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痛这个毛病,你们可能都遇到过,有的时候是跑步太累,有的时候是睡觉姿势不对,中医认为,腿痛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或者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外感风寒湿邪,或者内伤肝肾等因素导致的。不敢履地及屈伸是腿痛的一种表现,说明疼痛较重,影响了正常的活动能力。
要根据具体的症状、体质、年龄等情况进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证型:
* 气血虚弱型: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表现为腿部酸软无力,隐隐作痛,久站久行加重,休息后减轻,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原则是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八珍汤、当归饮子等。
* 风寒湿侵型:多见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或外出受凉者,表现为腿部沉重麻木,刺痛拘急,畏寒喜暖,不能屈伸自如,舌苔白腻,脉沉紧。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化湿通络。常用的方剂有温经汤、驱风通圣散、白术附子汤等。
* 湿热下注型:多见于湿热之邪内生或外感者,表现为腿部红肿发热,灼热剧痛,不能触摸屈伸,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常用的方剂有当归拈痛汤、三妙丸、三黄片等。
* 肝肾亏损型:多见于年老体衰或久病不愈者,表现为腿部骨节酸楚,关节松动不稳,易扭伤挫伤,头晕耳鸣,遗精早泄,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治疗原则是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杜仲补肾丸等。
你们听了也许会有所启发。
例一
这个人是个小伙子,大概20岁左右。他说他的右腿疼得要命,走路都困难,屈伸更别提了。他去了医院吃了些西药,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中医给他摸了摸脉搏,感觉很强劲很滑溜。这小子肯定是身体里有痰热,把他的经络都堵住了。就给他开了一副药方:南星、黄柏、苍术、防己、灵仙、竹沥。
* 南星是主要的药物,它能把痰化掉,把结块散开,让经络通畅,还能止痛消肿。
* 黄柏是辅助的药物,它能清除身体里的火气,凉血解毒,还能利湿退黄。
* 苍术是帮助的药物,它能让脾胃健康,把湿气化掉,还能止汗固表。
* 防己是帮助的药物,它能让水分排出去,把湿气渗出去,还能祛风散寒。
* 灵仙是配合的药物,它能让气血运行顺畅,消除肿胀和疼痛,还能通利关节。
* 竹沥是配合的药物,它能清除心里的火气,润滑肺部和喉咙,还能清利头目。
这小子吃了一剂药就能走路了。第二天又吃了一剂药,就完全好了。
例二
这个人是个中年人,他说他的腿也疼,但不是很厉害,就是感觉不舒服。他的腿也没有红肿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中医给他摸了摸脉搏,感觉很细很软,有点快。就想这人肯定是身体里有湿热,把他的气血都搅乱了。给他开了一副药方:苍术6g,黄柏5g,防己 6g,灵仙3g。
* 苍术是主要的药物,它能让脾胃健康,把湿气化掉,还能止汗固表。
* 黄柏是辅助的药物,它能清除身体里的火气,凉血解毒,还能利湿退黄。
* 防己是帮助的药物,它能让水分排出去,把湿气渗出去,还能祛风散寒。
* 灵仙是配合的药物,它能让气血运行顺畅,消除肿胀和疼痛,还能通利关节。
这个药方只有四味药物,而且剂量很小,就给他开了三剂。
这人吃了第一剂药后,全身突然觉得很热,过了一会儿热退了,腿也不疼了。
这两个例子都是用很简单的药方,就治好了腿痛的问题,比预想的效果还要好。特别是第二个例子,那个人吃了药后全身发热,真是让人吃了一惊。
后来查了查《医家秘奥》这本书,里面说:“如果用补中汤治疗脐以下无汗的情况,要加黄柏三分。”
刘元素这个人说:“如果肾水和膀胱不够,导致各种痿躄和脚膝无力的情况,可以在黄芪汤里加黄柏(指黄柏),这样就能让两条腿和膝盖里的气力涌出来,痿软的情况就会好起来。”
李东垣这个人说:“如果脚软弱,走路没力气,或者疼痛,那是因为肝肾里有隐藏的火气,可以少加黄柏五分,在空肚子的时候吃;如果还不行,再加防己五分。”
那个人为什么会觉得发热呢?那是因为他的阳气被湿热压制了很久,现在因为邪气走了而阳气突然通畅了。你要是能理解“脐以下无汗加黄柏”、“使两足膝中气力涌出”的意思,就会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了。