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相火旺,精舍失守
心为君火;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二脏皆为相火。
症见:梦遗早泄,兼有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耳鸣腰酸,五心烦热,面
红,潮热盗汗,魂梦颠倒,舌边尖红赤有刺,脉细数。
证为:君相火旺,精舍失守。
治宜:滋阴降火,收涩固封。
方用:降火固封汤。
药用:生地30g,茯苓15g,山药15g,丹皮15g,山萸肉15g,泽泻10g,知母10g,
黄柏15g,龟板20g,牡蛎15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六味地黄滋阴,知母、黄柏降火,龟板、牡蛎潜阳固封。达君相火降、精
液固封而病愈。
肾气亏损,固摄失调
症见:滑精频作,兼有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头晕脑鸣,健忘,腰膝酸软,自汗,动
则气喘,面色㿠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为:肾阳亏损,固摄失调。
治宜:温补肾气,固摄精液。
方用:补肾固精汤。
药用:锁阳15g,菟丝子15g,沙苑子15g,破故纸15g,芡实30g,金樱子15g,巴戟
天15g,芦巴子15g,附子6g,干姜15g,茯苓30g,砂仁6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锁阳、菟丝子、沙苑子、破故纸补肾益精,芡实、金樱子涩精固精,巴戟
天、芦巴子温肾壮阳,附子、干姜回阳固脱,茯苓、砂仁健脾和胃。达阳复精固而病愈。
脾阳不足,气陷精泄
症见:经常滑精,兼有面色萎黄,倦怠无力,四肢不温,声低气短,心悸失眠,嗳气
吐酸,食后腹胀,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证为:脾阳不足,气陷精泄。
治宜:温脾补中,益气固精。
方用:温脾固精汤。
药用:黄芪30g,人参10g,焦白术15g,元肉15g,茯苓30g,酸枣仁30g,当归15g,
炒白芍15g,芡实30g,金樱子15g,陈皮10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黄芪、人参、焦白术健脾益气,元肉、茯苓、酸枣仁宁心安神,当归、炒
白芍养血活血,芡实、金樱子补肾固精,陈皮调气和胃。达脾健阳复、神安精固而病愈。
惊恐伤肾,精时自下
症见:遗精,兼有多梦,梦寐不宁,登高步险,神不守舍,心志恐怯,舌质红,苔
白,脉细数。本病多因房事时受到惊吓而得。
证为:惊恐气陷。
治宜:宁神定志,固摄精气。
方用:宁神定志汤。
药用:茯神30g,远志15g,酸枣仁30g,人参10g,五味子15g,龙齿30g,石莲子
15g,黄连6g,琥珀6g,灯心草2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茯神、远志、酸枣仁通心气,宁神志,定惊恐,人参、五味子调和营卫,
扶正气,涩精气,龙齿、石莲子潜阳固精,黄连、琥珀、灯心草清心定惊安神。达神安惊
祛、营卫和调、精气自固而病愈。
湿热下注,浊气归肾
症见:阴茎易举,有梦遗精,茎中痒痛,阴囊热痒,兼有胁肋胀痛,口苦纳呆,恶心
厌食,肢体困重,皮肤瘙痒,小便热痛频作、淋漓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
证为:湿热下注,浊气归肾。
治宜:清泄湿热,行气化浊。
方用:利湿化浊汤。
药用:龙胆草15g,柴胡12g,黄芩15g,炒栀子15g,泽泻10g,木通6g,车前子
30g,黄柏15g,草薢15g,当归15g,甘草10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龙胆草泻肝火,柴胡清胆热,黄芩、炒栀子清肝胆湿热,泽泻、木通、车
前子利湿清热,黄柏、萆薢清热化浊,当归养血补肝,甘草调和诸药。达湿化热清而病
愈。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