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停止5种行为!损耗你的阳气,让人百病生!第3件很多人都做
春季由于自然阴阳二气的融汇趋于频繁,彼时以寒、燥为主要的气候底色,正在被湿热和湿冷逐渐取代,虽然说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依旧冷暖不定,但我们体内的阳气复苏的苗头却也更胜曾经。
为此,在这一阳气渐苏的时刻,倘若不想要身体在往后的日子里,不会因为缺阳、少阳而苦痛,那么当前养生的重点,便落在了补阳及保阳上面,比较起补与保,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补往往自带一些风险,譬如可能会出现阴虚上火的情况;故而先“保”再补,自然更为稳妥几分。
一:乱吃补药
自春季以后,就会很多人因为难耐春寒的缘故,想方设法地通过补的手段来为自己增加“底气”,但殊不知补养这件事,是最讲究“阴阳护根,相互济济”的。
所以倘若不知辨证,空以自身感受来使用或者食用带增阳、补阳的药物及食材,最容易出现的事,往往不是阳气被补充起来,而是体内阴液的日渐损耗,进而令阳气大不如前。
二:擅自清热
这世间既然有会因“补”而伤的人群,那么自然也会有因“清”而损的情况;正所谓养生之道,唯在过犹不及一词之上,这在春季过分地去清热或者祛湿,难免也会令阳气损耗。
并且在诸多清热之法中,伤人最甚者往往非药之罪,通常是因为春季贪鲜,多吃野外蔬菜、野果所致,而谈到野果野菜,大部分人对其的印象除了鲜,便是可以清凉,甚至败火,但殊不知,这清也好,败也罢,它们基本都是朝脾胃而去的,因此当我们嗜食春鲜之时,脾胃阳气也大多处于抑制之中。
三:用眼无度
自古谓“春乃肝季”;而肝又和眼睛又处于“互为表里”的关系,其中养肝之道,莫过于早睡早起及平心静养,所谓平心,并不一定是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安静,也可能是告诫我们得懂得去抑制让自己心动的源头,即控制眼睛的“滥情”
有道是:“久视伤血”,倘若我们每晚的娱乐和放松都建立在用眼无度的基础上,一到下班、休息时间,就拼命用眼去刷手机、看各种电子产品上如雪片般的信息,那么自然就很容易损耗阴血,折损阳气,使之升发困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夜间沉沦于电子设备的时候,也会同时在接收由电子设备所传递出的各种光源,而这无数光源之中,就带有一种名为“蓝光”的存在,根据研究表明,当人接收到了过多的蓝光,身体内对睡眠、精神状态起较大作用的褪黑素便会减少分泌,最终令人醒后也困倦非常。
四:剧烈运动
虽然说春分后有的地方气候已回暖,很多人都准备好了要运动一场的架势,但在我们身体运动、运转的时候,阳气也会随之发散、发升,尽管适度的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血气,令之运行更为顺畅。
但一旦运动过头、出汗过猛,不小心超出了自身该有的运动量,那么阳气、血气的阴损自然在所难免。
五:饮食不周
饮食饮食,先说饮字方面,在春季很多人会误以为多喝热水,可以帮助身体恢复阳气,可殊不知如果水温过烫,却是会伤及口腔与食道的,而无论是口腔被烫伤,还是食道因热出现了痉挛,自然会惊起体内阳气,使之稳定性猛然下降。
另外即便不饮热水,而选择了以凉水为主的话,那么当冷水入胃,首先便会打散脾胃中好不容易已凝聚成团的阳气,同时还可能再引起肠胃的收缩,致使整个春季下来,脾胃都处于一种状态不好的情况中。
自古四季皆有养生之方可以寻觅,其中有补阴或者抑阴,补阳或者抑阳的,但补抑之道,往往非大众所能轻松掌握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大量对生活的观察,方能勉强窥知一二的,为此今天所谈到的养生方,都带着“四平八稳”的属性,是无论如何补益,都难以伤身害体的。
具体来讲,其思想精华,主要源自明代医家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言,这点通俗点讲,就是真正的补阳之道,在于阴中求阳,即缓而不急的核心精神,而事实基本也确实证明了,唯有体内阴阳平衡,我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才能更加稳定。
