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效验秘方特效治愈溃疡性直(结)肠炎方
我反复临证使用有确切疗效的验方,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直肠炎,一直以来我对治疗此病找不到很有效的方药而头痛,也多方请教并未得到满意答案。服过中药汤剂,多以寒凉为主,有效但很难持久,久服败胃体内蕴寒,生出许多相反作用,看到病人的痛苦不堪心感不安,又经多方查找资料加上自己体会总结得以下方案,特写出来献给大家方药:白芨15 苦参30 地榆20 防风10 意米仁20 黄芪15 浓煎150ML 药温30度灌肠 跪膝臀高位保持>30分钟 用到第三天脓血便既明显减少,连用20~45天(根据病情轻重而定),重者可以再延长治疗时间。嘱病人按时睡眠、饮食规律,忌酒辣等刺激食品,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此药很是经济实用,期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用之效验者望能回馈信息以供大家参考!
自制跌打伤科外敷药方
此方为我自创,用于跌打扭伤,碰伤,骨折初期,红肿热痛,青紫疼痛,用之外敷,百试百灵,药味不多而能各司其职,不在多而在精也。药简而效佳,且无皮肤过敏之虞,切勿轻视。
侧柏叶100 黄柏50 大黄100 薄荷50 泽兰50 两面针100 白芷100 山栀子100 桃仁80 红花80上药共研细末,红肿热痛或小儿皮肤,用蜂蜜(菊花蜜最好)伴炒热外敷,青紫疼痛或大人,用蜂蜜米酒各半炒热外敷,血糖高者单用米酒炒。
此方是双柏散加桃仁红花以散瘀,山栀子清热,两面针、白芷止痛,效果较原方更佳。
痹证验方
组方为:熟地15 白芍15 当归20 川芎15 灵仙15 薏仁30 苍术15 续断15 桂枝12 秦艽15 杜仲15 松节15 千年健15 地龙15 二乌各6 羌活15 独活15 桑寄生15 老鹳草30 雪莲花30 甘草6 水煎温服,每日3次
陈钟龄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故师选用四物汤加味治疗。若久痛入络者加三虫散(全虫、蜈蚣、乌梢蛇),瘀血甚,加鸡血藤、玄胡、红花,病于上肢者,加桑枝、姜黄,病于下肢者牛膝、杜仲、木瓜参考用之。 笔者常用本方于临床,效果颇佳。2006年,我隔村一妇人,年50,全身多关节疼痛10余年,以手指关节,双膝关节疼痛为主,伴麻木,晨僵,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药无数,时有效,时无效,并用激素治疗,效果尚可。
听说笔者擅治“风湿”,算是慕名而来了,刻诊:体胖,满月脸(服用激素半年余所致),指关节、双膝关节肿大、变形,以至于影响活动,遇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苔白,微腻,舌质暗红有瘀点,脉细涩,处上方原方5副(一副药吃2天),病人服药10天后复诊,诉疼痛较前稍有缓解,但改变不大,遂以上方加乌梢蛇15 鸡血藤30 玄胡15 红花12 5副,并嘱将激素及其它西药停用,病人服完上药后诉关节疼痛已较前明显好转,后在笔者处服上方加减50余副,疼痛遇阴雨天也未再发作,无晨僵,无关节肿大,无活动障碍,但关节变形未得以改变,至2008年笔者离开本村时,疼痛未再发作。
临床治疗胃病经验方
胃病之治疗,治愈棘手。在多年摸索中,创利胆健胃煎,験之临床,多获捷效。
方药:柴胡12克 白芍10克 枳壳15克 石菖蒲9克 砂仁6克 香附9克 海螵蛸15克末之 金钱草20克 茵陈20克 甘草9克 水煎服
胃疼,加元胡9、川楝子6;烧心,加黄连5、苏叶3;湿兼,舌苔腻加平胃散;胃寒,加炮附子9克、干姜6克;胃酸少,萎缩性胃炎,加乌梅6克,五味子3克;呕吐嘈杂,加吴茱萸6克,生姜9克;气郁不舒,加佛手12克,青皮9克;脾气虚,加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
案例:患者王一梅,41岁。患胃痛3年,常年吃兰索拉唑片维持,并患高血压。余诊时,六脉弦细,胃疼伴烧心,不欲饮食,夜寐不安。余用利胆健胃煎加炒枣仁12克,桂枝6克 五贴。次诊痛止,眠安。前方再进5贴,三个月后见余告已痊安。
各类骨质增生通用秘验方
配方:
熟地90g、当归45g、红花30 g、鸡血藤90 g、金毛狗脊45 g、川芎45 g、土鳖虫60 g、血竭30 g、骨碎补45 g 、鹿角胶60 g、乌梢蛇75g。
方解:熟地填骨髓,生精血,益肝肾。狗脊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当归、红花、血竭、土鳖虫、骨碎补活血逐瘀止疼。鹿角胶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乌梢蛇去经络邪凝。
功效:补肾壮骨,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各类骨质增生。
用法:上方打成粉末,做水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一个月为一疗程,以连续服用三个疗程以上为佳。
本方具有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新骨增生,消除修复大部分患者唇样增生之奇效!但是需要长期服用,疗效方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