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耳聋进行分类治疗
(一)按中医辨证分型
1.肝胆火盛型
症见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
2.痰火郁结型
症见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脘满,咳嗽痰多。
3.风热上扰型
症见开始多有感冒等先期表现,起病较速。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
4.肾精亏虚型
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在女子则白淫,食欲不振。
5.清气不升型
症见耳中鸣响,听力下降,劳而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
(二)中医病因
1.肾气不足
肾藏精、生髓、充脑,开窍于耳,主司听觉。若素体不足,或劳损过度,久病失养,或恣情纵欲,肾精耗伤,肾虚不能化精生髓充脑,髓海不足,则发为耳鸣,听觉失聪。
2.脾胃虚弱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以充养。若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耳窍失养,发生耳聋。
3.情志失调
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或暴怒伤肝,肝胆之火循经上壅于耳;或肾阴素亏,阴虚阳亢,化火生风,上扰清窍,产生耳聋。
4.脾胃湿热
平素喜醇酒厚味,聚湿生痰,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郁化火,痰火上升,壅塞清窍,出现耳聋。
5.风热外乘
风热外袭,或风寒化热,侵及耳窍,清空之窍遭受蒙蔽,终致耳鸣。
治疗耳鸣耳聋名医方
治疗耳鸣名医方
1.耳鸣汤
(杨启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柴胡10g 郁金10g 赤芍10g 枳壳10g 法夏10g 茯苓20g 泽泻15g 路路通10g 石菖蒲10g 怀牛膝10g 磁石50g 熟地10g 山萸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痰火郁结之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脘满,咳嗽痰多。
2.散邪通窍汤
(王湘,南京市中医院)
【组成】金银花、连翘、淡竹叶、淡豆豉、荆芥、牛蒡子各10g 薄荷、桔梗、川芎、香附、柴胡各6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风热上扰之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
3.清利肝胆汤
(王湘,南京市中医院)
【组成】龙胆草、栀子、知母各6g 黄芩、升麻、柴胡、葛根、石菖蒲、猪苓、泽泻、白术各10g 磁石(先煎)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胆火盛之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
4.黄阿磁朱汤
(王付,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组成】黄连12g 黄芩15g 鸡子黄2枚 白芍18g 阿胶10g 磁石24g 朱砂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之耳鸣,或耳重听,心烦,失眠,口舌干燥,或盗汗潮热等。
5.加味银翘散
(戚莎莉,赣州市立医院)
【组成】金银花15g 连翘15g 桔梗1g 薄荷10g 芦根15g 淡竹叶10g 甘草5g 荆芥1g 防风10g 牛蒡子10g 淡豆豉10g 北沙参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风热上扰之耳鸣,伴有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
6.清耳汤
(张燕清,内蒙古医学院)
【组成】桃仁12g 红花12g 赤芍10g 川芎12g 柴胡10g 郁金12g 木香9g 金银花15g 败酱草15g 黄连12g 麝香0.6g 菖蒲10g 地龙10g 炙甘草9g(麝香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郁血瘀之耳鸣,症状多随情绪变化加重。
7.补肾活血汤
(林祖辉,丽水市人民医院)
【组成】淫羊藿、川芎、肉苁蓉、山茱萸各12g 熟地黄、黄精、丹参各30g 黄芪、石菖蒲、红花、泽泻各10g 山药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老年性耳鸣。
8.疏肝通窍汤
(宣伟军,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柴胡、郁金、五味子、酸枣仁各10g 石菖蒲、丹参各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郁气滞之耳鸣,耳鸣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
9.养血熄风汤
(陈小宁,江苏省中医院)
【组成】五味子10g 制首乌10g 枸杞子10g 熟地10g 当归10g 黄精10g 天麻15g 菊花10g 牛膝6g 知母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肾亏虚之耳鸣,鸣响昼夜不息,响声不高,伴有腰酸腿软等。
10.芪蓉汤
(沈年洪,宜兴市官林医院)
【组成】生黄芪30g 肉苁蓉20g 女贞子、石菖蒲、蔓荆子、枸杞子、五味子、熟地、白术、党参、川芍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清气不升之耳中鸣响,劳而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
治疗耳聋名医方
1.滋肝养肾汤
(王湘,南京市中医院)
【组成】枸杞子、磁石各30g 白术、熟地黄、泽泻、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茯苓、葛根、钩藤各10g 菊花5g 牡丹皮6g 山药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肾精亏虚之耳内常闻蝉鸣之声,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
2.耳聋汤
(王湘,南京市中医院)
【组成】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党参、白术、柴胡、柏子仁、酸枣仁、茯苓、山药、葛根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之耳内常闻蝉鸣之声,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
3.活血通窍汤
(张铁英方,丹东市中心医院)
【组成】磁石、丹参、葛根各30g 珍珠母、五味子各15g 菖蒲、川芎、柴胡、白芍、木香、香附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突发性耳聋。
