒 苦参310g 苦楝根皮150g 生地榆150g 紫荆皮310g 斑蝥100只(布包)蜈蚣30条 樟脑310g制法:上药入75%酒精5000ML中,密封浸泡2周后滤渣存酒,再入樟脑溶化,备用。主治:杀虫止痒,主治银屑病、神经性皮炎、体癣等。用法:用毛笔刷涂皮损上,每日2—3次。——《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斑蝥本书中为100克,《中国药酒配方大全》为100只。按100克给于配方用一例患者,药后皮肤出现水疱较甚,考虑为此药剂量大的问题。
★百部酊配方:百部20g 高梁酒80ML制法:百部粗粉入酒,浸泡1个月,滤渣存酒,待用。主治:杀虫解毒,疏风止痒,常用于虱病、疥疮、结节性痒疹、荨麻疹、社经性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医宗金鉴》
★西瓜霜配方:西瓜1个 皮硝适量制法:将西瓜装入黄泥钵中,瓜内装满皮硝,封钵,数日后钵体外析出白霜,收集装瓶备用。主治:收敛生肌,可用于口腔溃疡等。用法:吹撒患处,每日3—4次。——《疡医大全》
★鸡苏散配方:滑石300g 甘草50g 薄荷50g制法:共研细粉。主治:痱子。用法:外搽患处,每日多次。——《河间六书》
★青蛤散配方:蛤粉30g 煅石膏30g 轻粉6g 黄柏15g 青黛10g制法:共研细粉。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治:脓疱疮、湿疹等。用法:用冷水或麻油调擦,每日2—3次。——《外科大成》
★金黄散配方:大黄、姜黄、黄柏、白芷各2500g 南星、陈皮、苍术、厚相、甘草各1000g、天花粉5000g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主治:清热除湿,消肿止痛。主治阳证疮疡。用法:可用酒、蜜、葱汁、麻油等调敷患处,每日1—2次。——《外科正宗》
★黄连膏配方:黄连9g、当归15g、黄柏9g、生地30g、姜黄9g、麻油360ML、白蜡120克制法:上药除白蜡外,入油内浸泡2天后,煎熬至药枯,滤渣存油,入蜡文火收膏。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止痛。主治水火烫伤、脓皮病、手足癣感染等。用法:外搽或外敷衍患处,每日1—2次。——《医宗金鉴》
★湿疹膏配方:青黛60g 黄柏粉60g 氧化锌600g 煅石膏粉620g 麻油620ML 凡士林930g制法:各药共研细粉,调入麻油及凡士林中,搅拌均匀即成。主治:湿疹、皮炎。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3次。——《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水晶膏配方:石灰水、糯米各适量制法:将糯米泡于石灰水中24小时,取米捣烂成膏。主治:腐蚀疣赘,常用于色素痣、疣、鸡眼等。用法:点涂患处。——《医宗金鉴》
★润肌膏配方:当归15g 紫草3g 麻油120ml 黄蜡15g制法:前二味与麻油同煎,药枯滤去,将油再熬,入黄蜡化尽,倾入碗中,待冷后备用。主治:润肤止痒,主治皲裂症、钱鳞病、脂溢性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外科正宗》
★复方蛇黄浸泡液配方:土槿皮、蛇床子各30g 黄柏、没食子各15g 加水2000ML制法:上药加热煮沸20分钟,过滤后加入枯矾15克,溶化即可。主治:手足感染。用法:将患足浸泡于微温的药液中,每闪15-30分钟,每天2-3次,治疗后暴露患处,保持清洁干燥,无需包敷。每剂可连用2天。
★脚癣感染浸泡液配方:苦参15g 蒲公英15g 明矾10g 丁香6g 百部12g 黄柏12g 黄芩12g 败酱草15g 地肤子10g 川椒10g防风10g 制法:加水2000ML,煎沸2次,再将2次滤液混合,备用。主治:足癣感染。用法:患处浸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
★止痒洗药配方:苦参60g 地肤子30g 白鲜皮40g 蛇床子40g 鹤虱30g 生杏仁15g 枯矾15g 黄柏15g 制法:上药加水1000-2000ML,煎煮30分钟后过滤后待用。主治:皮肤瘙痒症。用法:趁热外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每剂可用3-4次。
★抗癣方配方:黄柏、黄连、苦参、乌梅、花椒、蝉蜕、白芷、蛇床子、地肤子各15g、当归12g水5000ML 制法:前十一味中药加水煎成3500ML,另将冰片、白矾投入药液中溶化,凉后备用。主治: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足癣、体股癣等。用法:手足癣可用浸泡法,每日3次,每次30分钟;体股癣可用外擦法,每日4-5次,1剂可连用7天。
