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黄师临证最擅长且最常用的经方之一,现将黄师运用此方的临证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古代的精神神经心理病用方,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柴 胡四两 黄 芩一两半 人 参一两半
桂 枝一两半 茯 苓一两半 半 夏二合半
大 黄二两 龙 骨一两半 牡 蛎一两半
生 姜一两半 大 枣六枚 铅 丹一两半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
【方证提要】 胸满,脐部动悸,烦,惊,睡眠障碍,小便不利,谵语,身重难以转侧,苔黄腻,脉弦硬或滑而有力者。
【适用人群】1.表情淡漠(“柴胡脸”):体格中等或偏瘦,脸型以长脸居多;面色黄或白,缺乏光泽,抑郁神情,表情淡漠,疲倦貌。2.性格内向:性格偏于内向,自我评价差,叙述病情话语不多,语速慢。做事规范严谨细致。3.不定愁诉: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常有的症状有睡眠障碍、疲劳感、怕冷等。此外,胸闷、心悸、头昏、耳鸣、不安等不定愁诉也很多。或有精神压力过大,或情感挫折等诱因。4.胸胁苦满: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或僵硬感,缺乏弹性。腹主动脉率动明显。心率多偏快。5.舌苔黄厚,大便多干结难解。
【适用病证】 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抑郁为表现的疾病,如抑郁症、恐惧症、神经性耳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
2.以精神障碍为表现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小儿大脑发育不良等。3.以动作迟缓、抽动震颤为表现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脑损伤、癫痫、小儿多动症、小儿脑瘫等。4.伴有睡眠障碍的性功能障碍、闭经、更年期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脱发、痤疮等。5.以惊恐动悸为表现的心律不齐、心脏神经症、房颤、早搏等。
【加减变化】1.面黯红、舌紫者,合桂枝茯苓丸。2.胸闷、腹胀、焦虑不安、舌尖红者,合栀子15g,厚朴15g,枳壳15g。3.躁狂、便秘、月经不通,加桃仁15g,芒硝10g,甘草5g。4.面红油、烦躁、失眠、舌红苔黄,加黄连5g。
【使用注意】 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停药后即可缓解。
黄煌解说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的抗抑郁方。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情感性障碍,以情感低落为主要特征,患者常常诉说疲倦乏力、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失眠、便秘、性欲抑制、体重减轻等,但各种检查无明显异常。我们临床观察,本方对伴随较明显的焦虑症状的抑郁症者效果显著,能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疲劳感,提高意欲,消除惊恐不安感。多配合栀子厚朴汤。伴有睡眠障碍的阳痿早泄、闭经、更年期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脱发、痤疮等也可以用。本方能提高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梦游症、小儿夜惊等有应用机会。
本方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无论疾病、毒品或者外伤手术导致的脑实质以及功能的损伤,都可考虑本方。胸闷烦热,合栀子厚朴汤;面黯红、舌紫黯,合桂枝茯苓丸;躁狂便秘,合桃核承气汤。
本方对小儿脑病有效,如小儿脑瘫、小儿癫痫、夜惊夜游症、小儿舞蹈症、小儿多动症等,以体格较壮实、睡眠不安、大便干结者为适宜。如抽搐严重,可合风引汤(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龙骨、牡蛎、滑石、桂枝、大黄、甘草、干姜)。
本方用大黄,就是为了醒脑,临床用量应调整。身体壮实、便秘、舌苔焦黄者,用生大黄,量可大于半夏、黄芩;消瘦、食欲不振或腹泻者,可用制大黄,并酌情减量,甚至不用大黄,加甘草,此方对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害怕大黄者也适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小柴胡汤的方证需要鉴别。从体格壮实度以及腹力充实度看,大柴胡汤证最强壮,小柴胡汤证最弱;从抑郁程度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最重,大柴胡汤证最轻;从往来寒热来看,小柴胡汤证最明显,而脐跳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所特有的。
医案
1.王某,男,75岁。2008年4月3日初诊:失眠长达20年,尿频,夜间4次,大便三日一排,有时便干,早晨纳呆,牙常作痛舌淡胖润,脉沉弦寸弱。据云失眠得之于惊吓,据此从肝论治,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投治:
柴 胡18g 黄 芩5g 干 姜15g
半 夏15g 党 参25g 炙甘草10g
桂 枝15g 茯 神30g 大 黄7.5g
龙 骨40g 牡 蛎40g 酸枣仁30g
川 芎15g 补骨脂25g 柏子仁15g
5剂。3个月后来告,效佳,睡眠明显改善。
按:此案失眠因“得之于惊吓”,且脉见弦象,故从肝论治。久病宜问明受病之因。郑钦安有一句名言:“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清·王燕昌亦说:“凡病久治不效者,宜问明受病之因,设法重治其因,自愈。勿治见有之症也。”这应当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临床上病人症状有时给人以假象,若按见有之症论治,难免步入歧途。由于病因被掩盖,无法求本而治,与盲人临池无异。故而王燕昌提出“勿治见有之症,设法重治其因”的主张,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俗医套路。
2.陈某,男,26岁。2007年5月18日初诊:失眠2年,因事烦忧,心思难平,余无异常。右手鹅掌风,舌淡赤胖润,脉沉滑。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
柴 胡15g 黄 芩10g 炮 姜15g
半 夏15g 党 参25g 炙甘草10g
桂 枝15g 茯 苓30g 大 黄3g
龙 骨30g 牡 蛎30g 夜交藤10g
茯 神30g 乌 蛇30g 酸枣仁30g
7剂。二诊:失眠减轻,守方再服2周,失眠完全改善。
按:本例失眠“因事烦忧,心思难平”,故亦从肝论治。黄煌教授曾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喻为中医的“安定”剂,颇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