4.加味耳聋左磁丸
(芮其根,平湖市中医院)
【组成】熟地黄30g 山药15g 山茱萸肉10g 白茯苓10g 泽泻15g 丹皮6g 磁石30g 五味子10g 龟板10g 阿胶10g 龙骨30g 牡蛎3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桑椹子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之耳聋,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听力逐渐下降,虚烦失眠,腰膝酸软等。
5.通耳汤
(张燕清,内蒙古医学院)
【组成】桃仁12g 红花12g 赤芍10g 川芎12g 川楝子10g 郁金12g 黄柏9g 金银花15g 野菊花12g 知母15g 龟板12g 熟地10g 百合12g 黄精10g 砂仁10g 麝香0.6g 菖蒲10g 地龙10g 龙齿18g 酸枣仁12g 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胆郁结之耳聋,伴有心烦失眠,食欲不振,急躁易怒等。
6.活血通窍汤
(张燕清,内蒙古医学院)
【组成】桃仁15g 红花12g 赤芍12g 川芎12g 柴胡8g 郁金10g 木香9g 栀子10g 桔梗9g 酸枣仁10g 龙齿15g 当归12g 生地10g 白芍10g 黄连12g 麝香0.6g 菖蒲10g 砂仁10g 地龙10g 焦三仙各15g 炙甘草9g(麝香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外伤神经性耳聋。
7.活血化瘀通窍汤
(张铁强,南京明基医院)
【组成】川芎10g 赤芍10g 郁金10g 地龙10g 桃仁10g 红花10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麝香0.1g(冲服) 葱白6.5cm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瘀血内阻之耳聋,多伴有头晕头痛等。
8.通窍复聪汤
(陈国春,福建省人民医院)
【组成】葛根30g 骨碎补30g 赤芍15g 路路通10g 石菖蒲8g 柴胡10g 磁石24g(先煎) 选加金银花10g 连翘10g 板蓝根15g 大青叶15g 贯众15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肝胆郁结之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
9.加味补阳还五汤
(杜长河,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
【组成】黄芪30g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桃仁6g 红花6g 石菖蒲10g 白芍15g 丹参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主治】用于气血亏虚、瘀血内阻之耳聋,多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
治疗耳鸣耳聋经验方
治疗耳鸣经验方
1.杞菊地黄丸
【组成】枸杞子40g 菊花40g 熟地160g 山茱萸80g 山药80g 泽泻60g 茯苓60g 丹皮60g
【主治】肾精亏虚型耳鸣。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在女子则白淫,食欲不振。
【用法】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来源】《麻疹全书》
2.益气聪明丸
【组成】升麻30g 葛根30g 黄柏15g 白芍15g 蔓荆子10g 党参15g 黄芪20g 甘草10g
【主治】清气不升型耳鸣。症见耳中鸣响,劳而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
【用法】口服,每次9g,每日1次。
【来源】《部标四册》
3.当归龙荟丸
【组成】当归100g 芦荟100g 大黄30g 龙胆草100g 栀子100g 黄连50g 黄芩50g 黄柏50g 青黛30g 木香20g 青皮20g
【主治】肝胆火盛型耳鸣。症见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
【用法】口服,1次6g,1日2次。孕妇禁用。
【来源】《宣明论方》
4.通窍聪耳汤
【组成】黄精、首乌、磁石、葛根、丹参各30g 菖蒲、川芎、当归、地龙各15g 红花、赤芍各10g 青葱管5支
【主治】肾精亏虚型耳鸣,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在女子则白淫,食欲不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20天为1个疗程。
【来源】首席医学网
5.聪耳合剂
【组成】丹参30g 赤芍30g 当归10g 桃仁10g 川芎20g 红花20g 柴胡10g 香附30g 远志30g 石菖蒲30g 木通10g 甘草10g
【主治】痰火郁结型耳鸣。症见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脘满,咳嗽痰多。
【用法】制成溶剂,每毫升含生药2.1g;每次30mL,每日3次,口服。
【来源】999健康网
治疗耳聋经验方
1.清耳增听汤
【组成】金莲花6g 杭菊花10g 连翘10g 龙胆草6g 胡黄连6g 栀子6g 骨碎补10g 紫草6g 乳香2g 菖蒲6g 荷叶10g
【主治】风热上扰耳聋。症见开始多有感冒等先期表现,起病较速。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首席医学网
2.宁耳止蝉汤
【组成】珍珠母12g 磁石10g 苦丁茶6g 杭菊花10g 女贞子6g 干地黄10g 骨碎补10g 紫草6g 牛膝10g 荷叶10g 合欢皮10g 鲜金针菜叶4茎
【主治】肾精亏虚耳聋。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在女子则白淫,食欲不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中医方法全书》
3.通窒再聆汤
【组成】石菖蒲6g 路路通6g 皂角针6g 玄武板10g 青龙齿10g 远志5g 蔓荆子6g 骨碎补10g 百合10g 葛根10g 荷叶10g
【主治】肝胆火盛型耳聋。症见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五官科病实用方》
4.降火通耳汤
【组成】夏枯草20g 黄芩12g 桑寄生20g 枸杞20g 五味子20g
【主治】肝胆火盛型耳聋。症见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耳鸣耳聋自我按摩图解》
5.五味复聪汤
【组成】熟地15g 泽泻12g 沙参15g 麦冬20g 丹皮12g
【主治】肾精亏虚耳聋。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在女子则白淫,食欲不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来源】《耳鸣耳聋自我按摩图解》
○本文内容来源独特疗法调治耳鸣耳聋/张欣,王广尧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