★三叶煎剂配方:桉树叶、麻柳树叶、艾叶各100g 水500ML 制法:上三药洗净,投入砂罐内放水,煮沸20分钟后,滤液备用。主治:阴囊急性湿疹。用法:先以干净纱布蘸药水清洗患处,再用四层纱布蘸药水作冷湿敷,每次30分钟,每天3-4次。每剂可连用2天。经多次湿敷皮损无渗液后,可改为外搽,每日3次,至愈。
★复方苍术浸液配方:苍术30g 甘草30g 百部30g 75%酒精410ML蓖麻油400ML 制法:将三药加入酒精内,浸泡1周后滤渣存液,再加入蓖麻油拌匀,备用。主治: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用法:每天外搽患处2-3次,至愈。
★鹅灰浸泡剂配方:花椒、大枫子、明矾、雄黄各10g 皂荚15g 土槿皮30g 信石1.5g 鲜凤仙花一撮 食用醋1000ML 制法:将上药与米醋放在砂锅内浸泡一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用。主治:手癣、甲癣。用法:加热微温后再将手浸入药液内,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用药期内不用碱水、洗洁净等洗手。浸泡后灼热作胀,不影响治疗。
★癣湿药水配方:土槿皮250g、大枫子仁、百部、透骨草、花椒各100g 防风 吴萸各50g 当归、侧柏叶各100g蝉蜕75g 斑蝥3g 制法:前十味中药共研粗末,斑蝥粉研成细末,共同混匀。采用渗漉法,用乙醇与冰醋酸依3:1比例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缓慢渗漉,收集渗漉液2000ML,静置,取上清液,加入香精少许,搅匀即成。每瓶分装成50ML,备用。主治: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叠瓦癣,甲癣等。用法:温水洗净患处,每天擦3-4次。甲癣须去除空松部分,使药液容易渗入。本品严忌入口或触及眼鼻口腔粘膜处。
★桂附煎液配方:桂枝50g 红花20g 附子20g 荆芥20g 紫苏叶20g 加水3000ML 制法:浸泡1天后,煎煮至沸30分钟后,过滤存汁,待用。主治:未破冻疮。用法:稍冷后即将患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分钟,边浸边揉患部;若在面耳等部位,可用毛巾蘸药液作热敷,每日热敷3次,每次10-15分钟。
★湿疹外洗液配方:生山楂、生大黄、苦参各60g 蛇蜕30g 芒硝60g水2000ML制法:煎煮,沸后10-15分钟,入芒硝,再煎一二沸,离火滤液待冷备用。主治:各期湿疹。用法:急性者作泠湿敷;亚急性与慢性者用药棉蘸洗患处,每天洗搽5-6次。
★精制黑豆馏油配方:黑豆10000克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干馏锅”或用“大型干馏锅”。将洗净的黑豆放入罐内,罐外加黄泥一层,再加热(先武火后文火),再经20—30分钟后,温度高达200—240度,最后在导管中流出油液,冷却后成为粗制品,使油水分层,弃去水分,将油加热去水,制成精制黑豆馏油。主治:慢性湿疹、慢性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用法:配成20%黑豆馏油软膏,可直接外涂,每日3次;或用纯黑豆馏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胶布叠瓦状贴敷,每2—3天1次。——《皮肤病方药手册》
★腊脂膏配方:大枫子仁9g 木鳖子肉6g 水银9g 枯矾粉1.5g 潮脑6g制法:各研细末,和匀,用植物油或熟猪油调成糊状,待用。主治:解毒收涩,治疗酒鼻。用法:纱布摊药或布包药膏,外用,每天1---2次。——《外科启玄》
★黑色拔膏棍配方:群药类:鲜羊蹄梗叶(土大黄)大枫子 百部、皂刺各60g 鲜凤仙花、羊踯躅花、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各30g 山甲、川草乌、血竭、斑蝥和15g金头蜈蚣15条;药面类:白芨面30g 藤黄面、轻粉面各15g 硇砂面9g制法:香油3840毫升、生桐油960毫升,放入铁锅内,浸泡群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将药油置武火煎至滴水成珠(温度约为240度左右)然后下丹,每480ML药油加樟丹300克,药面90克,檀香60克搅匀至冷即成。