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医师治疗头晕三剂起效案
某女,36岁。主诉头晕、头沉、胸闷4个月,近期加重,急诊多次查血常规、生化、心电、动态血压、肝胆脾胰双肾彩超、脑CT等未见明显异常,服中药三周未显效。既往耳石症已复位,刻下眩晕站起时加重,偶有手麻,思虑重,易受惊,舌淡胖苔稍腻,舌下可,脉濡,颈肩部触及筋结条索。
予:葛根30克,桑枝30克,五指毛桃30克,牛大力15克,龙眼肉10克,白芍2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天麻10克,太子参20克,黄芪10克,生白术30克,炙甘草10克,荆芥穗12克,薄荷20克,淡豆豉15克,藿香10克,郁金10克。3剂。
医话:方中葛根解肌,治项背强痛,桑枝利关节,走肩臂,五指毛桃、牛大力舒筋活络。四物汤养血活血,因患者舌苔稍腻,故去掉滋腻碍胃之熟地,改用龙眼肉。龙眼肉另有治疗心悸怔忡之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其中重用生白术,是借鉴苓桂术甘汤、泽泻汤、五苓散、真武汤等“治晕”经方中都用了白术的经验。四物汤中的白芍和四君子汤中的甘草又是芍药甘草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能够解除中枢性及末梢性肌肉痉挛。白芍又有柔肝的作用,柔肝以舒筋,舒筋以通络。天麻通络升清健脑。荆芥穗、薄荷、淡豆豉、藿香、郁金均为香药,能够辛散透邪,吴鞠通《温病条辨》有言:“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方中虽仍有一二滋腻之品,但又有健脾祛湿之品,虽重用辛散之品,但又有生津保阴之品。
我本拟再配合针灸治疗,但患者因为工作原因,无法配合,故方药用量较重,先予3剂。
患者二诊时反馈效果明显,头晕、头沉、胸闷几乎完全消失。上方薄荷改为10克,去掉藿香,再予14剂,配合针刺百会、四神聪、天柱、风池、肺俞、心俞,除头部穴位外,均施予小幅度提插手法,留针约20分钟,灯烤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