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
颤证又称震颤,是指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身体某一部位循一定方向的节律性往
返摆动,幅度大小不一地不自主运动。属于现代医学的巴金森氏征。
气血亏虚,血虚生风
症见:震颤常与筋脉拘急同时出现,兼见步履慌张,神呆懒言,肢体乏力,头晕目
眩,面色少华,舌质暗淡,舌体胖润,边尖有齿痕,脉细弱。
证为:气血两亏,血虚生风。
治宜:补气生血,养血熄风。
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
药用:熟地30g,当归30g,白芍30g,黄芪30g,人参10g,茯苓30g,肉桂10g,天
麻15g,钩藤15g,五味子15g,远志10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熟地、当归、白芍、黄芪、人参、茯苓健脾益气生血,肉桂助阳鼓舞气血
生长,天麻、钩藤熄风止颤,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达气生血长、神志得安而病愈。
肝郁血虚,痰热生风
症见:震颤时轻时重,多因五志过极而使症状加重,激动则汗多面赤,胸闷气塞,头
晕目眩,咳吐黄痰,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为:肝郁血虚,痰热生风。
治宜:疏肝养血,清热化痰。
方用:丹栀逍遥丸合导痰汤加减。
药用:丹皮30g,栀子15g,当归30g,白芍30g,半夏15g,南星15g,竹茹15g,川
贝10g,黄芩15g,茯苓30g,陈皮15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丹皮、栀子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半夏、南星、竹茹、川贝、
黄芩清热化痰,茯苓、陈皮健脾理气。达肝疏、痰化、神清而病愈。
肝肾不足,血瘀生风
症见:手震脚颤,头摇身摆,兼见耳鸣眼克,脚胫酸软,肢体麻木,舌质暗红,舌体
偏瘦,无苔,脉弦细。
证为:肝肾不足,血瘀生风。
治宜:滋补肝肾,化瘀熄风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用:熟地30g,生地30g,山萸肉30g,制首乌30g,枸杞子30g,当归30g,川芎
15g,白芍30g,人参10g,山药30g,茯苓30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生熟地、山萸肉、制首乌、枸杞子滋补肝肾,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
血,人参、山药、茯苓健脾益气,化生气血。达肝肾得补、气旺血生而病愈。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