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胼胝、鸡眼、甲癣、疤痕疙瘩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用法:加温外贴切患处,3—5天更换1次,清拭时需要用植物油或挥发性油才能擦净。——《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拔甲膏配方:蓖麻子45g 蛇蜕45g 天南星45g 川椒30g 大枫子30g 生川乌18g 乌梅31g 皂角45g 地肤子45g 杏仁31g 威灵仙31g 凤仙花子120g 千金子45g 五加皮45g 僵蚕30g 生草乌18g 凤仙花60g 地骨皮45g 香油1500ML制法:上药加热熬黑,去渣,再熬炼至滴水成珠,放入樟丹适量成膏,候温,入硇砂60克,拌匀即成。主治:甲癣、甲病、甲真菌病等。用法:将拔甲膏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软化,置病甲上,用手压平,外用胶布包裹固定。每4—5天换药1次,3—5次病甲即可刮修脱落,残甲可用手术刀修平。病甲除去后,可外搽癣药水至新甲长全为止。——《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疯油膏配方:扫盆25g 东丹5g 乙辰砂20g 麻油300ML黄蜡30g制法:各药共研细粉。先将麻油煎沸,入黄蜡,取起离火,再入药粉,拌匀即成。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皮肤淀粉样变、斑秃等。用法:外搽患处,电吹风机喷射热流,每日1次,每次20分钟。——《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熏条剂配方:苍术15g 大枫子30g 苦参15g 防风15g 白鲜皮30g 五倍子35g 松香20g 鹤虱草20g 黄柏15g 艾叶15g制法:上药研碎成粉,加少许面粉及水,调成稠糊状,做成圆条形,约手指粗细,每根长10CM左右,阴干待用。主治: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瘙痒症,皮肤淀粉样变,扁平苔藓、慢性疹等。用法:熏条点燃冒烟,火头与皮损距离以病员自觉温热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同时去熏烟后,皮损上可贴胶布、肤疾宁贴膏、慢性皮炎硬膏或伤湿止痛膏,可任选一种。——《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复方紫草油膏配方:紫草65g 金银花65g 白芷65g 冰片10g 蜂蜡30g 植物油1000ML制法:药物入油,煎煮至药枯、去存油,再加入蜂蜡搅拌烊化,至冷搅匀即成。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湿疹,皮炎、药疹、烫伤、溃疡等。用法:外搽,外包,油纱布条换药多种用法。——《精选皮肤外用制剂手册》
★黑布药膏配方:五倍子840g 全头蜈蚣10条研面 冰片3g 蜂蜜180g 老黑醋2500ml制法:将黑醋入于砂锅内煎开30分钟,再加蜂蜜煎沸,然后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均匀筛入,边撒边向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改用文煎成膏离火,最后兑入蜈蚣面和冰片粉搅拌均匀即成。储存在搪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金属器皿储存)。主治:瘢痕疙瘩,乳头状皮炎、疖、痈、毛囊炎、以及其他增生性皮肤病等。用法:厚涂患处,上覆黑布包贴,2-3天换药1次。换药前用茶水清洁皮肤。——《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蛇床子熏洗剂配方:蛇床子、威灵仙、当归、苦参各15g 雄黄、缩砂壳、土大黄各9g制法:上药碾研装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备用。主治:阴囊湿疹,阴囊瘙痒症,肛门瘙痒症、女阴溃疡等。用法:趁热熏蒸后热溻,或浸泡坐浴。——《常见皮肤病简编》
★锌氧油剂配方:氧化锌粉400g 炉甘石粉30g 青黛10g 黄柏粉10g 芝麻油550ml制法:药粉入油,调即成。主治:湿疹皮炎的亚急性期,尿布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每次搽药时先用芝麻油将皮损上药油抹去,再搽。——《常见皮肤病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