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带脉失约,矢气频作
王某,女,20岁,本院学生。1994年10月16日初诊。
矢气过多,频频发作,已两年余。因畏人知,每逢上课,均坐教室最后,但又看不清黑板之字,也不与同学来往,自感无地自容,非常痛苦,其家长也为之着急,曾带其到北京大医院及部队医院检查治疗,检查未见异常,治疗也无效,故特求师医治。
主诉:矢气频作,无计其数,且有臭味,自感肛门松弛,关闭不严,纳少便溏,便日1~2次,舌正常,苔薄白,脉沉无力。
诊为带脉不固,中气下陷,肛门失约所致矢气过多。治以固带脉,补中气,止矢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10g ,人参10g,炒白术10g,陈皮8g,升麻6g,柴胡8g,当归10g,川断12g,菟丝子12g ,葛根10g,芡实20g,甘草6g。3剂。
10月19日二诊:服完2剂时,症未见减轻,服完第3剂时,矢气明显减少,大便减,日一次,纳也增进,舌正常,苔薄白,脉沉无力。上方加黄芪20g,5剂。
10月25日三诊:矢气逐减,臭味也减,纳可,大便正常,舌脉如前,仍用上方。连服两个多月,病愈。
按:《难经·第二十八难》里说:“带脉起于季肋,围身一周。”因带脉围身一周,固能总束诸脉。带脉气虚,提系乏力,弛缓下垂,脾胃经脉失约,中气下陷,肛门失约,则矢气不断,而频作矣。治当固带脉、补中气,方中黄芪、升麻、人参、白术、当归、川断均能固带脉。
带脉不固可使中气下陷,而中气不足又可致带脉不固而互成因果,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补气则能巩固带脉提系之力。加葛根升阳举陷,芡实补脾止泻,益气固肾,闭矢气。全方共奏固带益气、升提举陷、闭矢气之功。
02
带脉不固,中虚腹泻
苏某,女,69岁。患者胆石症术后,腹泻已近半年,迭经中西药物治疗罔效,近半月来证情加重,腹泻稀水便日五六行,腹部坠迫,纳少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乃中气亏虚,清气下陷,带脉失约所致,治以益气升陷,固束带脉。
药用: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2g,炙升麻6g,炙柴胡6g,炙甘草10g,巴戟天10g,续断12g,杜仲10g,五倍子6g,诃子肉10g,陈皮6g,服药1周,腹泻停止,续于原方去五倍子、诃子肉加入鹿角霜、金狗脊等调治半月以巩固疗效。
带脉绕腰一周,约束纵行之经脉,使其守于常度。苦脾气虛弱,中气下陷,诸如内脏下垂、久泻脱肛、带下等证,往往易造成带脉失约,诸经弛缓。治疗此等证候,除投益气升陷药物外,参用固束带脉之品,方能获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