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方,腰突脚底发麻一年终于好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方,腰突脚底发麻一年终于好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一:
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元胡15克,香附15克,枳壳15克,红枣0.5克,川芎15克,独活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20克,牛膝20克,当归20克,桑寄生30克,黄芪20克。水煎内服,每日1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二:
炒牵牛子1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川断30克,狗脊30克,杜仲2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白僵蚕15克,黄芪30克。水煎内服,每日1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三:
制川乌30克,制草乌30克,葛根30克,细辛20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土鳖虫100克,穿山甲10克,苏木10克,伸筋草10克,透骨草20克。上药研未装袋,加陈醋100毫升,蒸热至60度外敷患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四:
当归15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5克,白芍15克,牛膝1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甘草30克。水煎两遍调匀,分早、中、晚3次温服,每日1剂。该方具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若能配合针刺腰部夹脊及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位,再结合频谱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则效果更佳。
图片
对气滞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选用当归、元胡、冰片、儿茶、红花各15克,乳香、没药、川芎、丁香、白芷、酒大黄、独活、肉桂各10克。以灯心绒为面料,做成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内充填粉碎成粗沫装的中药。治疗期间带腰围,每晚应保持3—5小时仰卧姿势。
祖国医学认为,腰部退行性病变是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的基础上,复加劳损及风寒湿邪等因素,以致经络滞涩,气血失宜,而出现腰臂疼痛,酸麻重着等症,属于本虚标实。药腰围中药物以温通为主,具有活血通络、宣散痹邪、通窍祛风之功。
腰围垫置腰后部,利用腰围相应高度的物理作用,即使受压后产生形变,亦有6—7厘米的弧形高度,使背部呈轻度后仰位。通过头部和躯干的双向牵引力,在睡眠过程中长时间的牵引作用,缓解了腰部肌肉痉挛,增加了腰椎间盘的负压,促进其代谢。恢复了腰椎间盘的高度和椎体间的正常生理曲度及稳定性。并且药物腰枕的应用使得位于腰后部的颈部肌群由紧张变放松,位于前部的腰部诸肌恢复正常的张力,使慢性炎症性疼痛所引起的肌肉、关节囊、韧带的紧张挛缩得以松弛,逐步恢复腰部原有的生理曲度。
综上,通过临床观察,并进行一系列研究,我们认为这种中药腰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有效,是一种有效、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图片
治疗:白矾250克,米醋1000克。用砂锅文火煮化后外敷患处,温度适中,每日2次,每次25-30分钟。局部外敷时避免烫伤患处,15日为1疗程。
治骨以来点评:该病多由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塞闭经络、侵袭骨脉所致。白矾外敷液中白矾味酸寒,性专收涩。能消痰、燥湿、解毒医疮,现代医学药理研究,白矾的成份为含水硫酸钾铝,外用其稀薄液有消炎,收敛防腐作用;醋味酸苦温、散瘀血、消痈肿、强筋骨、破血运、除坚积,两药合用能温中散寒通脉,外敷浸透肌肤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皮肤产生温热现象,驱除寒凝、通痹止痛,直达病灶部位,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从而中断了骨刺病理循环,达到痊愈。使用过程中,少数病例有局部因外敷温度高,引起皮肤过敏现象,停药后自动消失。外敷液价格低廉,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