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奇
整理者/殷振瑾
验案举隅(《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贺普仁》)
张某,男,24岁。
主诉:阵发性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间断发作数年。
病史:数年前突然昏倒,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每日发作1~2次,每次发作约2分钟,醒后头痛、乏力,诊断为“癫痫大发作”。数年来,间断服用苯妥英钠以及中药涤痰剂,效果甚差。至今每日发作10余次,不能工作。舌苔白,脉细滑。
辨证为:情志不遂,督脉失调,气机逆乱。
治则:通调督脉,调理气机,疏导情志。
取穴:大椎、腰奇。
治法:以上法先刺大椎,后针腰奇,施以对刺。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2诊时病人诉针后精神好转,发作症状程度减轻。5诊后诉精神好,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每次欲发作时的痛苦感受明显减轻。
9诊时,诉大发作已经停止,仅有瞬间而过的小发作,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为3~4天发作1次,自述精神好,纳佳,心情舒畅。治疗1个月后,病人诉已经有近1周癫痫未发作,精神较好。效不更方,穴法不变。巩固治疗2个月痊愈。
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已胜任工作。
按语
癫痫为发作性神志失常疾病,俗称“羊痫风”。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口吐涎沫,双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喉间有痰鸣声,醒后如常人。中医认为其病机为痰蒙清窍。
腰奇位于督脉线上,可以醒脑安神,为治疗癫痫的效穴。
督脉上络于脑,大椎、腰奇俱为督脉穴,可息风止痉治疗癫痫。贺老的操作经验:大椎、腰奇对刺。用3寸毫针,大椎针尖向下,腰奇针尖向上,沿皮刺,酸胀则止。
基础知识:腰奇穴
【定位】在骶区,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癫痫;②头痛,失眠;③便秘。
【操作】向上平刺1~1.5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