第一方:强身健体用保方
看到强身健体,不少人的初印象基本就停留在运动上面,但此前已提到在春季这个气候多变的时间段运动强身,往往最不利于阳气的保养,所以这里给大家出的建议,就是通过按揉、点揉的方法,来刺激身体阳气及血气,使之加快恢复增长。
具体推荐以三处地方为主,首先是足三里,这个位置在我们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指处的位置。
其次则是在我们内踝尖上面三寸,胫骨旁处的三阴交。
最后的“阴陵泉”便在小腿内侧骨内缘,膝关节旁,小腿胫骨向上弯曲处的凹陷处。
对于这三处地方,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依照足三里、三阴交,最后阴陵泉的顺序点揉按摩,春时平均保持每天按揉三遍的频率,以每处部位大约按十余下的次数,使这些地方出现酸麻的感觉即可。
第二方:醒神解郁用茶方
谈起四季饮茶所应达到的养生方向,春季绝对是往“醒神”和“解郁”方向走的,为此春季适宜饮用的茶水,当以花茶为主,另外花茶除了能醒神解郁外,它在提振身体阳气、血气方面亦颇有作用。
具体从推荐上看的话,春季所饮之花,当以茉莉香片、玫瑰苞干及玳玳花为宜,其中玳玳花主要能助人体和胃滋阳,疏肝理气,倘若能再配以行气解郁的佛手和燥湿化痰的香橼,此三者结合,痰气自然能畅消无虞,肝气也能柔顺通达。
而要想喝得更全面,滋味更丰富的话,不妨试试我们家的这款精品佛手茶,在这款茶方中,除了会以佛手为主料,还额外加入了有疏肝理气食效的玳玳花、疏肝解郁的香橼、健脾和胃的麦芽、补益心脾的桂圆、清心安神的百合及宁心安神的酸枣仁,在这七味食材的共同施力下,不仅能通肝胆之气,同时亦能理顺全身气血
在打开茶包包装以后,我们便可以清晰地透过茶包,看见里面所用的食材原料,而倘若再“破坏”掉包裹着食材的茶包后,天然食材所独有的韵味和香气便会散发出来,试想一下当这样优质的茶料泡于温水之中时,茶香会是多么地芳香馥郁?且饮完以后,因为特殊包装的加持,更是少了一份清理的烦恼。
像这样小小一个茶包,要想彻底耗尽其中味道,至少得反复冲泡三次以上,别看能反复冲泡,就以为口感会有所减弱,质量会出现下降,相反即便泡到最后,茶水中也很难会觅见漂浮着的碎渣,足可见品控之严格,质量之坚实。
第三方:提升睡眠用脐方
虽然说当前春寒不如此前隆冬那么猛烈,但是在气候仍旧偏冷,或者多变的当今,如何在睡眠的时候保持温暖,依然是“重中之重”,其实说起如何睡暖,在睡梦中的我们通常是不太明白的,因为被子再厚却也只能保暖,真正的温度,还得是靠我们体内的阳气所升发出来的。
故而很多人即便盖着非常厚的被子,夜间醒来时,用手一摸自己腰腹部,却仍能感觉到寒凉的存在,而说起腰腹这个位置,此乃“带脉”所行之处,即肾经通行之所,而依照肾脏“喜温恶寒”的特性,所以如果你的“带脉”不甚温暖,那么就说明自然中的寒凉之气已从此入侵体内,阳气也已萎靡不振。
所以在睡眠的时候,也切记要做好腰部位置的防寒保暖工作,且如果有需要的话,建议采取一些特殊的调养准备,譬如通过“温脐法”来借腰部肚脐之处,来增调体内的阳气。
而所谓“温脐法”的具体用法是以“桂圆肉一颗”辅以“花椒六、七颗”,再接着加上打烂的艾绒泥,而后“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这个温脐法只要不是儿童,各年龄段则均可经辩证以后使用;而温脐法相较于艾灸来讲,更为温和与简单,且所用到三味材料亦均为温性,其中艾草可逐寒湿;而花椒主散寒,温辛之性;最后桂圆起到调和这两味的作用,同时有安神健脾的效果。
这三者结合,可以很好瓦解体内的寒邪,把阳气补进去,瘀堵的位置通开,而且制作也非常简单,桂圆肉、花椒、艾绒按 2:1:1 比例,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黄金艾条1根。这些都打碎后捏成球,睡觉前塞进肚脐里,用医用贴或者保鲜膜封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